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南宋雄起_第148章 杂七杂八的烦人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8章 杂七杂八的烦人事 (第2/2页)

行了县、乡、村的体制改革,以这些基层干部做乡长以上的当地主官,再任命一些村长,把政策完全贯彻下去。

    如果自然村过于大,那就严格划分成更小的生产队。如果村子过于小,就实行合并小村变大村。对于那些个遗留下来的大型宗族势力,就实行分家制度,然后丈量土地,重新进行分配。总之,把大户人家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型个体,用土地限制住,让他们不能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团体。

    福建自古以来山多地少,蒙元的杀戮,还有几次移民,福建人口急骤下降。这也使得福建相对来说,土地和人口的矛盾有所缓和。而福建多矿山,这对于赵昺来说,大规模地把富余的劳动力拿出来转化成矿山工人或产业工人,也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福建自古以来,粮食就缺乏。土地的精耕细作,也是赵昺在逐步实行土地政策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的一个问题。好在那些基层干部,在海南岛基层实习的过程中,在农事上很下了一番功夫,对于农业生产也可以拿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如,赵昺穿越前,高中假期里曾到过农村同学的家中帮过忙,略明白一些抛秧的原理。在他的提倡下,海南岛经过实践和改良,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提高一定产量的、减轻劳动强度的有效方法。再如,脚踏式打谷机和风车扬谷机,在大宋科学研究院的研制下,海南岛基本已经普及,减轻的农民的劳动负担,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效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也被这些个基层干部都带到闽广地区。

    前线在抵抗元军的进攻,而后方的治安问题,也是赵昺考虑的一件大事。在陈吊眼和马南宝反攻元军,攻占闽广时,许多的地方性军事力量,或一些干脆就是土匪势力,也假借着大宋军队的名声,到处胡作非为,残害百姓。

    现在后方的稳定就成了一件大事。对于那些地方势力或土匪,实行招抚。真心愿意加入宋军的,就完成打散了进行重新整编。合适的人留下参军,年老体弱者,解散到各自家乡务农务工。那些不愿意招抚的真正土匪,就豪不留情就地歼灭,绝不留下影响后方稳定的隐患。

    利用广东、福建少量的煤、铁矿,发展地方性工业生产,这对于海南岛已有的工业基础和经验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只要抽调一部分人员,过来按海南的经验去做就可以了。当然,造厂和建筑的村料,就地利用两省的矿产资源,就地建设水泥厂和砖瓦厂,满足两地的高速建设。当然,水泥也是两省边界抵挡蒙元进攻的极好修建工事材料。只需在关隘和险要之地,修建堡垒,再加上宋军现在的先进武器,把敌人阻挡在境外,那简直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了。

    为了发展经济,也是为了在将来的战争中有利于远程运送兵力和粮草,修工路,也是现今两省的重点任务。好在这次又获得了许多的俘虏,免费的劳力可以派往艰苦的环境里,充当修路大军,这也让两地劳力不至于紧张。

    赵昺虽说坐在泉州蒲寿庚的旧宅里,看到眼前一大堆的文件,忍不住以手促额,对着旁边摆弄着几根黄铜管和厚布的林大虎**道:“这杂七杂八的事可真烦人。”

    林大虎正低着头忙着,不时还要看看旁边的一幅图,听着赵昺痛苦的声音,忙说道:“陛下,其实这些事让下面的人去做就可以了,何必你还要费心?”

    赵昺没好气地看着他说道:“你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些事我不cao心谁cao心?交给他们去做,说的轻巧,他们能做好,还要我指导干什么?”

    林大虎赶紧陪着笑说:“陛下,其实你只需把方法写出来,让他们照着去做就可以了,然后陛下随便挑几处地方,走走看看,有不合适的地方,占拔一下。成功了,就让大家以此为蓝本,照着执行。就如我一样,陛下画好了图,我按图去做东西就可以了。”

    赵昺叹口气:“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情况,哪里能完全照搬呢?让你做的东西好了吗?”

    林大虎赶紧回答:“按陛下的图纸上的尺寸和材料,全部做完了。只是不知这东西是用来干什么的?”

    赵昺没好气地说:“到时你就知道了。做好了就打包起来带好。咱们得出去走走,真象你说的那样,得出去走走看看了。”

    林大虎一听可以出去走走,马上高兴起来:“太好了,终于能出去转转了。”但他马上就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行呀,陛下,外面虽说元军被打败了,可是还不是很安全,陛下一国之君,可不能随便把自己放在危险之中。这个,得告诉海南岛一声才行。”

    赵昺猛吼一声:“我还是官家吗?难道出去走走,自己都做不了主?去,找一个排的护卫来,穿好便装,咱们就来个微服私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