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桃花之变(三) (第1/2页)
张瑞文带着两名管家将一堆账册、契书呈给陈瑞瑜。 许是张家管束有方,一张纸上大致列着属于张家的全部家产。一百多顷田,宅院倒只有一大一小两处,各地店铺.....总计二十三间,看后面罗列的细项,大致分布在本方五省。最后一项,是现银十万八千六百七十五两。 那整数,想必就是窖藏的积银。 这总计二十一万多两的现银,算是将五家数代积累的存银尽数抹去。 陈瑞瑜身边带着众多锦衣卫,让五家家主没有丝毫不舍,反倒觉得陈瑞瑜的手段较为温和。 看着手中的一叠子契书,陈瑞瑜有片刻的走神。 这种勒索手段,依仗的便是朝廷。这些没有功名的商人,在一群皇家亲军的脚下,连声反抗的声音都没有。这算是让陈瑞瑜见识了,没有功名,或是一个普通的家族,会是何等的脆弱。 张家的下人,丫鬟、仆从总计七十六人,此时已全都集中站在院子里,另一边,则站在张家族人,瞧上去,约莫二十来人。这不算是大家族。 “这些下人,”陈瑞瑜晃了晃手里一叠身契,道:“都打发了吧,嗯,每人发十两银子。” “是。”张瑞文应了声,便招呼两名管家下去办理。 不多时,便有人抬来几箱子碎银、串钱,有管家一一唱名,取钱走人。那些下人有的还全不知究竟出了何事,但无一不小心翼翼的收拾起身契文书,捧着银钱尽快出了大门。不到两刻的功夫,便走了个精光。 院子里只剩下张家族人。陈瑞瑜起身来到门前台阶上,俯视众人,见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全都低着头,有人显然还在强忍着抽泣。张瑞文跟出来,下了台阶,站在自家人前面,喝了声:“跪!” 张瑞文带头,二十多个张家族人一齐跪下。 “谢大人开恩。”张瑞文代表张家,连连叩头。 陈瑞瑜俯视着众人,一时没有开口,让张家族人无法揣摩心思。 直接遣散了张家下人,便算是砍去了张家的手脚,就算张家有什么打算,一时半会儿的也兴不起风浪。 “这般处置,你们可有话要说?”陈瑞瑜冷冰冰的问道。 “大人,张家绝无怨言。”张瑞文道。 陈瑞瑜盯着张瑞文,问:“谁来了了这事?” “大人,小的承担。” 张家人里顿时响起竭力压抑的哭泣声。 “你可想妥了?” “是。” 张瑞文决定用自己的命,换来整个张家的延续。张家族人已经被张瑞文说服,虽不知那位少年锦衣卫大人用什么法子保住其余人的性命,但既然那少年能这么做,必是有所依仗,张家族人也唯有相信。 看着张瑞文两鬓白发,僵直的挺直着身子,对身后传来的哭泣声充耳不闻,神情坚毅,陈瑞瑜猛然脑子里浮现出熟悉的面容,但一闪,又消失了。 是哪个长辈?陈瑞瑜细想,却仍无头绪。 “张家......什么人落在建奴手里?”陈瑞瑜不得不承认,有了恻隐之心。 张瑞文显然十分意外,抬头望着陈瑞瑜,张了张嘴,顿了下方道:“是小的次子。” 陈瑞瑜默想片刻,轻声道:“或许,还有个法子。” 张瑞文浑身一颤,似乎失去了适才的镇定,道:“请大人,赐教。” 陈瑞瑜却又沉默良久,张家族人悄无声息,静静等着,唯恐扰了面前的转机。 忽然,陈瑞瑜摇摇头,面上神情一沉...... 张家族人中猛地爬出一人,跪着行到陈瑞瑜的面前,先是重重的三计叩头,道:“大人,小的愿替祖父承担,求大人成全。” 不待陈瑞瑜发话,张瑞文猛地喝到:“滚回去!” 那人年纪不大,不到二十,看上去与陈瑞瑜相差无几,想必是张家孙辈的人物。 听到张瑞文的喝骂,那年轻人似乎极为害怕,但旋即一脸的倔犟,仍然对着陈瑞瑜叫道:“求大人成全。” 张瑞文是又急又怒,指着那年轻人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片刻,猛然落下两行老泪,道:“你......你这孽障,你......” 那年轻人仍然不管不顾,道:“大人,祖父是为小的父亲,被逼做下此事,小的愿替祖父承担,求大人成全,求大人成全!” 眼瞧着要闹出更大的动静,陈瑞瑜喝到:“都住口!” 院子里又静下来,张家族人中有位妇人显然是那少年之母,脸上挂着泪,将唇咬得鲜血直淌,却一动不动,紧紧盯着少年的背影。 一直在一旁旁观额那四家家主,似乎也被这场面震动,面色惨白,也不知琢磨着什么。 “落在建奴手里的,是你父?”陈瑞瑜问。 “是,大人。” “你多大?” “十九。” 陈瑞瑜沉吟片刻,又问:“张记走辽东的商路,你可熟悉?” 那少年不防有这一问,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抬头望着陈瑞瑜。 “那就是没走过了?”陈瑞瑜摇摇头。 那少年也不知陈瑞瑜打的什么主意,却不想再放弃机会,忙道:“大人,小的祖父最熟,小的可以问祖父,小的定全都记在心里。大人。” 张瑞文也不知何意,迟疑地望着陈瑞瑜。 “我们.....”陈瑞瑜望了望四周伫立着的锦衣卫大汉,道:“很快便会去辽东,杀建奴,复国土!” 张家族人尽都面露惊色。 “你们张家的家产,不会落在那些贪官的手里,是我们的军费。” 这话明显带出几分傲气,却令在场的人猛然间发觉,这位少年锦衣卫大人,似乎与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人。 “大人的意思是......”张瑞文似乎猜到些什么。 “或许,能用得上你们那条线儿。”陈瑞瑜道:“若是如此,将功抵罪也未必不可。” 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