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中枢一木匠_第四十七章 三份奏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七章 三份奏折 (第2/3页)

在三貂角登陆,因该地难于立足,又继续沿岸北上,十二日进入鸡笼港,在鸡笼屿登陆,并在该岛西南端修筑圣救主城和两个炮台同年七月,西班牙驻马尼拉总督命令率舰两艘赴台,八月又亲自率舰四艘驶台,企图与占领台氵弯的西班牙军队会合,独霸台氵弯,因中途遇到大风,不得不返回菲律宾但是,西班牙人想要独霸台氵弯的想法,一直就没有断过所以,荷兰人现在的日子,也不是特别舒服

    陕西大旱,流寇作乱,动静越闹越大,丁忧在家的岳大人岂会没有听说当闻知除陕西外,宁夏山西甘肃都有流寇作乱,且朝廷镇压不利时,他再也坐不住了

    随即,亲自拟了份奏折,派人送往京师他这份奏折,内容很是简单,说现在听闻陕西大旱,流寇作乱,臣虽然丁忧在家,但终究是先帝委任的托孤大臣,国难之时,当以君国大义为重,怎能偏安于家中流寇肆虐,拖延时日一长,定然损耗朝廷元气,关外鞑虏虎视中原,要是在流寇身上过于耗费心力,必然会被鞑子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臣现在自请夺情,还望皇上准许臣官复原职,率军剿匪

    岳肃有长风镖局为奥援,奏折写的虽然比吴巡抚的晚了半个多月,但却是先一步送达他的奏折,自然没有人敢耽搁,在第一时间送到张太后那里

    张太后看到岳肃的奏折之后,一开始倒是没岳肃的忠义所感动,随即便要拍板招岳肃进京可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

    我如此待你,你非但不嫉恨于我,反而要主动帮我,这是为什么真的是你忠心吗难道就没有别的意思吗回京官复原职,倒是勉强可以,只是让你带兵剿匪,有些不妥吧再让你去当五省总督,那得多大的权利,掌管多少兵马,你现在在朝中还有那么多亲信同党,可谓一呼百应一旦扯旗造反,谁能治得了你我这孤儿寡母,还不得把江山丢了

    张太后想到这一节,便将岳肃的奏折放到一边,转而研究起是否让岳肃官复原职的事情至于说让岳肃提兵剿匪,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列研究了半天,张太后也没有拿定主意最后,她又再次拿起岳肃的奏折看了一遍,看到末尾,突然意识到,好像少点什么

    原来,以往的奏折,都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建议,可一次,却没有为什么没有,因为岳肃的职位在那里摆着不说,而且主动请求夺情,请缨出战,方从哲实在不便给出建议建议不准,势必得罪岳肃,建议准奏,那不是没事找事么,他可不愿意让岳肃回来,夺走自己现在的权利左右为难之下,干脆什么也不写了,太后你自己拿主意吧方从哲不写,老狐狸邹义自然也不会写,就这样原封不动的送给太后

    张太后此时发现,奏折之上没有内阁和司礼监的建议,琢磨了一番,说道:来人啊,去内阁传旨,请首辅方大人御书房见驾召见朝臣,张太后是不方便在慈宁宫的,领着儿子在御书房接见,才是正途

    方从哲得到传召,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是太后要找自己商量关于岳肃的事自己该怎么说呢,一路之上,方大人都在构思,等即将到达御书房时,终于想好了说辞

    进到御书房内,只见张太后携着儿子高坐在上,方从哲身子一躬,说道:臣方从哲参见吾皇万岁,太后千岁入宫觐见,那是尊卑有分,别看太后掌权,皇上幼小,可皇帝就是皇帝,万岁就是万岁,你太后不过是千岁,当然要排在万岁之后

    方卿家平身,来人啊,看座张嫣平淡地说道很快,有小太监搬过椅子,请方从哲在下手坐下方从哲落座之后,又是身子一躬,说道:不知皇上传召微臣来此,有何训示

    方卿家,岳卿家送来的折子,想必你也看到了以往送来的折子,内阁都会给出意见,而这次却没有,所以皇上很是纳闷想要问问方卿家,为何没有给出建议张嫣淡淡地说道

    啊原来皇上传召微臣是为了这事岳大人的奏折,臣确实已经看过,只是岳大人毕竟是托孤之臣,哪怕丁忧还乡,地位也在微臣之上,所以他的奏折,微臣实在不敢擅自给出意见还请皇上圣裁方从哲先是故作一惊,然后从容的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说的么张嫣点了点头,跟着又道:方卿家,皇上见岳卿的折子,写的甚是中肯,甚被其忠心所感只是现在,岳卿终究是在家丁忧,尽人子之孝倘若现在夺情,又有些于心不忍可若是不夺情,陕西那边的乱子,是越来越大,就像岳卿在奏折上所言,一旦拖得久了,必然大损朝廷元气你看,到底该如何才好呢

    启禀陛下,剿匪之事,我等上下臣工,丝毫未敢懈怠,每日都在商量对策陕西等地的流寇,皆是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方才造反,为的无非是一口吃的现朝中能战之臣,其实数不胜数,如兵部尚书熊大人,倘他出马,想来平叛并非难事然,熊大人与岳大人做起事来,性情大概相符,皆是铁腕坊间岳大人就有岳阎王岳剃头的绰号,一旦让这二位大人前去剿匪,想来流寇,万不敢投降,定会死战大多的流寇,其实是无辜灾民,因为食不果腹,才铤而走险,妄言杀之,实在令人不忍,非我等读圣贤书之辈可为所以臣等这些日子,一直想选一位能够恩威并存的大员,统帅全局,力争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尽量将那些无辜百姓诏安能不妄杀一人,就不妄杀一人方从哲一边说话,一边小心地望着张太后的脸色,见张嫣听了自己的观点之后,露出满意的神情,并连连点头,方敢把话从头到尾的说完

    张嫣在没进宫之前,张家不过是小户人家,就和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对于民间疾苦,她也是知道的于是,方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