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147章 士兵委员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章 士兵委员会 (第1/2页)

    张达正领着人在蓬莱城下的小港中接收那些个根本就没有打算出水闸门的元军水师战船,就听到黄县被围,赶紧组织人马,想着去增援一下。

    但还没有抵达黄县,前面已有有快马过来报告了黄胜战死的消息。

    这样,虽说北海舰队偷袭胶东半岛很成功,但黄县一战却落了个惨胜。黄胜的牺牲,让苏刘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张达赶紧向他进言,怕影响士气,只好拖了俘获的战船,返回了济州岛。

    朝中听闻黄胜战死,海军陆战队三旅还死伤了一百多人,一时反响巨大。

    自南钓海南岛后,宋军打顺风仗的次数多了,哪里还经过这样惨烈的情况,顿时许多大臣开始向苏刘义发难,纷纷指责他指挥无方,用人不当,损兵折将,而且还破了死伤人数最多的纪录,又开了折损大将的先河。那奏本就如雪片一般地向着赵昺飞来。

    赵昺虽说现在早已到了泉州里,但作为军事秘密,这消息还是不能向外界透露的,只有几个朝中大佬才知道。但重大的政事和军事信息,还是能快速传递到手中。现在看着桌上堆垒的这许多的奏章,大部分都是关于向苏刘义难的折子,一时头大起来。

    其实,对于军事上的干预,现在的文臣好多了,他们一般都不会在背后指手划脚,来触这个霉头。但现在好容易涉及到了军事中人事方面的事,可算是逮到机会,当然要群起而攻之了。

    早些时候,对于军事上人员的任命,朝中就有许多说法。其中,最为集中的就是和张世杰相关的人员安排。

    张世杰做为海上******的三架马车之一,无论其从龙的时间,还是在军上的地位,还有他的军事经验与绩功,身居要职,这也无可非厚。但他后来被赵昺任命为总参谋长,成为一个纯军事首脑,脱离了以往文臣御武的圈子,还是让许多文臣有所不习惯。再加上苏刘义本身就是他的女婿,而苏景瞻又是苏刘义的儿子。这三个人都成为军中重要将领,这对于宋朝既往的防武将的传统就有了相抵触的现象。这可是文臣最怕的事,况且一家子都手握重兵,苏刘义还自有一体,带兵居外,而张世杰又身居要位,可以制定军队作战方略,不可不大防。

    只是这样的事,对赵昺来说,也就是一笑了之。

    文臣们并不知道,赵昺的制军路线和手法,军中非军功是很难提升的,要靠着关系和家族血缘就象领兵,首先在赵昺这里就走不通。而且赵昺前期辛辛苦苦的又是教学,又是亲自训练,难道就是为了强化军队?

    现在赵昺在军队中的威望,那绝对是个神一般的传说,许多的初级军官,那就是天子门生,许多的战士和将领,那就是睡在一个帐篷里共同训练出来的战友,是一同战斗过的兄弟。这后世传说的“四大铁”,这就有共同扛过枪的友谊。所以,最近军中已经在基层将士中有了一个新的组织,那就是崇拜赵昺的“保皇党”。只不过,赵昺最反对的就是朝中和部队中结党联社,所以,这些活动都是私下里的一些活动。

    但赵昺也知道,随着将来北伐后,军队的组成会越来越复杂,参与的人员也越来越复杂,而自己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总不能还如现在,没事了找个借口就往军校里跑,往军营里跑吧?到时,大陆上投降的军队加入部队的事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本来具有军阀性质的部队虽说要折散了重新训练才能分配到军队里,但旧将领只有统兵一方才能自保的传统思想还是很强烈的。这样的情况下,对军队的掌控势必要比现在困难一些。

    所以,赵昺从情报部门了解到军中有了“保皇党”性质的小团体后,就开始想办法如何去掌控和利用这些组织,把他们转化为积极健康的良性组织,来更好的为部队服务。

    现在,有了苏刘义这件事,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做做文章?

    他想到了一个新的名词:“士兵委员会”。

    其实,军队早些时候就有个宣慰官的名称,后来划归宪兵部管理,主要就是后世的“指导员”身份,对军队实行督察作用,监督军队纪律,督查武将,安抚士兵心理和思想动态,还对军队的饷银、抚恤金、奖金等实行实名制发放。但这种如同监军又不是监军的官职,由于只有职,没有权,而且对于士兵的思想动态把握的并不是很全面,所以,虽说对于避免过去吃空饷和榨取士兵应得的各项资金作用很大,但士兵存折发行后,其作用就逐渐淡化,只余下了对军队的督察和安抚士兵心理的作用。

    如果现在再有组织的成立一种士兵委员会,和宣慰官相辅相承,两者对于军队的监督,作用就更显著了。这样的组织没有军事指挥的权力,当然就没有了掌控军队的权力,但却可以对军队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