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父亲 (第5/5页)
,赶忙面北与左慈一起而拜。拜毕,方忙问缘故。
“我本以为自己绝无幸免,正悔恨不能救得范公之子逃脱。却在当晚,被人蒙眼带走,待得停下,揭开之时,却见呈公抱着你,见着我便交与我手上,自报姓名之后,与我说道:‘素闻孟博公高义,就请携其子速遁;上已下诏书,非要立时格杀范公之幼子;吾弟执拗,余唯恐其死守诏令而使得忠良无后,故而深夜为此携范公子前来,这就请先生速去速去,此处去南就是南阳了。’我带着你跑了一夜的山路,这才有得你命在。只是此事终是泄漏,恩公命不得存。”左慈再拜,我也随着拜下去。
“其后,我暂避与南阳宛城城南山坳,去寻约在此地的司马。但见着时,带着你媳妇的不是他,而是他请来的一名无名的义士,而他已先行去襄阳安顿一切事情。我便与这义士先照顾你们两个小孩子。要说你的媳妇儿很乖,虽然常常流泪,但是却从不为那段苦饿之日哭闹。你当时就很惹我生气,老是哭,也没办法,你太能吃了,老是饿,饿了就哭,可我们除了些米汤,也没有什么奶水能喂你。只是没想到我们藏身的山坳还是让人发现,官府又派兵来追,我当时甚至想着,你们两个小孩算什么神圣,居然惹得如此劳师动众。当时我便请那壮士带着你们走,而我则引追兵走另一条路。当时若不是我后来的师兄南华相助,此刻,便只得等司马来告之你的一切了。当时我受了重伤,师兄带着我去潜山养伤治疗,告知我你们已经在襄阳定居,我才真正放心下来,随后就在其上修行。这十八年我一直想看看你什么样子了,可是想想还是忍着等你十八岁时再来见你。不过总算还好,在潜山上先见过你一次,这回又能再见你把你的秘密告知与你,孟博公当可含笑九泉,我亦不负所托。”,说完,对天长叹一声,我则深深一躬,向我的恩人致谢。
“我真该姓谢,谢天下义士贤人相助小子能活这十八载。”
“不过,子睿如此,当未辱没孟博公。左先生这十八年也辛苦了。”老师也长叹一声。
“值此黄巾乱后,大赦天下党人,为众多沉冤党人洗刷罪名。我想我可以以父亲范滂之子的身份出来了吧?”
“你是想说娶银铃吧?”
“……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得娶她,但是我现在还没想到该怎么办。”我想我说的是实话,而且只要一想到此事我就乱的更厉害。
“不行,恐怕暂时还不行!我收到的诏书中昭雪党人名单中,没有范孟博的名字。”老师忽然想起来一般,连连摆手:“我就想不通,为何李膺、杜密大人都恢复生前清白了,孟博公却不能解脱。”
“这就有些奇怪了,老师不会记漏了吧?”
“没有,真的没有。”老师想了想确信地说,老师的博闻强记我们都很是佩服,如果老师说没有,那应该没有错。“对,就根本没有姓范的人。”老师又补了一句。
“哦,等等,你说这个让我有些眉目,让我想想……尝听南华说过师父曾有爻辞,曰之:登高一呼,犯上为汝,谢遍天下,刘汉必孤。此辞一直不得解,师父也不曾揭破,只是当年被征入宫时,随口说了出来。今日或可此解:登高一呼者,似是当年范公所为也;犯上为汝,这犯字似是揭出了此人姓氏,而这汝,是否就是汝南之意;而你父亲曾说要你改姓谢而谢天下,这第三句或就是此意;而最后一句似乎想说,是不是指作为范滂和范滂的儿子也就是你将使刘汉之皇位有难?”左慈有些没有把握,但是确实很有道理。那么,我便是因为此才得到了如此“重视”。
“我的名字是谁取的?”我忽然想到别是那些宫中之人也知道我的来历,那我岂不危险上加危险,如果是牢中所起,那么我的身份很可能在我入仕后就泄漏了。
“不知道,许是司马德超吧?至少在路上我们都叫你范小公子。这谢姓恐怕是到襄阳定居后才使用的。”这才让我放下些心来。
“此事暂不可对外人道也,众人需为子睿保守这个秘密。”半个时辰后,老师给了结束语。不过他还是问了我一句:“子睿,银铃之事如何是好”
“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说的是事实,低着头没有看大家,我知道这需要我来决定,不该、也不能靠别人为我决定,但是我这次真的没有主意了。
众人多是拍着我的肩膀,一声告别都没说而离开的,只是我还喃喃地道了老师师父各人走好。
那一夜,我就一直在大厅里,开始我什么都没想,脑中空空如也,所作的就是发呆。但一开始想起来,就不能抑制了,虽然有些兴奋,却总觉得无法抑制自己的罪恶感。我要娶jiejie了,虽然不是我亲jiejie,可是我能娶她吗?思前想后,又觉得现在不是能不能的问题了。我必须娶她,但关键是怎么娶她,现在又不能揭示我自己的身份,别人会如何看待我们。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我就快疯了。
不过不久后,大厅中的灯熄灭了,我的心也随之静了下来。我记得我挺怕黑的,可这天晚上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可能是酒的缘故,想起来就喝上一口,渐渐感觉身体暖暖的,也软软的。坐在厅中,心思如纸鸢般随风肆意游走,只是那一头却总被jiejie牵着。
“曹cao并未曾见我姐,怎会深爱与她?他来不过是为了与我荆州暗中传递结盟之信。”我蹲在地上,用手拨弄着酒坛,似乎在和它说着话。
“可是,这种事情,聘礼也收下来了,媒妁之礼也行了,如果不嫁,岂非侮辱孟德兄。”坛子通过我发表了它的意见,大肚而厚重的它说的也很有道理。
“可她是我的发妻,我没有休她,怎能让她嫁与曹cao?”我有些不满意地继续争辩。
“开始那就是婚约,并未正式拜堂,而且信中所言,是你十八岁时她没嫁出去,现在她就要嫁出去了,如果你不拦。那么就不需要焦这份心了。”坛子慢悠悠地说出了很稳妥的意见。
“可是如果银铃不是我的jiejie……”我猛然站了起来,却感到眼前发黑,然后就倒了下去,失去了知觉。
我是被人摇醒的,我猛一抓他的手说出了我的最终决定:“我一定要娶她,因为我……我想我爱上她了。”
中平二年腊月二十八,我失去了我的jiejie;中平二年腊月二十九,我有了我的妻子。
这两个女子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银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