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4.2 炮击海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2 炮击海州 (第3/3页)

去迎敌,自己与几员副将却仍然待在指挥舰上商议攻打海州的事宜。显然,赵善湘并未将那十几艘战船放在眼里,竟然派出六艘突击艇前去迎敌。

    倘若仅以排水量或载重量而言,六艘突击艇加起来,也赶不上一艘帆式战船。但突击艇最大的优势,便是速度快,火力猛。在这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即使是一艘突击艇,也可以将十艘战船玩得团团转,更别说六艘一起出动了。

    这也正是大宋海军的极端优势,战斗结果将毫无悬念。但陆上战争,或是海军登陆作战,就没那么容易了,赵善湘现在关心的也正是此事。

    战舰启航,转向朐山北面的海岸驶去,到达海州时,却见岸边并无战船,估计全部被那六艘突击艇给缠住了。透过望远镜看去,岸边不远处就是军营,军营中了片忙碌混乱,显然是守军将领正在召齐人马准备迎战。丁喜在一旁道:“将军,前方除了两家渔场之外,并未发现民房,似乎只是沿海的一个军营。”

    话音未落,远处的海面上传来一阵炮声,显然是那六艘突击艇已经开火了。

    既然岸边没有战船,这似乎已成了海上对陆上的战斗了。船队中驶出一艘小艇,刚刚出出两百多米又折了回来,小艇上一人大声道:“大哥,岸边的箭垛后面似乎有弓箭手。”

    说话的名叫丁兴,乃是丁喜的兄弟,此人加入大宋海军较晚,只是掌管突击艇的一员部将。丁喜转向赵善湘,小心翼翼地问道:“将军,前方既有埋伏,是否发起强攻?”又看到赵善湘眉头微皱,当下对着突击艇大声道:“再探!”

    丁兴闻言,又调转船头向着岸边驶去。这回驶得更近了些,已能辩识出岸上士兵的衣服。此时已到了弓弩射程之内,丁兴不敢大意,命人喊话劝降。喊话的士兵刚刚说了几句,忽然前方箭矢齐飞,几支火箭擦着艇身落入水中。丁兴大惊,连忙将小艇调头后退了几十米,这才定下心来,转头看向赵善湘的指挥船,心想这次该发起进攻了吧?

    心念方动,便看到几艘福级战舰缓缓驶了过来。战舰停稳之后,其中一艘战舰上发出几声巨响,甲板上升起一阵烟雾。

    听这炮声,丁兴知道是舰载迫击炮开火了。

    大宋的福级战舰有两种火炮,一种是装在船舷两侧的直射火炮,这种火炮与最大口径的野战炮完全相同,只是制退与瞄准装置略有差异,另外又多了水冷设施。另一种火炮,是舰载迫击炮。这种迫击炮射程约一公里,炮弹分为两种,分别是火线延时发射与撞击发射。迫击炮平时固定在战舰的甲板上,如遇登陆作战,又可由四人抬着前进,同时还需要四人抬着弹药箱。

    炮身响起,宋军一阵欢呼。过了一会儿,便看到岸边守军阵营中闪起一股烟雾,紧接着又有爆炸声传来,却是迫击炮弹落地后,药捻烧尽,点燃了弹头中的火yao所致。

    众守军从未见过这种阵势,虽然宋朝有一些火器也能发出巨响,但如此远距离的攻击却是闻所未闻,而且其杀伤力又是极大,炮弹落下之处,方圆几丈内,人畜均无幸免。

    十余枚炮弹射出之后,海面上又恢复了平静,只是在极远的地方仍然传来隆隆的炮声,估计是那六艘突击艇仍未将战船尽数消灭。

    岸上已是一片混乱,有人大呼救命,也有人哭叫着寻找自己被炸断的手臂。如此折腾一阵,伤兵被抬了下去,但未受伤的守军士兵却仍未退去。

    丁喜道:“将军,一轮炮击之后,敌军不退,此时该当如何?”赵善湘道:“再派人前去喊话,倘若两小时内敌军仍未撤走,便发起新一轮炮击。”

    又有小艇驶到岸边喊话,并射出一支箭,箭上绑了一张纸条,大概意思是让守军投降或撤离。过了一会儿,岸边有了动静,只见几百名士兵来回奔走,也不知是准备撤退,还是又在重新调集人马。

    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过了约两小时,岸边的士兵不仅没有撤走,反而又多了近一千多名援兵。此时海面上乌云密布,似乎暴风雨就要来临。丁喜观察了一会儿,道:“将军,敌军不仅没有撤退,而且增派了援军,似乎还搬来了几架合力弩车。”

    合力弩车,是宋军中的普遍叫法,其实合力弩车宋军中也有装备,只是在钢弩出现之后被淘汰了。这种弩车装有三到十架弩机,需要六七名士兵同时拉动弩弦,共同射出一支弩矢,其射程能达到近一公里。据原历史记载,宋军射杀蒙哥时,就是使用这种弩机,但当时是百弩齐发,或许刚好有一支凑巧射中,也不无可能。

    赵善湘也颇感意外,若按常理推断,守军士兵遇到迫击炮这种闻所未闻的强大武器,多半会选择逃跑,又或是后退以待命。但眼前发生的一切,似乎这些守军奉了死守海州的命令一般,竟然搬来合力弩车前来对抗。

    海州守军多为原北宋的百姓,虽是两军交战,赵善湘也心有不忍,但他又深知道,以迫击炮的精度,根本做不到定点杀伤,想要对准弩车所在的位置精准开炮,万无可能,当下叹道:“传令下去,后撤两百米,再次炮击。”

    又是一阵炮声,岸边硝烟弥漫,不时从这烟雾中射出几支火弩,但大都落入水中。有一支射中‘长宁号’战舰,燃起大火,却迅速被船载灭火装备扑灭了。

    就在这时,海面上雷声大作,风雨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延时引信的迫击炮弹无法发射,只有冲击式炮弹可以发射,这使得大宋海军攻势暂缓。岸边视线一片模糊,也不知道守军是在撤退,还是继续留在原地死守。赵善湘知道这种天气情况不可强攻,当下命令舰队停在东海鸟的西侧暂躲暴风雨。

    没过多久,前往阻击帆船的六艘突击艇也陆续返回,却未将敌船俘获。后一询问,终于明白了事情的经过。当时,六艘突击艇前去迎敌,双方僵持了一会儿,帆船率先放箭,紧接着突击艇也开了炮。激战近两小时,十多艘大船已被牵制住无法脱身,其中两艘更是被击沉没。但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却让大宋海军的计划落了空。突击艇排水量小,在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有如一片树叶,反倒是那些大船,降下半帆后仍然能撑得住暴风雨的袭击。眼看就要取得最终胜利,但遇上这等天气,六艘突击艇也只好返回与大部队会合。

    到了晚上时分,雨渐渐停了。放眼看去,岸边一片漆黑,赵善湘也不敢冒险,当下令大军原地驻守,又派出两艘小艇打开探照灯四处巡游。

    次日一早,天气放晴,海州岸边的守军尽数退去。赵善湘派出几人上岸打听,这才知道海州守军连夜撤离,倒是附近百姓听说大宋水师收复山东,纷纷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