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23 赵先生 I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3 赵先生 I (第2/3页)

大,静静地站在一旁,不一会儿,枢密使郑清之与兵部尚书宣缯也陆续赶到。二人听了事情的来由,也是吃惊不小,商议一番之后,又将名单中划去了十几人。这二人满是谨慎之色,过了一会儿再看这些名单,却只剩下三十几人了。

    “江州太守赵汝成,宜州总兵赵齐学,重庆府副将赵宣和……”郑清之将剩余的名单一一念了出来,几人目光相接,均摇了摇头,显然在场的人对这些名字都不熟悉,看来需要找到兵部掌管将领任免的官员前来辩认了。李不伟接过那张名单大概看了一下,除了觉得郑清之的字写得极是苍劲有力之外,也无其它发现。

    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郑清之忙着派人调查剩余的名单上的人,李不伟却也闲不下,因为试验基地的两辆模型车的比赛,也准备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未到即定的比赛日期,但两辆模型机车已在铁轨上试跑了多次。刚开始的时候,电机车确实zhan有优势,因为电机的加速要比蒸汽机车快,因此每次停车检修后,电机车跑出一圈,蒸汽机车只跑了不到半圈。由于变速箱不易损坏,而电动机的更换又极为简单,比赛中如果遇到问题,只需拆下旧电机换上新的,便又可以继续出发了。但蒸汽机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想要更换整个蒸汽机,其花费的时间要比更换电机多出四五倍。

    好在四五日试验下来,无论是蒸汽机还是电动机,都不会在短时间内损坏。既然使用寿命不存在问题,影响胜负的关键便是添加燃料或更换电池的效率了。不过石仲秋又有了新的设计。按原计划,第一节车箱中本来是装有蒸汽机用的木碳,但蒸汽机厂经过多次试验,最终使用精炼过的柴油作为燃料,而且还改进了燃料自动供给系统。这个改进意义重大,竟然能让蒸汽机车连续不断地运行数小时。有了这个新技术,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蒸汽机车几乎不需要停车补给。但电机车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以现有的技术,一组电池只能维护约十五分钟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比赛过程中,电动机车至少要停车三次更换电池。虽然徐永红想尽办法,但由于比赛规则的限制,无法在车上带有更多的电池,也只好在改进传动系统的效率上做些文章。

    看着两辆机车的诸多改进,李不伟很是满意,这几日间心情也极好。然而紧接着又传来一个消息,这是他日夜盼望的史冀等人的远洋船队的消息。

    “消息是在两个月前发出的,倘若一切顺利的话,史大哥的船队应该到达这里了。”李不伟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旁边站着史弥远和史红袖。史弥远盯着地图喃喃地说道:“快半年了,这次当真是在万里之外了……”

    史红袖向着李不伟所指的地方看去,却见这里东边是一片大海,西边却是一片大陆,李不伟手指的地方,正是这片大陆的最南端,旁边还有另一个无名的小岛。

    李不伟回过头来,看到史红袖望向自己的目光,却是那么地淡定,似乎自己成亲的事对她影响不大。李不伟微觉放心,又有些失落,同时奇怪自己为何竟然会有这种想法。他故做镇定,将地图在桌上彻底摊开,手中指指划划,把史冀这次的行程又重复讲了一遍。

    史弥远看着这张地图,上面画了一个红圈,正是此次传回消息的地点。但此处再往西边,却是一片空白,想必是等着远洋船队将地图继续完善了。看着史弥远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李不伟几乎要忍不住告诉他,周伍手里还有一张极为精确的世界地图,船队若是按着这地图航行,万不会迷失航向的。但他权衡利害,最终还是忍住没说。

    稍坐之后,李不伟起身告辞,史弥远已显得有些疲倦,史红袖将李不伟送出丞相府。一路上两人谁也没说话,眼看就要走出大门,李不伟忽然觉得自己的手被人牵住,耳边传来一阵幽幽的叹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紧接着,那双柔软的手又松开,等李不伟回过神来之后,史红袖已转身进了大门。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李不伟心里暗念着这句话,不由得又想起以前在莫烟紫家中作客时,在场的几人行过的酒令。史红袖当时对的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莫烟紫却将整句诗都讲了出来,紧跟在后面的一句正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李不伟也曾在书中彻查了此诗的出处,知道这是讲述一个年轻女子对自己思念的人的情怀。但史红袖此时讲来,却令李不伟别有一番感触。

    一路心思不定,李不伟终于回到家中,让周依依写了一封信,将史冀与周伍的消息告诉给周进与灵珠。周依依很快就写好了信,然后关上房门,拿出以前绘制的地图问道:“不伟哥哥,你再给我讲讲,我哥他们如今在哪个地方呢?”李不伟用手指了一个地方,笑道:“就是这里了,不过这是两个月前的地点。”

    周依依欢呼一声道:“啊,原来已到了好望角了!”忽又低头想了一阵,用手指了另一处问道:“那他们现在在哪?是不是这呢?”李不伟摇了摇头:“应该还会更远些。因为到了非洲西海岸之后,沿途的补给点便少了许多,行程自然也安排得紧了许多。我若没猜错的话,他们已快到美洲了。”

    二人又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将史冀所在的地方做了各种假设,又按着自己的想法制定了一套回程表,周依依终于心满意足,笑道:“不伟哥哥,看了这么长时间地图也有些累了,我要睡觉去了。你也早些歇息吧,那个宋慈今天来过,刚好你不在,听说明天还要来呢。”李不伟道:“宋慈?想必是他办的事情有了进展,明天他不用来了,我要亲自去看看。”

    临安城西四十多里的地方,有一处山庄,这里原是一座旧庙,十年前被改为存放官粮的仓库。如今为了迎合杂交水稻的育种与收割,全国大兴土木,到处都在建造新的粮仓,而这座院子也被户部放弃,如今却成了研究医学的所在。

    大门上挂了一副崭新的牌匾,上书‘新医院’三个大字。本不伟心里明白,这里的医院二字,与后世所说的多有不同。此处的‘院’,其实是一个行政机构,与太医院倒有些类似。

    宋慈已换了一身装束,看到李不伟独自一人前来,知道他肯定有许多问题要问,赶忙迎了上去,将整个情况大概讲了一下。李不伟听罢甚是满意,笑道:“其实我从费太医那里也知道了一些,听说临安已有十几位郎中也搬进来了?”宋慈道:“是有这么回事,不过整个临安城中有几百名郎中,来者不及十分之一,当真是万事开头难啊。”李不伟点了点头道:“这我自然知道,不过等到防疫苗批量试制之后,再分发给全国各地,一切便会有不同了。”

    宋慈道:“大人有所不知,麻风疫苗的制造已暂缓,仍然是以前的规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