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徐州布防 I (第3/3页)
钟表厂新近制造出来的,第一批总共有六十台。兵部已将其中的三十台分发到前线各位将军手中。下官此次前来,也为赵元帅的东路大军带来了十五台掌钟。不过大学士的这台,却并不在清单之内,而是由家叔亲自监督制造的,这掌钟的装饰,比其它军用掌钟要精致许多,而且还加入了定时响铃的功能。”
李不伟看到这掌钟如此精致,早就惊讶不已,又听他多次提及“家叔”二字,更是莫明其妙,正待出言相问这家叔到底是何方神圣,却看到盒子里还有一封书信。李不伟打开书信看了之后,顿时恍然大悟。这王新所说的“家叔”不是别人,正是当今临安大学的校长王思维,也是皇家实验室仅有的几位元老之一。 徐州工程院,是大宋在江北的第一个研究与制造机构,工程院院长这个职位,显然是个极大的肥缺。王新有机会来此任职,想必是得到了其叔父王思维的举荐。不过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王新是临安大学正规毕业的学生,又深得王思维的教导,想必是能够胜任此职的。李不伟如此想着,运输船上的物资已开始陆续搬运下船。 现在的徐州码头,还未装备有码头起重机。一些大型的设备,都已拆成若干零件,由码头的士兵与工人,按照最原始的方式搬到岸上。而岸上也没有类似实验室码头的那种小火车,负责陆路运输的全部是改装过的马车。好在这些马车都装配了轴承与特制的金属车轮,因此其载重量也不算小,完全可以运送几千公斤的设备。 有士兵过来支起了临时帐篷,又有人摆了桌几茶水。李不伟坐在帐中,对照着物资清单一一过目。过了中午时分,三艘船上的物资已搬运完毕。负责安全的突击艇在河中游弋,空载的运输船驶离码头,又有另外两艘满载的货船靠岸。这次首先搬下来的,是几十只大铁桶。这种大铁桶,李不伟再熟悉不过了。铁桶是由轧板机轧制的铁此焊接而成,每只桶内可装两百升液体。 王新在一旁道:“大学士,这二十只铁桶内,装的全部是成品柴油、煤油,以及汽油,不仅可用于士兵生火做饭,还可以用于临时照明取暖,更可以为火弩灌装燃料。下官这次还带来了三百套军用煤油炉,以及三百盏防风油灯。家叔又说了,到了冬天,北方甚是寒冷,因此铸铁厂又赶制了两百多套水暖片,以及四个小型锅炉。至于水管与保温材料,过几日便可送达。不过行军打仗难免四处奔波,水暖片与锅炉又不易搬迁,因此家叔特意命人为大学士做了个小型的水暖炉。到了严冬时分,大学士的住处若是有了取暖设备,必定温暖如春,有身在江南的感觉。” 李不伟听得大喜,忙道:“如此就好。将士们少有去过江北的。如今看这阵势,似乎一年半载都要在北方度过了。倘若到了冬天无法取暖,还真是容易冻出病来。” 王新道:“大学士请放心。最后一艘船上装的,就有一批医疗物资。赵元帅点名要的小瓶装红药水、碘酒、纱布,都在其中。另外,还有几十把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麻醉剂等物。” 讲到这里,李不伟忽然想起,在他离开临安之时,曾委托宋慈写些关于解剖学方面的教材,以及继续培养青霉菌以制造青霉素,也不知道进展得如何了。青霉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倘若这种药能制造出来,恐怕其挽救的性命会以百万计。李不伟忽然又想起了周依依与香儿,心道:第一次培育出青霉菌的,应该是依依与香儿吧。唉,也不知道她们上次弄出来的到底是不是青霉菌,不过看其颜色与形状,以及用在动物身上的作用,似乎又差不了多少。不管怎样,总之在我看来,便算是成功了。至于宋慈后来设计的那些培养与通风设施,只当是在其基础上的改进吧,这发明人的归属,自然还是依依与香儿了。 念及周依依,李不伟忍不住心猿意马起来,忽然又想到:依依已有身孕,如今算起来也有两三个月了吧……我的效率当真不低,新婚不久就有了儿子,不,或许是女儿呢?唉,管他呢,反正等战事造一阶段,我便回临安去看望这两位姑娘去。不对啊,应该是三位才是,还有红袖呢? 想到史红袖,李不伟的心情忽然变得沉重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他与史红袖的关系,而是另有事情让他不安。若按着原来的历史,史弥远应该在三四年之后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一直是掌握朝中大权的。但如今史弥远却是告病在家,而且看情况似乎也没有复出的可能了。这一方面是因为完颜洪秀的死对他的打击太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却是因为临安大学与皇家实验室的开设,以及江南各大工厂的成立,使得当今的皇帝赵昀声望大增,提前掌握了朝政大权,不仅将其亲信重新召入京中任职,更让史弥远的势力大大削弱,甚至提前退出了朝政。而这一切,又都是由李不伟一手造成的。赵昀为了自己的皇权,对于一个朝庭的元老,又是扶持自己登上皇位的人,都能迫使其退出朝政,更何况李不伟这样一个身世不明的人呢? 李不伟越想越觉得心烦意乱,忽又想道:既然朝庭政权如此复杂,我又不是搞政治的料,那么等到北伐结束之后,还是想办法退隐吧。皇帝看我要退休,应该不会阻拦吧?啊!对了,皇上当初封了依依为北平公主,我还以为是要拉拢我,使得我与他的关系要比史丞相更亲近一些呢。现在看来,难道皇上的意思是:李爱卿,你就尽管放心吧,朕就是再怎样,也不会做出对不起小舅子的事啊…? 王新在一旁看他眉头紧锁,又似笑非笑,只是盯着手中的那只掌钟发呆,以为这掌钟出了什么总是,忙小心冀冀地问道:“大学士,这掌钟可有何不妥?”李不伟顿时惊觉过来,忙摇头道:“没有不妥,没有不妥,只是我觉得这定时功能设计得极为巧妙,倘若定时器能用于引爆手雷,岂不是一个定时的炸弹么。” 王新大喜道:“大学士果然才思敏捷,下官这就将此设想报于兵部。试想手雷有了定时功能,必定有其用途。”李不伟也惊讶于自己刚才脱口而出的话,当即笑道:“是啊,如果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箱子当作礼物送给敌人,岂不是一件暗杀的良器?”王听得一愣,随即又知道李不伟是在开玩笑,当下陪笑道:“大学士说得极是,下官必定会好好计划一番。” 二人坐在帐中查点着货物清单,直到傍晚时分,所有到岸的货物均已清点完毕。王新道:“大学士,这最后一批货物,只有赵元帅与您才可以开封查验的。如今这些货物已送到徐州军械库了。”李不伟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陆天见早已准备好了防寒披风与马区,两人走出账篷,直奔刚刚建成不久的徐州军械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