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女神阿道克狩 (第2/2页)
形,或者端坐在相对于他的身体而言十分渺小的山峰之上,或者双肩之上冒出熊熊火焰,或者与印度教主神之一湿婆在一起,充分展现了贵霜艺人与众不凡的想象力。在钱币的背面,只有一个神,有时和他的公牛在一起,有时则没有公牛。在一枚现存仅一枚的金币上,威玛骑坐在大象上,这可能是他征服印度的一个象征。 威玛·卡德菲希斯铜币的数量也相当大,钱币的正面均为站立着的国王在向右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这个源于帕提亚国王钱币的设计成为他以后的贵霜钱币正面的最普遍的图案。 迦腻色迦一世是贵霜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在他统治期间,贵霜的国势达到了顶点,迦腻色迦一世为贵霜钱币注入了新的气息,在铭文中,他不再使用佉卢文字,不论正面还是反面,都统一使用希腊文字,后来则以以希腊字母书写的巴克特里亚语代替,在他的钱币上,迦腻色迦一世以同样的姿势出现:戴着贵霜皇室传统的皇冠,左手持矛,右手向身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虽然迦腻色迦一世是以佛教的保护者而闻名,但他的钱币却广泛地包容了其它宗教的众神,他们是希腊众神:太阳神——赫里俄斯、火神——赫斐斯塔司、月亮神——塞勒涅;伊朗众神:幸运女神——阿道克狩、火神——阿施狩、动物健康守护神——鲁斯泼、智慧之神——玛诺巴格、月亮神——瑁、太阳神——弥若、繁殖之神——娜娜、主神——玛兹达、战神——奥拉诺、风神——欧多、幸运之神——发罗,另外还有一个神——崴狩,他的地位相当于印度教中的湿婆。 印度众神有佛陀、释迦牟尼和弥勒,后二者在钱币铭文中的名字是由英国的克力勃先生第一个正确地释读出来的。他们在钱币上的雕像也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佛的形象之一。 贵霜下一任国王胡毗色迦钱币的风格与他的前任的钱币的风格十分类似,只是国王的形象有所不同,有的是从山峰的顶端现出身形;有的是手持长矛骑在大象上;有的是斜坐在长凳之上;有的则盘腿坐在地上。钱币的背面也包括了各种宗教的众神,胡维世迦所发行的钱币的数量在贵霜历史上是最多的,金币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此外,他的钱币也是研究贵霜国服装的最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为胡毗色迦的继任者,婆苏提婆一世,即《三国志·魏书》中的波调,是贵霜国王中第一个以头戴护盔,身着铠甲的形象出现在钱币上的。因此,在这一时期,贵霜帝国很有可能卷入了军事争端之中。婆苏提婆一世特别偏爱崴狩,这一点可以从他的钱币背面的设计得到证明——即只有崴狩一个神出现在钱币的背面,有时崴狩有3个头、2支或4支胳膊。婆苏提婆一世在钱币上开始使用婆罗米字母,而不是以前的希腊字母或卢文字,他之后的继任者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后期贵霜”一词是由上世纪末伟大的钱币学家亚力山大·考宁汉姆首先提出的,它主要是指婆苏提婆一世以后的贵霜的历史,与以前的贵霜的历史相比,这段历史时期的许多现象显得十分模糊,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后期贵霜钱币的设计比较简单,缺乏想象力,钱币正面的国王都是一个姿势;穿着贵霜式的大衣或盔甲,站着向旁边的一个小祭坛贡献,背面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站立的崴狩和他的公牛,一种是坐在王座上的女神阿道克狩。 根据钱币学的研究,婆苏提婆一世以后的贵霜国王依次为:迦腻色迦二世,婆湿色迦,迦腻色迦三世,婆苏提婆二世,莎迦和凯普纳达。在婆湿色迦和迦腻色迦三世统治期间,贵霜人逐渐失去了对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和犍陀罗的控制,但是贵霜钱币却依旧在这些地区流行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随着萨珊帝国的势力越过了兴都库什山,在贵霜帝国的南面,当地的印度人也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王国——笈多王朝。所以,到公元360年左右,已经见不到新发行的贵霜帝国的钱币了。在以上这些力量的打击下,贵霜帝国的历史被划上了句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