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4.5 汝阳大捷 I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5 汝阳大捷 I (第2/3页)

会发兵攻金似的。”

    众人虽然早已知道了战争的结果,但听到此话仍是禁不住微微一惊,心想此时的金国,正在北方全力抵抗蒙古大军,又怎会忽然往汝阳派兵呢?

    孟起看到众人疑惑的神色,继续说道:“元帅在得知此消息时,也与众位的想法一样,只道是金国不知如何获悉了大宋的意图,因此派出先锋部队在汝阳拦截。本想着大军长驱直入,在先前的几天根本不会遇到多少抵抗,却没料到即将面临一场大战。但既已发兵,孟元帅也只有当机立断,四万大军先取了新蔡,再作下一步打算。”

    赵洪万忽道:“新蔡这个地方,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战略要塞。孟元帅的计划,想必是先取新蔡,再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攻打汝阳了?”孟起点头道:“赵将军说得没错,元帅当时也是这么说的。不过依元帅的意思,似乎不准备在新蔡修建军事码头,而只是将此处作为一个军事集结地。第一个军事运输码头,似乎是要建在汝阳的。”

    众将听得连连点头。新蔡虽然水陆交通便利,农业与畜牧也比较发达,但比起汝阳而言,新蔡毕竟是个小地方,况且新蔡距宋金交界也不是很远,在这里修建第一个运输中转站,似乎没有太大的必要。

    孟起又道:“四万金兵齐装整备,与孟元帅的四万中路大军数量相当。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这四万金兵是冲着大宋的四万陆军而来的,可后来抓到两个金兵探子,一问之下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而其中原因更是令人费解。这四万金兵,原是准备南渡淮水进入大宋境内抢夺粮食的!”

    此言一出,众人皆觉得惊讶无比。金国将南京定为都城,占据了一大半中原地区,那里不仅沃野千里,还有北宋留下的大量水利设施。百多年来,金国虽然多次入侵大宋,但其发兵原因却没有一次是因为粮食短缺而引起的。

    李不伟听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其实金国粮食短缺,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了。一年多以前,胡仙逃离了临安的皇家育种司,同时还将三百多斤稻种带到了金国。这些事情,胡仙曾当着完颜洪秀的面讲了出来,又机缘巧合地被李不伟听到了。但后来又发生了什么,李不伟虽然能猜个大概,却不得其详细了。

    当时,金国的户部在得到这些稻种之后,对于胡仙所说的产量也是将信将疑。但三百斤稻种也用不了多少水田,因此金国户部就随便找了一片高产的水地,将这三百斤稻种育苗之后种了下去。谁知道在收割的时候,三百斤稻种竟然收获了两万六千斤。要知道,在宋朝的时候,三百斤寻常稻种的平均收获大约是一万斤,也就是说,两万六千斤这个数字,比起平均产量要高出一倍有余。金国户部如获至宝,将这新收获的两万多斤稻种妥善保存了半年,也就是让稻种休眠,然后火速召集了大量农工进行育苗,并选择全国范围内最好的水田,将这些稻苗全部种了下去。然而此次的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甚至还震惊了整个金国朝庭。按预计的结果,两万六千斤稻种,应该收获至少两百万斤的水稻。但眼看收割季节已近,这些水稻虽然抽了穗,但穗粒却是扁的,十株稻子中,只有一株收结出正常的稻穗,却又不像前次那样饱满,而是与寻常品种的水稻无异。对于整个金国来说,两百万斤粮食虽然不多,但已足够影响到军粮的正常供给了。眼看户部的军粮计划已经落空,而蒙古大军又在黄河沿线调集兵力,金国六部与枢密院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棋行险着,乘着江南的收割季节,冒险去大宋抢夺粮食。

    这粮食欠收的原由,自然只有李不伟清楚了。要知道,杂交水稻虽然产量极高,但其育种也是极为繁琐。杂交稻种产出的稻粒,并不能用于再次种植,倘若真的要种了下去,就失去了其杂交优势,而且出穗率肯定低于四分之一。这些知识,金国户部自然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因此金国忽然面临粮食短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这些想法写起来话长,但在李不伟心中却是一闪而过,他马上便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至于在座的其它人,虽然并不明白为何金国忽然缺了军粮,但这些都不重要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两军的交战情况。

    孟起接着说道:“得知金国的动向之后,孟元帅下令,大军在距新蔡沿有三十公里的地方驻扎下来。此时,金兵似乎也摸清了情况,四万军马忽然改了行军路线,直奔新蔡而来。”

    听到这里,赵范点头道:“看来也确实非如此不可。这些金兵原本是要去抢粮食的,但看其行军路线,却不是冲着产粮区去的,而是朝着大宋的四万陆军行进。显然是在这四万金兵出发之后,金国枢密院又得到了大宋北伐的消息,因此火速通知了抢粮部队,让其在新蔡附近截住孟元帅。”

    孟起道:“赵元帅说得没错,情况的确如此。但由于西路的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孟元帅率四万陆军主攻中路,其它两路的三万大军却并未遇到多少阻拦。想必是金国万万没有料到,大宋竟然兵发十万进入金境。”众人皆点头以示赞许。

    孟起又道:“新蔡西边约二十公里处,是一片开阔地。在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个村落。后来由于发了大水,将这村子冲得无影无踪,到了如今只留下一片长满野草的平地,当地人称之为西滩。孟元帅大军距离此处不过三十多公里,中间隔着汝水。除了汝水之外,一路上都极为平坦。虽然没有大路或官道可走,但野战炮与弩车的行进却并不困难。倘若大军连夜军行,完全可以赶在金国之前到达西滩。至于辎重装备,则可以通过水路运送过去。凑巧的是,金国似乎也有此意,四万金兵分两路南下,意图在新蔡西边的西滩与我军决战。”

    雷东河哈哈笑道:“这下有金狗们好看的了!若是以往,咱们还不愿在平原打仗呢。”众人均现焦急的神色,竟然像是担心金国不愿在开阔的平地上决战一般。

    在当时,金国虽然进入了中原,成发一个农业封建大国,但军队组成却仍然沿袭了原女真族,以骑兵为主。部分北宋降将归付了金国之后,也曾带去了不少北宋的弩、弓,以及步兵的战略思想,但金国始终没有放弃骑兵的战术。近十几年以来,由于蒙古骑兵的进犯,金国又大力加强了骑兵的组建,试图以骑兵对抗骑兵,阻止蒙古的入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