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蒸汽机 I (第3/3页)
制造出来的,精度与耐磨性自是要好上许多。李不伟对于蒸汽机的转速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即使到了二十世纪,大多数蒸汽机也就是这个转速,虽然也有极少数蒸汽机达到了两千多的转速,但那也是采用多个汽缸来实现的了。如果要将转速再提高一些,就需要提高蒸汽的压力,或是设计出多缸的蒸汽机,但李不伟此时并不准备开始多缸蒸汽机的研制,因为这会涉及到一个配汽的问题,如果采用单胀式做功,则热效率太低,如果采用多胀式做功,则又会使得汽道与阀门的设计极为复杂,以目前的加工技术尚难实现。
车间内的众人看得入神,外面锅炉房的两人也忙得不亦乐乎。此时锅炉的燃料早已加得充足,又在一人在旁边奋力地摇着鼓风机,但锅炉的压力却提高的不多,偶尔能看到压力指示器上升一下,但摇动鼓风机的人却已筋疲力尽了。至于蒸汽机的转速,也是始终稳定在130转左右,偶尔会上到150,但随着锅炉压力的下降,又重新回到了130的稳定状态。范东来旁边看得清楚,道:“大人,下官认为应该再造出一台专门用于鼓风机的蒸汽机,如此一来便能使得鼓风机始终保持高速运转,从而使锅炉内的压力大增。”李不伟点头道:“理当如此。如今这锅炉与蒸汽机是分体设计的,倘若日后要设计一体式蒸汽机,也要考虑锅炉鼓风机的问题。” 接下来,几人又开始对蒸汽机的其它部件进行试验。范东来将进蒸汽机的进汽阀门关闭之后,蒸汽机也停止了运转,又过了不久,就听见锅炉房间传来“咝咝”的漏汽声,正是安全排汽阀在起作用了。然后他又试着将阀门调到不同的角度,只见蒸汽机也以不同的转速工作,而外面的泄汽阀也时开时闭地响应着,显然这套安全控制系统与进汽装置完全工作正常。最后,范东来又将进汽阀开到最大位置,空负荷工作了近半个小时之后,李不伟命人将蒸汽机停止,又叫众人拆下外层的隔热材料,准备对蒸汽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范东来几人将变速箱的盖子取下,观察一阵之后,道:“李大人,变速箱中的各个零件一切正常。由于每个连接件的转动轴与磨擦面一直在滴油润滑,因此并没有出现磨损现象,而齿轮的齿面与轴承部分也能够充分润滑。”石仲秋笑道:“这也是由于变速箱顶盖上设计的几个滴油漏斗,才能使得每个磨擦面都得以充分的润滑。”李不伟点了点头,又示意几人又将汽缸盖打开。等汽缸盖打开之后,众人又取出活塞,只见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运转之后,缸壁已被磨得光亮无比,比刚安装时要好上许多,显然汽缸磨合得还是不错的。其实这也是因为汽缸采用直立式安放,因此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并未受径向作用力,从而使得活塞的各个方向都能得以充分磨合,而润滑油也能更为均匀地分布到各个磨擦面。 众人此时惊喜之极,没想到经过一个小时的高速运转之后,汽缸壁竟然比刚安装时更加光滑,而且汽缸与活塞的配合也更为紧密。此时李不伟也有些等不及了,忙又叫人将蒸汽机装好,准备带动车床进行试验了。几人又是一阵忙碌,终于将蒸汽机与车床的驱动轴连接起来,又在车床的卡盘上也夹装了工件。等到再次开机时,只见车床的主轴也已跟着转了起来,显然已比手工驱动的方式要快上许多倍了。当初手工驱动时,车床主轴的转速大约不到一圈,现在经过蒸汽机与车床的两级减速之后,已能达到将近五圈的转速。史可早已在旁边将车刀慢慢地推进,只听得一阵切削声过后,工件表面已被车掉薄薄的一层。史可又将车刀慢慢向车头方向移动,不一会儿就将整个工件粗车了一遍,所用时间竟然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 围观的人早已惊得呆了,没想到蒸汽机驱动的车床竟然有如此效率。一时众人议论纷纷,已开始谈论着第三代车床的制作了,又有人建议马上将这种蒸汽机大批量生产,同时用到各个冶炼工厂与铸造厂的鼓风机上。李不伟在一旁笑而不语,心想蒸汽机的用途可不止于此,但此时尚未发展到那个阶段,一时也不便多说,笑道:“各位,眼下最重要的是为下一代的车床设计出变速系统。由于第二代车床没有设计离合与变速装置,因此只要驱动轴一转,车床主轴也自然会跟着转动。如此一来,车床主轴的转速要靠着蒸汽阀门来控制,显然是极不方便。另外,蒸汽机应该与变速箱分开设计,而不应像眼前这台机器一样将汽缸与变速箱做成一体,蒸汽机本身只是输出简单的圆周运动。”石仲秋一旁接口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蒸汽机的活塞做的是往复直线运动,再由曲柄摇杆机构将直线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而变速箱是将蒸汽机的输出转速加以改变,从而适应不同的需求。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李大人以前所说的标准化也该开始实施了。”众人听得连连点头,一时赞许之声四起。 经过了一番检查之后,李不伟心头大定,笑道:“各位大人,这三台蒸汽机基本上可以说是制作成功了,不过为了验证其稳定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试机。从现在开始,让这台蒸汽机带动车床连续运转上一整夜,各位可以在此期间试着制作一些轴与轴承,明日中午时分再进行一次检查,到时如果仍未出现多大问题,便可以小批量生产了。” (注:能动起来的蒸汽机,要制作其实不难。以前在实验室曾见过木头制作的蒸汽机模型。用空气泵吹进去代替蒸汽,便能让这个木模型动起来。而且最早的蒸汽机其实大部分零件也是木头制作。此时既然有了车床,要造蒸汽机是没问题的,更何况有球墨铸铁这一法宝。不过要制作汽轮机就不那么简单了,至少推力推力轴承就无法制造出来,更何况汇力盘、级间气封、高压气封、围带、拉筋等高精度零件了,此时恐怕单级汽轮机都制造不出来,当然主角不会只限于单级轮机的。另外,单缸柴油机应该可以制作吧?不对之处请高人指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