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33 蒸汽机 I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3 蒸汽机 I (第2/3页)

这个连接件仍然没有安装,因此蒸汽机运转起来之后,车床主轴是不会跟着转动的。由于汽缸活塞的直线运动特性类似于正弦曲线,再加上有飞轮的稳定作用,因此从输出轴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接近于匀速圆周运动。至于蒸汽机的启动与停止,则是由进汽阀门进行控制。将阀门关闭时,蒸汽机就停止运动;将阀门完全打开时,蒸汽机处于最大转速状态;如果将阀门调到其它中间位置,则蒸汽机的转速也将跟着发生变化。

    由于蒸汽管路早在几日前就已铺设完毕,因此众人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蒸汽机的安装,同时蒸汽机的进汽与回汽管路也已妥善布置,各种管线的外面也都用隔热材料包了起来。等所有的零件与管路都已安装完毕,李不伟让人在锅炉里装了适量的水,然后开始烧了起来。因为这台锅炉仍是实验性的,因此李不伟也没有考虑锅炉的保温问题,锅炉就直接放置在泥砖结构的平台上。此时已有一名锅炉工已开始摇动了鼓风机,锅炉中的木炭烧得通红,不一会儿锅炉中的水便已烧开了。这时,另一名锅炉工又将锅炉盖拧紧,再将锅炉的总阀门关闭,只见压力计上的指示杆被慢慢地顶了起来,显然锅炉内已达到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安全起见,李不伟与众学者都退到了车间之内。

    又过了一会儿,众人听得锅炉房内的安全排气阀已传来‘咝咝’的声音,显然锅炉的保护装置已起作用了。李不伟命人将蒸汽机的放汽阀打开,同时又将锅炉的总阀门也慢慢打开,只听得排汽阀中又传来一阵‘咝咝’声,显然此时排出的正是管道中的空气。又过了片刻,已有蒸汽从的放汽阀中喷出,此时早已有人上前将放汽阀关闭。

    由于蒸汽机汽缸与管路的安全系数要远远高于锅炉,因此即使发生爆炸事故也不会从蒸汽机开始,此时众人都凑到了蒸汽机跟前,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台意义重大的机器,只见它仍然一动不动,而此时活塞刚好处在中间位置,这正是最容易被蒸汽推动的状态。

    过了一会,只见蒸汽机的缸体与连杆处冒出了一丝白汽,紧接着就见连杆轻微地动了一下,旁边早已有人将飞轮朝着一个方向轻轻一转,便见这个飞轮已慢慢开始转动起来。众人眼睛也不敢眨一下,直勾勾地盯着眼前这台机器,李不伟此时激动难奈,毕竟这台蒸汽机第一次试制便已成功,虽说有了自己来自后世的知识,但更多功劳却要归于那台车床,以及实验室中的众学者了。此时蒸汽机的飞轮已转得越来越快,李不伟已能清楚地听到缸体内汽阀传出的“扑扑”声,这种声音极有节奏,与电影中蒸汽机车所发出的声音极其相似。

    众人一时都看得呆了,李不伟忽道:“范大人,检查一下各个磨擦面的润滑情况如何?另外还要观察一下蒸汽机的转速。”范东来猛地一醒,这才回过神来,又连忙检查了一阵,道:“润滑情况还算不错。活塞的润滑油面有所下降,但还在正常范围之内。曲柄连杆处的几个润滑点目前还算正常,不过估计每隔几分钟左右就要重新滴上润滑油。转速也仍然在继续增加,现在的读数是62。”李不伟‘嗯’了一声,也不再多说,又与众人一起仔细观察起来。

    李不伟这次设计的汽缸润滑系统,是采用活塞的往复运动来触发一个小的顶杆式阀门,这个阀门每打开一次,便会有少量的润滑油进入临时储油室。当活塞运动到最底端时,其上部产生负压,便会将润滑油吸入一小滴到缸体之内。润滑油先对连杆与缸体的磨擦面进行润滑,又由于汽缸是垂直排列,因此润滑油会顺着连杆自然流下,再流向活塞。而活塞的表面有润滑油的导槽,又可以将润滑油送到活塞的四周,从而实现活塞与汽缸的润滑。与后世的内燃机比起来,蒸汽机汽缸的工作温度并不算高,这也是因为汽缸内没有产生燃烧,只是单纯的高压蒸汽的作功。正因为如此,普通的硫化植物油也可以用作活塞与缸套的润滑。至于吸入缸体的润滑油,因为其粘度较高而不会被蒸汽带走,又流入了一个回收室,在流经回收室的过程中又可以对汽阀进行润滑。这个机构虽然极为复杂,但李不伟仍觉得十分有必要,因为如果润滑不良的话,蒸汽机的使用寿命必然大受影响,甚至连一天也维持不下去。

    其实,这套润滑系统是李不伟与众学者研究了一整天才决定下来的。最理想的润滑系统是采用油泵。润滑油经油泵打入到多孔加油机,分别对汽缸与活塞连杆等进行润滑,同时各个汽室的阀杆也要进行润滑,当然如果是蒸汽机车或是蒸汽船时,还要为轮轴、热水泵等也进行供油润滑。李不伟早已查看过多种蒸汽机润滑方法,最终还是决定先采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等到加工技术再提高一些之后,又或是蒸汽机的用途再广泛一些,再开始制造复杂的润滑系统也不迟。其实这种负压式油泵在一些老式磨托车上也有使用,通常磨托车的油箱都处于发动机的上方,因此当发动机燃烧一次后,会形成一个负压,这个负压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将油箱开关打开,从而使得汽油流入化油器。李不伟与众学者的设计也正是参考了这种负压工供油的方式。

    此时,蒸汽机已达到了每分钟近130转的转速,也就是说活塞每秒种要往复运动两次,这比历史上的第一批蒸汽机已经要好上许多了。原历史上的第一批蒸汽机转速只有40多,也就是说活塞每秒种往复还不到一次,这也是由于当时的加工条件所限制的,但大宋皇家实验室就不同了,此时实验室中已有了车床,而且又有了极为超前的理念,其中更是用到了一些内燃机的设计与加工经验,又哪是瓦特等人能赶得上的呢?其实,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出现之时,大部分零件都是由手工打造,因此每台蒸汽机的规格都不一样,也就是说零件并不通用。到了后来的瓦特蒸汽机出现时,由于加工工艺跟不上去,因此其热效率也是极低,根本赶不上众学者设计制作的这三台蒸汽机,况且这些蒸汽机又是采用了球墨铸铁材料与机械加工方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