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说文学价值,我们高估了凡人?(下) (第1/4页)
发表人:玩泥巴的孩子 发表时间:2009-11-18 (五)《凡人》明暗双线的写作特征 凡人这个故事,有人说,它是一个“杀人夺宝”的故事。基本说出了作品在写作上的交待方式。写作的内容就是“争斗”,与人争命,与天搏命。 在争斗表现上,《凡人》有明线暗线的处理。 明线就是打斗,各种摩擦之时,出现的战斗实力的较量,是搏死之斗。 暗线就是智斗,在每个矛盾关口,各自智慧程度的较量,这是搏生之争。 首先是争斗的显性表现形式,搏杀。 不少书友无法接受《凡人》故事收笔带过打斗,主要是《凡人》的打斗写的太花哨太好看了。动作细致紧迫,层次分明,恨不得把每个手势每个肌rou的动作都交待清楚。力量强弱感,气势感都很醒目。打斗情节充满画面美,节奏紧张利落,唯美凄杀,真真有如生之绚烂。 这样的情节书写老少通吃,尤其是我经常看到一些疑似90后阅读群的读者,呼吁打斗要多写,每次带过打斗细节时候,他们都会大呼作者不义,才斗到精彩之处,怎么可以突然收场?比如古魔堵杀韩立,碰巧被几个想夺宝的大晋修士撞上,韩立逃命而去,古魔吞噬几个修士元婴。忘语一笔带过,很多小读者就高喊受伤,为什么才刚到高潮,就突然说剧终? 这就说明忘语对于交手打斗情节的把握,已经非常有一套,明性的厮杀打斗,写的非常好。他对于力量斗争,强调细节,突出真实性,简直让你觉得可以跟着文字描述来比划几下,这样的写作方式,就是增强作品情节的真实性,给人以亲临感。 然后就是写作隐线,各处智力较量。 斗智出现在人物个体之间,也出现在势力群体之间。凡人世界不设置天尊霸主,没有主宰者,所有人物都活动在同等的原则之下,因此,韩立安身保命,他除了需要足够的自卫力量之外,还需要摸清各路势力,避免成为势力倾轧中的炮灰。 他曾经当过黄枫谷的炮灰,韩立早年一直是苦命的炮灰,因为命大而每每不死,真的是命大。墨大夫指望着夺舍,令狐老祖希望他为黄枫谷牺牲。他从多次的炮灰经历中,摸索出了多少安身之道,我想,大概也只有忘语才知道了。 《凡人》的斗智描写,非常的精彩,精彩程度,我认为更超过打斗,所以每次看到忘语因为疲累而匆匆带过某些故事细节时候,我都觉得很伤感。明处的打斗,哪里被作者忽略了,那是很容易发现的,但是暗处的智力较量,作者不写到,读者就只能干瞪眼了。 忘语的每个章节,甚至具体每个细节,都有丰满的斗智安排,因为凡人一书不设花瓶,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算盘,每个势力都不简单,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处处是角力。字里行间,写出一种隐忍的爆发感,智斗的味道非常充沛。 读者说,作品开始时候,练气厉害,筑基厉害,低阶的人人都在力争上游,写了九百多章再回头看,主角都元婴高层人物了,那些练气层依然厉害,筑基层依然厉害。说明作者对于布局的控制力,已经非常自如,不会用后文来打倒前文,这个是网络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 而《凡人》一书里,具体的斗智情节,我已经通过对其角色塑造的分析,讲述过很多,具体见“说说《凡人》书中那些歹命的盒饭们”和“说说《凡人》世界里那些多姿的女人们”,本文就不再多谈。 而苍蝇也谈到一个机巧的设置,就是坠魔谷激斗中交待出的前文伏笔,关于“仓坤上人”实为古魔分神的设置,这里真是奇巧万分。古魔分神吞噬了入谷的仓坤上人,并且伪装成仓坤外出布置陷阱,设置遗址和画卷,兵分两路引诱贪心修士来解放被束缚的躯体和元神。这样的情节设置,非有心者,不能读出。《凡人》故事中的暗线,一言难以道尽。 凡人一书,定位成斗战升级,提升自我的同时,就意味着你打倒了一批比你差的人,明线暗线的角力处理,都非常精彩,共同烘衬出凡人世界的气场感,显得书中自由打世界,处处生机,无处不有新奇故事发生。这也就是大家都说“凡人坑多”的原因了,其实不是坑多,而是每个角色都有故事,每个画面都有活力。随便哪个角度,都可以高度发挥给写成长篇~~ (六)《凡人》的笔法技巧分析 我一直最最称道凡人的叙事力度,忘语的故事讲述力真是巨强。他的写作笔法和表现力都非常够用,不足处只是修辞手法不太丰富。忘语的文采目前还不是顶尖档的,但是故事讲述力却很强,就是得益于他的叙事能力——对于表达方式、表现技巧的熟练,他在这一方面的素质优良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成名作家。 拿出几个典型的例证作为说明。我最初看《凡人修仙传》纯属偶然,在书荒时候,看言情小说看腻了,想换个口味多了解一下玄幻,下载了几个故事到电脑上,其中就有《凡人》。 这个故事,第一章让人感觉清新舒畅,不造作不拧,忘语的文字直到现在还都大致保持着这样的优点,偶尔会把持不住,后面我再具体说是哪些地方破坏了这样的平衡感。从第三章开始让我觉得精彩,因为故事讲述没有赘语。寥寥几句就能带出气场感来,让故事元素丰富,不显单线条。真正让我吃惊于作者的叙事能力,对他的描写功夫另眼相看,应该是从第十章开始,写到象甲功,而后张铁突然消失,带着巨大的疑问性。这里就是属于明显的悬念设置,是显性伏笔。 我对比这个部分的写作优劣,是想拿出金庸的《笑傲江湖》来做对照,金庸借用任盈盈的地位来伏笔任我行,也是显性伏笔。 接着,我们来对照二者在写作上的自然程度。 首先说《笑傲》,任盈盈被称为“圣姑”的吧,各种写作线路都透露出这个女子跟教主关联甚密,但是东方不败练习的神功却要挥刀自宫的,根本没有办法跟女人暧mei不说,更不能生养出女儿来。为什么她在日月神教里有公主地位呢,这里就行文性的伏笔下了任我行这样一个重要人物。 而《凡人》写到张铁时候,刻画方式,前期的写作上,一般读者,肯定会以为,张铁大概就是男二号,主角的死党同盟,因为是自幼的交情。而后突然写到他消失。 这个时候,读者会有什么想法? 所以,这个时候,会读的人,就可以发现,这里属于悬念性伏笔。 忘语在十几章的写作里,就可以成功设置出一个巨大的悬念性伏笔,所谓悬念性伏笔,就是对读者的阅读推理yu望,具有强大带动力的伏笔设置,让读者不自觉的参与到写作内容的后续猜测中。 是一种引导写作高潮,并且提前预报剧情的写作方式。 这个时候,我们来对比金庸处理“任我行”的方式,和忘语处理张铁的方式。看他们各自的写作,对于故事进展都有什么具体作用。 金庸对于任我行的伏笔,起到的作用,只是烘衬人物个性。因为任盈盈的地位坚实度,对于故事线路的发展,没有任何推动性可谈。他是死写,写到哪里算哪里,伏笔的程度非常初级,金庸的叙事能力,可以从这里看出来,其实,不是特别强。他的强项,不是故事讲述能力,而是故事渲染力和文采表现力。他能够把简单的故事渲染的很轰烈,但是不能靠白描完成故事自述。 所以导致了金庸的伏笔,显出了干涩、死板的特征。非常僵硬,真的是乏善可陈的。 金庸这个人,当然是很厉害的,但是他并不圆满,不是面面俱到的,他的伏笔设置能力真的非常一般,所以接下来,我还是要用他来对照忘语,接着还有好几处。我虽然很喜欢他,但是我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