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临安号 (第3/4页)
便停了下来。李不伟探头望去,却发现并未抵达码头,而是到了电子元件厂的门口。正纳闷间,徐超早已下了火车,与火车司机交谈一番,这才知道了停车的原因。原来实验室今日有一批货物需要运送,因此李不伟乘座的火车需要暂停让道。 由于此时正好停到电子元件厂的门口,李不伟这才忽然想起,前几日徐永红曾提到,电子元件厂这几日又有新品试制,就等着李不伟前去查看了。 想到此处,李不伟索性让几名士兵下去重新搬了火车道,火车直接驶入电子元件厂内,自己下了火车,径直向厂房内走去。 徐永红主管的电子原件厂已能生产绕线电阻与碳膜电阻。此时,绕线电阻又被称作水泥电阻,而且电阻丝的材料也已有了统一标准。至于电容,则是采用锡泊制作的纸介电容,耐压多在63V以下,容量也只是经过粗测,大概在10微法以内。因为有了各种电阻,电表的制作已经步入正规,现在工厂已有了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仪等多种测量仪器,电容的测量仪尚在研制之中。然而李不伟最关心的,还是电子管的制作,毕竟没有放大器,电子业是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但目前有一个难关,便是尚未找到最理想的材料用于灯丝的制作。据徐永红所说,特种材料厂正在加紧试验,估计过不了多久,便能找到适合制作灯丝的最佳材料了。 至于大型发电机,此时尚在进行最后的安装,要将发电机安装到水坝上,试用估计还要过上几日。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小型的直流发电机已在数家官办铜厂得到了应用。由于有了直流电,这些铜厂已能使用电解法制作铜材了,而且其产铜量都比以往提高了十多倍。此种生产法不仅能获得纯度极高的铜材,同时还能得到一些极为贵重的金、银等副产品。 铜的用途非常广,可以用于制造阀门、仪表、滑动轴承、模具、换热器等,也可以在化学工业制造真空器、蒸馏锅,另外还可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如果铜的产量大幅提升,恐怕其影响到的各个行业也会发生一次变革了。 既然得知发电机还需数日才能完工,李不伟也安下心来,毕竟现有的学者与工人,已能独立进行发电机的制作了。这也说明,大宋的工业发展,正在步入自主发展的道路。 离开电子元件厂之后,李不伟直奔实验室码头而去。一路上,只见到许多士兵忙忙碌碌,正在修建实验室范围内的其它支线铁路。铁路的路基,虽然大多情况下都是采用人力夯实,但偶尔也能见到一两台蒸汽机驱动的打夯机。 看到机械实验室竟然连这种东西也设计也出来,李不伟又是感慨万分。因为在蒸汽机制造出来之后,他只是列了一张简单的目录,大概说了一下蒸汽机的各种可能的用途,其中当然也有有些建筑机械,但没想到实验室的动作如此迅速,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造出了打夯机。 火车刚刚抵达实验室的码头,李不伟便看到了前几日那艘战船。此时船上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有码头上站了十几名士兵。李不伟纳闷之极,派出徐超一问,才知道所有的人都在船仓之内,正对蒸汽机进行最后的检测。 过了一会儿,众人三三两两地从船中陆续走了出来。有一人和范东来并排走在一起,李不伟一眼便认出,这人正是沿江制置使赵善湘。此时二人正在低声交谈,又不时对船上的火炮射击口指指划划。赵善湘不住地点头,神色间甚是激动。 李不伟远远地问道:“范大人,赵将军,战船的情况如何了?”范东来听到李不伟的声音,赶忙迎了上来,道:“校长来得正好。战船在船厂安装了螺旋浆之后,昨日便扬帆来到了实验室码头。随船前来的船厂工人在拆卸了桅杆与风帆之后,又将蒸汽机安装到了动力室,并做了最后的检查。从设计人员到制造主管,以及锅炉厂、管道厂的技术人员,均已全部到位。方才我们将整个蒸汽机系统做了最后的检查,如今已可以试航了。” 李不伟喜道:“当真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不知赵将军对此船是否满意?”赵善湘忙一抱拳道:“李大人,在此之前,本将军虽然没有见过以蒸汽机驱驶的战船,但也曾见到过实验室设计的火炮与机关弩。在下早已为实验室众学者的才学所折服。如今此船既已完工,而且又是由实验室所设计,定会成为大宋水师的主力战船。” 范东来一旁笑道:“不过,赵将军又突发奇想,准备在船的外面包上一层铁板,以保护船体不为敌人破坏。目前轧制薄铁板已能批量生产,而且锌的产量也大为提高,因此制造白铁板已不是什么难事。下官以为此建议值得一试。同时,以后的战船也可以大量使用铁质材料。如此不仅强化了船体,而且使得大口径火炮的安装也相对容易些。不知校长以为如何?”
李不伟点头道:“此法当然可行。等试航成功之后,便可与铁厂联系,专门成立一个制造船用装甲铁板的车间。”话虽然如此,李不伟心中却想:战船之所以装甲,大都是为了对付敌船的炮击。但是以目前情况来看,恐怕没有一个国家能对大宋的蒸汽机战船构成威胁,装甲实在是没有必要。不过,为了以后的发展,还是有必要试一下的。 正在这里,已有士兵前来通报:“赵将军,所有人员均已到位,随时可以试航。请将军示下。”赵善湘点了点头,道:“知道了。你且下去待令。”说着,又向李不伟一抱拳道:“李大人,由于今日是第一次试航,因此船上的人员,除了实验室的锅炉工、以及几个技术人员之外,其余的都是沿江水师最精锐的士兵。为了安全起见,本将军将亲自登船试航,还请李大人与诸位大人在此等候。如果试航能够成功,再请大人登船。”李不伟笑道:“其实大可不必如此麻烦。不过赵将军的提议也有些道理。按理来说,战船的试航应该由船厂进行的,只是此事干系重大,又极为机密,因此不得不劳烦赵将军了。” 看着赵善湘一行人登上了战船,李不伟只觉得自己的心也悬了起来。范东来笑道:“校长不必太过担心,今日的试船,下官与实验室众位大人是极有把握的。一会儿将有汽笛声响起,这是实验室经过改进的汽笛,所发出的声音极为震慑人心。按赵将军的话说,仅是这种声音便能让敌人吓破了胆。” 正说着,只听战船处传来“呜~~~”的一声巨吼,让人感到胸口无比的压抑,已有人被这巨大的声音吓了一跳。李不伟向着战船看去,只见铁锚慢慢被收起,船顶的烟囱正冒出滚滚浓烟,岸上众人看得心都悬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战船徐徐开动,紧接着,船的速度越来越快,没过多久就转向南边,驶出了众人的视线。 此时,岸上有人已开始拍手叫好,紧接着更多人参与了进来,一时间人声四起,众人都掩不住脸上的喜悦之情。李不伟放眼看去,只见欢呼的都是些水师的将领、以及船厂的工人,而实验室诸位学者却极为沉着冷静,显然对这种事已司空见惯。听范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