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代西州的布价 (第1/2页)
唐代西州的布价 ——从物价看古代中国的棉纺织业 赵冈 在《中国棉业史》一书中,我们指出棉纺织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奇特事实。在公元前二世纪或更早一些,棉花及棉纺织品已经传人中国,但是大约经过了一千余年之久,棉花的种植及棉布的生产始终局限於边疆地区,未能在中原地区或长江流域广泛传播。譬如说,从西域传人的棉花,不但有清楚可靠的文献记载,而且还有出土的实物如棉布及棉籽证明。棉花传人西域的时间,起码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它是从西巴基斯坦进入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当地人称其为白叠。这些在《旧唐书》及《南史》中的《高昌传》,都有明确的记载。高昌即吐鲁番。唐贞观十三年(639)平高昌,置西州都督府,属河西道。故《唐六典》记载说“西州出白毡”。白毡即白叠,棉布也。可是棉花的种植直到十三世纪前不久,才经过河西走廊,传到陕北一带。元朝孟祺,在1273年奉旨编刊《农桑辑要》。其卷二说: 木棉亦西域所产,近岁以来……种於陕右。 这种缓慢的推移,是一件奇怪的事。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判断,最合理的解释是当时棉布的生产成本太高,无法与中国固有的纺织品(丝绸与麻布)相抗衡,因而棉花在中原地区无法变成有利可图的技术作物。棉花种植的传播过程,是受到棉布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影响。这种论断只是按常理推测,想当然耳,并没有任何史料可以直接证明棉布在中国古代市场上的竞争力强弱。严格说来,以上的推断只是一个假说,有待证明。 最近,我在日本京都的龙谷大学看到他们所收藏的“吐鲁番文书”,其中有不少唐代西州的布价资料。我们上述的推断,才得到了具体史料的证明。龙谷大学是由佛教团体创办的。几十年以前,他们组织了一个大谷探险队,前往中国新疆地区去寻觅有关佛教的史料,不意竟得到一大批出土的古文书,其中有许多田赋及物价的资料。其中的布价资料,大体是唐代西州地区在天宝四至六载前後的事。 首先要解释一下唐代“市”的组织与惯例,以及物品价格的性质。据唐代《关市令》: 诸市每肆立标,题行名。市司准货物时价为三等,十日为一簿,在市案记,季别各申本司。 政府对於一般商品市场有相当严格的管理。每家商店(肆)要有注册店名,并标明价格。每样货物依品质分上中下三等。每十天调查物价一次。每种等级的商品售价又分三种,即高价、中价、低价,当时称马上估(或值)、次估、下估。其中间价格,即次估,可以视为市场的平均价格。很显然,唐代的政令推行得极彻底,即令是远在边陲的西州市场也是奉行此种贸易制度。 根据龙谷大学所藏吐鲁番文书第一二一。号及二三七三号,农户们“种緤”。许许多多文献证明,白叠又称白緤,即棉花的汉文译名。种緤就是种植棉花。可见棉花已是当地所产,而非进口原料。当地市场有棉花买卖。据第三○八○号文书: 緤花壹斤,上直钱七文,次(下残)。 緤花不分等,可见品种单纯,质量匀齐划一。第三○八○号及三。五七号文书所载棉布的价格如下: 细緤壹尺,上直钱肆拾伍文,次肆拾肆文,下肆拾叁文。 次緤壹尺,上直钱叁拾文,次贰拾伍文,下贰拾文。 麁緤壹尺,上直钱拾壹文,次壹拾文。 棉布分上中下三等,麁缫即粗棉布。 从上述的物价,我们可以看出几点重要之事。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棉花与棉布的差价。所谓緤花是否已去籽不得而知,现在不妨假设它是指未去籽的棉花。即令如此,棉花与棉布的差价也是惊人的巨大。如果按窄幅布计算,一斤棉花可以织成数丈粗棉布,织细布则更长。但是当时西州一斤棉花的价值竟比一尺粗棉布的价钱还低。这表示种棉不难,但织布极难。根据近年在新疆古墓中出土的棉籽,当时所种之棉种是所谓的旧大陆非洲棉,即後来中国所谓的草棉。此棉种耐乾旱,适於中国西北边疆的气候,它的生长期短,只要一百三十天就可。所以种植棉花不难。但是此棉种的棉丝与棉籽附着坚固,脱子不易,在大弹弓发明以前,去籽是一道很费时的工序。此棉种纤维过短,纺起纱来也很费力。此外,西北边疆的气候过於乾燥,湿度很小,织布时棉纱易断。由於这种种原因,由棉花织成布的过程中一定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原料价格与成品价格之间,才有如此巨大的差额。 其次,我们可以注意到,上中下三等棉布的价格相差也极大。细缫中估之数几乎是次缫中估的两倍,而是粗缫中估的四倍有余。这一点也同样说明当时生产棉布的技术困难。草棉纤维短,只适於织粗布。如果一定要生产高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