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仙_第四十九章 愿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愿力 (第2/2页)

区楼顶观望过净慈寺,便见到净慈寺佛光冲霄,传递到某个空间中去

    他也有去观望了抱朴道院,但抱朴道院却没有什么光芒冲宵,只有人在夜晚修炼之时接引天地元气偶尔产生的灵光抱朴道院中,也没有什么信众的愿力凝聚

    道家的修炼,多的是靠挖掘自与借助天地之力,没有什么凝聚众生愿力的不过道家积善派中,也有些类似的法门,不过却也与佛门不同,与西方外道则不相同

    大雄宝中佛光普照,但对方慕南与白羽裳二人而言,自然是全无什么影响其实这佛光中所含的普渡、感召之力也并不怎么强大,便是普通人中意志坚定或精神力稍强的人,也都可以抵抗也没有长时间的持续效果,只要离开佛光的范围后,便不会受到影响了

    究竟原因,乃是因这佛光是自发普照,自我运行,没有人去主持若有人主持,再针对地施为,那效果会强大许多但那样一来,若弄到许多人都被立即感召,哭着喊着要出家当和尚,却也不大好,会造成很大影响,也会招来不少的麻烦现今讲究科学发展,这些东西都是要隐于其下的现在这种程度,就可以了,不必太过

    方慕南与白羽裳并没在大雄宝多待,随便转了转,便出前往位于大雄宝西侧的济公

    济公虽是在灵隐寺出家,但后来却是长驻净慈寺,大部分时光也都是在净慈寺渡过,直到在净慈寺圆寂留传下来的有关济公的传奇事迹中,很有名的“古进运木”一事便是发生在净慈寺中如今济公前便有运木古井一口,只是究竟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一口,却不知道了听闻虽曾几经修浚,但始终还是原来那口

    济公中也有诸多的愿力凝聚,因济公的事迹流传甚广,而且脍炙人口、颇得人心,所以游济公的人非常多这一处的香火是仅次于大雄宝的,甚至还有过之只是因非正,不是僧众集中修持的地方,没有僧众无数个夜的持咒加持之力与愿力,故而这座济公的愿力与佛光,才有些不如大雄宝

    传闻,济公圆寂后留下的舍利子也是在净慈寺中,只是却并不见净慈寺拿来供出,故而这也一直只是个传闻不过,方慕南在去年钱塘大潮中见识过济公留下的那把宝扇后,却认为这传闻应该是真的只是这位颠僧的舍利子,应该也是如同那把宝扇一样,或有什么奇用,是秘密保存的,而不是拿来供俗人瞻仰的

    游过济公后,又四下转了转,方慕南最后才带白羽裳去看那口敲响南屏晚钟的大钟安置大钟的钟楼,就在净慈寺的大门旁不远,他们由内而外,从后面游来,故而这里却是最后游览的这也是他们游净慈寺的最后一景,看过这口钟后,便要出净慈寺,奔雷峰塔

    现在的这口钟也是八十年代重修净慈寺时重铸的,而且还是在本佛教界的捐资相助下重铸的净慈寺乃是本曹洞宗的祖庭,八十年代重修净慈寺时,本曹洞宗得知,为报答祖庭恩德,捐赠三千万元由中方重铸大梵钟一口,作为中佛界友好的纪念

    重铸的这口钟高…六米,直径二点三米,重达一万公斤,造型古朴,钟外铸刻有的万八千字,每敲一下,余音达二分钟之久,十分浑重动听这口钟是按照明代时的钟所铸,大小、重量皆相等

    南屏晚钟此前最重最大的钟便是明朝洪武年间,住持夷简修葺寺宇重建钟楼时,以旧钟较小,积铜二万余斤一公斤等于二斤,也就是一万公斤了重铸的大钟

    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现在这口钟铸成前,南屏晚钟已绝响近百年铜钟铸成后,中佛教界人士四百多人欢聚净慈寺,举行隆重的大梵钟落成法会,敲响了一百零八记雄浑有力的钟声

    这次本的佛教交流团是由本的天台宗与分支莲宗所组成,来华也是主要与中国的天台宗交流,而曹洞宗乃是禅宗的分支之故而净慈寺虽是本曹洞宗的祖庭,这次却未同来

    现在的净慈寺,是天台宗的寺院道场但历史上,净慈寺并非一直都是天台宗所掌,也曾多由禅宗所掌,是最近几十年来,才由天台宗所住持

    方慕南一边向白羽裳作介绍,一边带白羽裳登楼赏钟赏看一番,照相留念后,二人便出了净慈寺“南屏晚钟”的碑亭却是在净慈寺外,二人进寺前便远瞧了几眼,这时出寺却也仍是只瞧了几眼,没有近前,便直奔往对面的雷峰塔

    这座碑亭,方慕南却是打算放到傍晚重游时再往近赏到时,站在南屏晚钟的碑前,听着南屏晚钟的钟声,看着雷峰夕照的美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