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徐州布防 III (第2/2页)
底钻洞打桩,以后若要在河道上修建铁路桥,工程船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以前曾试验过的汽轮机,现在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虽然多级叶轮的计算仍是问题,但可以先做一级或两级叶轮,至于动力系统的热损控制,可以先参考蒸汽机的模式。叶片的制造精度要比蒸汽机的高出许多,因此可以先试着在实验室中制造样机,然后设计出专门的制造机械,以便日后批量生产。 次日一早,李不伟洗漱完毕,刚刚走出房门,便看到陆天在与一名士兵说话。李不伟认得这士兵是赵范的一名亲兵。看到李不伟出来,那士兵行礼道:“大学士,元帅请您过去议事。”李不伟点了点头,又向陆天示意,陆天当即去准备车马。 其实李不伟也知道,虽然昨晚的会议他没有参加,但他作为监军,赵范还是要将最终的商议结果告诉他,并与他再次“商议”一番的。 结果与李不伟预料的基本差不多。东海舰队的赵善湘轻易取了海州这后,海州附近的蒙古兵与李全守军全部后撤一百余公里,看其情形,一时间也可能重新反扑,因此赵善湘留下三艘突击艇与一艘运兵船,另外大约两百海军士兵驻守海州,倘然敌人再次回来,便弃城上船出海。而赵善湘自己,则率领四千海军,分乘大小战舰三十余艘沿东海北上,直奔福山岛而去。 福山岛,大约在现今的青岛附近,是一个小岛,但这个小岛的北边,却是山东半岛。福山岛远离蒙古军的主力,又无军队把守,以大宋海军的实力,要取下这个小岛简直不费吹灰之力。赵善湘已将作战计划报与了枢密院,并迅速得到了回复。接下来,赵善湘将会率领大宋海军的主力,沿山东半岛北上,直取宁海州、福山、登州三座港口重镇。这三处要塞大约在现今的烟台附近。只要取了山东半岛的港口,从福山到临安的海岸线已基本清理完毕。如今蒙古的水师基本没有形成,因此大宋只要派出十几艘突击炮艇,便可护送数十艘平底运输船,江南的粮食与各种军需品就会绵绵不绝地运往江北的各个沿海城市,大宋军队的补给便不是问题了。 赵善湘并没有带走全部海军,而是留下了五艘突击炮艇与五艘平底运输船,以及两艘运兵船,总共约三百海军,携带两门攻城炮、十六门野战迫击炮,以及四架机关弩,从海州出发向南航行,由沐水进入内陆,再沿沐水逆流而上,直抵莒州。另外,徐敏子与杨义率领三千陆军,由陆路向莒州进发。这两股兵力将在沂州做一短暂会合。 沂州,位于莒州的南边约一百里的地方。之所以在这里会师,是因为赵善湘早已打探清楚,沂州的几百驻军早已撤离,估计是往更北的方向与蒙古军主力会合了。三百海军再加上三千陆军,要取下沂州不是难事。 赵范却另有想法。驻扎在徐州的东路大军,由雷东河挑选两千名士兵,乘坐快艇沿黄河南下抵达下邳,与下邳的大宋守军会合之后,再沿沂水向北行驶,与徐敏子、杨义会师于沂州,然后一起向莒州----李全的老巢进发。不过如此一来,下邳便成了没有大宋士兵驻宋的城市,但众人心里却均不觉得意外,如今东路大军已在下邳北方一百公里处驻守,又在徐州布有重兵,蒙古或金国要攻到下邳,绝无可能。更何况,金国现在估计被孟珙打得不知所措,根本无瑕顾及山东两路的战事了。
李不伟听得连连点头,道:“赵大哥,看来枢密院与你的想法均是一样,一半数量的大宋海军,在东海负责攻占码头港口等要塞,以确保军粮与军械的运输;另一半则参与到内陆作战中,只负责粮草运输,以及炮火掩护陆军。如此便将海军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了。”赵范哈哈笑道:“兄弟如此一说,为兄又有些后悔了。早知如此,我便亲率海军去攻打码头了,免得赵善湘将军独自威风。”随即神色一正,道:“不过兄弟说得也是,如此行军打仗,虽不说后无来者,但前无古人却是不假。以海军运输粮草军械,这行军速度当真了不得。” 二人哈哈大笑。李不伟也曾因自己为大宋带来的一些重大变化而暗自得意过,但如今身在江北,又是北伐军的监军,与赵范畅谈甚欢,当下更是热血沸腾,大声道:“赵大哥,以如今大宋的战力,你我二人不久便可站在八达岭的长城上眺望塞外风光了。”赵范听得一怔,正在寻思李不伟的话语,李不伟早已醒悟过来,心想明朝还未建立,而且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了,又哪里来的明长城呢?马上话语一转,道:“赵大哥,我前些日子听到徐州来的工程师的谈话,得知他们的工钱竟然与雷将军相差无几?”李不伟说的雷将军,正是雷东河。 赵范点头道:“是啊,在以往,熟练工匠的工钱便与县令差不多了,如今徐州的这些工匠,大都出自临安大学与各家工厂,就连称谓都改成了工程师,其工钱自然也要上涨了。”李不伟又道:“徐州有了这些工程师,城市建设自是不需咱们担心,但江北战乱不断,粮食供应却是问题,也不知户部所说的移民策,进展得如何了。” 移民策,是户部为了配合大军北伐而出台的一道政策。由于江北战乱连年,人口逐年递减,到了如今,已是十年前的一半还少,青壮年的死亡率更是大得惊人,当地劳力奇缺。为了解决此问题,户部便有了李不伟刚才提及的称民策,大概意思是,只要大宋在江北取了一座城市,江南的住户便可移居到该城市,无论是商铺还是农户,三年内免交税赋,至于搬家费用,全部由户部解决,移居过去的住户会得到一笔安家费,然后由当地官府指定地方,或盖商铺,或垦农田。这个称民策咋看起来,似乎是朝庭亏大了,但仔细一算,朝庭其实是赚了。为移民所付的安家费并没多少,假设一座中型城市移民一万人,其花费大约只是整个北伐军队半日的开支。而这些新移民一旦安定下来,便可为日后江北的建设提供劳力与粮食,不仅省去了从江南运输的费用,而且也利于以后的全局发展,否则等打下了整个江北再考虑移民与建设问题,其难度不亚于重新打一次仗。 赵范听到李不伟问起移民策,答道:“兄弟放心,到今日为止,已有一百多户百姓移到了徐州附近,商铺也有不少,临安的莫家丝绸店,兄弟必定是知道的,徐州已有其分店了。”李不伟喜道:“如此甚好。”随即又想,赵大哥说的莫家丝绸店,应该是史冀大哥的夫人莫烟紫的娘家了。史大哥出海已有大半年了,要回来估计还得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史大嫂有史向南陪着,估计也过得开心些了,倒是红袖,不知他是否还会常去史大嫂那里呢?又或者,她会去看依依与香儿么?对了,她看到依依有了身孕,会不会不开心呢? 李不伟正胡思乱想着,又听赵范道:“兄弟,雷将军明日便离开徐州。再过三日,元帅大军也要启程了。兄弟想必已知道,咱们这次要经过沛县,攻打东平府了。”李不伟接口道:“啊,沛县好啊,汉高祖的家乡。”赵范笑道:“正是。不过沛县倒也罢了,那里并无多少士兵把守,倒是东平府,估计有两万左右的蒙古兵。若要取下东平府,不免会有一场恶战。”言毕,又哈哈一笑道:“想必也不会太难!” 次日一早,雷东河清点两千士兵,分乘突击快艇与运兵船,按计划直奔下邳而去。快艇顺流而下,不日便抵达下邳,远远望去,黄河岸边停了四艘快艇与两艘运兵船,另有一艘运输船,岸上的几百士兵也早已集结完毕。雷东河清点了人数之后,不做片刻停留,带上所有舰艇与士兵,调转船头驶入沂水,直奔沂州而去,那里是他与徐敏子和杨义大军的会师之处,也是攻占莒州的必经之路。 对于赵范率领的大宋东路军队来说,与蒙古军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终于要开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