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73 临安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3 临安号 (第2/4页)

进行的。只有最后的一些小的焊缝,是采用电弧焊。”

    李不伟虽然一直关注着船用动力的改造,却因为有太多的事需要他考虑,所以当任务布置下去之后,便无瑕考虑其制作工艺了。如今听范东来说,这锅炉的主体是使用汽油喷枪进行熔焊的,不禁吃了一惊,忙问道:“果真如此?范大人,汽油喷枪只适合焊接一些小型的零件,可这锅炉的焊缝长度,总共也有几十米了吧?难道你们又改进了焊枪,竟然能焊接如此庞大的锅炉?”

    范东来苦笑道:“不瞒校长,其实以汽油喷枪的熔炼湿度,要焊接如此大的锅炉,的确极为困难。然而在十多天以前,电焊机的试制始终没有显著的进展。为了不耽误战船的改造进度,众位工人便试着用汽油喷枪进行焊接了。为了焊接一条焊缝,焊工们同时使用了五把喷枪。其中四把用于加热熔融焊缝,一把用于熔化焊丝。一条一米长的焊缝,大概需要七个焊工,花费六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在整个锅炉制造完成之后,足足用掉了八十升汽油。不过好在有了电力驱动的空气压缩泵,因此汽油的汽化倒容易多了。”说到此时,范东来露出得意的神色。

    李不伟听得呆在一旁,他万万没想到,锅炉厂的焊工,竟然同时使用五把汽油喷枪来完成一道焊缝,更没有想到,使用这种方法,竟然真的制造了一台船用锅炉。

    范东来又道:“到了最近的十天,由于电焊机已试制完毕,因此后来的焊缝便使用了电弧焊。电焊机的效率果然要高出许多,一条一米长、需要四次焊接的焊缝,只需两小时使可完成了。”

    李不伟半晌说不出话来,过了良久,这才叹道:“真是厉害!没想到工厂的众位工人,竟然有如此的能耐。对了,在完成焊接之后,锅炉厂是否进行了耐压与安全检测?”范东来道:“校长请放心。一些主要的焊缝,都是需要经过四到六次焊接的。虽然在焊接时已加入了特殊原料以去除杂质,然而每次焊接完成之后,焊工们都会使用专门的工具,再将焊缝表面的杂质除去。等到最后一道工序结束之后,焊缝处的强度已完全能达到要求了。”说到此处,范东来又露出得意的神色,道:“其实材料实验室早已做了测试。两块铁板经过焊接之后,放到应用测试机上,最终的结果显示,焊缝处由于壁厚增加,其强度竟然不亚于其它部位。”

    李不伟这才放下心来,再次观察这台巨大的锅炉时,眼前已浮现出一幅这样的景象:广阔的大海一望无际,远处忽然出现十几道白烟,一列战船驶来,船舷下面是一排黑幽幽的炮口,正是大宋朝的王牌水师‘东海舰队’!

    范东来看到李不伟似笑非笑,目光向斜上方看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顺着李不伟的目光看去,除了那个安装烟囱的巨大通风口之外,别无它物。过了半晌,李不伟这才回过神来,问道:“范大人,这次使用的是螺旋桨推进,也不知道其密封如何?还有,船舵是如何控制的?”范东来道:“由于蒸汽机的安装位置正好位于推进器附近,因此变速箱的输出轴直接螺旋浆连接,再采用压力密封的方式,绝对不会出现有海水渗进的情况。至于船舵的控制,则使用了校长所介绍的方法,由两名舵手负责掌舵。”

    李不伟点了点头,他此时已觉得,任何赞许的话都是多余了。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管线的布置事宜,不知不觉又回到了甲板之上。

    范东来指着甲板上的一些固定装置说道:“校长,战船的甲板上也可以放置二十多门迫击炮。这些迫击炮不仅能对远处的敌船展开攻击,还可以为我军的登陆提供掩护。”

    李不伟笑道:“看来这又是水师的建议了吧?”范东来也笑道:“正是。火炮的威力本已极大,然而如果将火炮装在战船上面,则更能形成敌我优势的对比。因此赵将军特意吩咐,火炮一定要在战船上多多配备。”

    范东来所说的赵将军,自然是沿江制置使赵善湘了。赵善湘负责长江沿线的水线防御,可以说是防目金兵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自从上次见到火炮的威力之后,赵善湘马上便想到了在战船上装备火炮,后来战船的改造计划启动时,他第二天就带了数名将领一同前来,提出了许多颇为有益的建议。

    二十四门有效射程一百多米的船载直射火炮,四架有效射程为七百米的巨型弩机,二十门射程两公里的迫击炮,这是何等的战力?

    看着脚下这艘超级战船,李不伟仿佛已听到耳边隆隆的炮声,正是大宋水师在发炮攻击。与此同时,敌船却只能驶到五六十米的距离之内,才偶尔用投石机发射出一些石块与火球,然而刚刚投出一块石头,战船却已被大宋水师的十多发炮弹打得粉碎。

    范东来看李不伟又在那里沉思,只道他是在想着战船的产量了,忙道:“校长,目前大宋水师共有福船几百艘,如果要为这些战船都装上蒸汽机与火炮,恐怕是不太可能。但有了首批十艘战船的改造经验,以后的计划便要顺利多了。下官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十家船厂同时参与战船改造,只要蒸汽机与火炮的供应能够跟上,每月便可改造十艘战船。”

    李不伟这才回过神来,后又听得这种船能够每月改装十艘,更是激动无比,连声道:“不错,不错!看来咱们要赶快回到实验室,制定出最终的改造方案了。”

    几人回到实验室,范东来拿出了几十本设计方案,其中一份被做了特别标记,正是李不伟建议的液压式制退器。其实这种液压式制退器的原理,与汽车的减震器差不多,在一个铜管内安装有一活塞,活塞上留有一个几个压力感应阀。当火炮射击时,炮身后退,然后压缩活塞里的液体,迫使其向前方流出,因为活塞上的压力感应阀的开关量与液压成正比,所以火炮的后座力被活塞缓冲,使得基座上所承受的冲击力大大减少。等到炮身停止后退时,活塞内的液体全部流向了前方,此时弹簧也被压缩,正好借助弹力使活塞复原。因为活塞的阀门是单向压力阀,因此活塞可以迅速恢复到原状,为下一次射击做好准备。至于活塞的密封性却不用过多考虑,因为这种设计本来就是为了缓冲后座力的,有少许液体流过活塞壁,也是可以容忍的。

    战船上的火炮,正是使用了这种制退器。但是因为大型弹簧的制造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弹簧的供应反而有些跟不上。不过实验室众人早已想好了解决办法:在弹簧批量生产之前,采用滑轮组绞盘的方法使炮管复位,等到弹簧制造出来之后,直接更换安装便可以了。

    ……

    接下来的几日,李不伟心神不定,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超级战船的影子,虽然电子元件厂又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李不伟此时一心杨着战船,始终未去过电子元件厂。毕竟这种战船的威力太可怕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宋金实力差别最显著的地方,正是水师的战力。

    这一日,要不伟一大早便起床了,因为他昨天就收到消息,战船的蒸汽机已安装完毕,就差最后的检查了,而今天正是试航的日子。

    小火车从主实验室出发,刚刚过了不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