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大清洗(中) (第2/2页)
功于社稷,自觉无颜立于朝中,愿弃官返乡,请陛下恩准!” 其余人也纷纷效仿。 哼!不知道你们是真惭愧还是假惭愧,又或者是想用弃官归乡来威胁朕吗?以为这样朕就会妥协吗?哼!朕不吃这一套。既然要走,也得把屁股擦干净了再走! “尔等且莫急,要走也须走得明明白白!”刘辨此时决心以下,又岂会如此轻易的了却此事。 这些人弃了官,威胁绝不会因此减小,他们在士人中的影响力,以及其背后的家族势力,刘辨不敢小看,既然要处罚,就要罚得有理有据。 众人一惊,哪还不明白这次是完了。 本来以为一向温文尔雅的少年天子,决不会有过份激烈的举动。一些愚蠢的人甚至以为能以弃官相逼,刘辨就会挽留,甚至作出妥协。但是很明显,此番看来是失算了,小看了这位年幼的天子啊! 杨彪见此情形,眼中倒是精光一闪,颇有些振奋。而袁隗则把眼睛闭得更紧了,心中也开始忐忑起来。 荀彧、荀攸、刘备等人有些不忍,而贾诩、曹cao、郭嘉、张飞等人却非常兴奋。 “廷尉,那些于城中扰乱治安的人,可已经查清楚了?”刘辨对贾诩道。 闻得刘辨的发问,一些官员已经双脚发软,险些栽倒在地,只盼望贾诩一无所获。 可惜贾诩再次令他们失望了。 贾诩出列答道:“陛下,已经查清楚了,廷尉府早已将有关人等拘捕在案,现下正绑缚在殿外,是否要将他们带进来?” 刘辨铿锵有力的说道:“带进来!” 心里有鬼的官员终于支持不住,瘫软在地。 很快,殿中甲士就已将一干犯人带到**,少说也有百八十人,殿中顿时有些拥挤。 一干犯人都是贼寇装扮,甚至还有人头裹黄巾,但是细看之下,却没有真正的贼寇那一身的匪气。 这些人领教过廷尉府的手段,早就已经招供,这次带上殿来,就是要当面指正那些参与的官员。
刘辨满脸不屑,望向已经瑟瑟发抖的一干大臣,冷笑道:“众爱卿可识得他们?”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在紧张的场合容易大小便失禁,现下殿中就充斥着一股sao臭味。刘辨闻到这股异味,眉头不由一皱,更加厌恶这些该死的大臣。没胆子你就本本分分的嘛,干嘛要铤而走险!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如大鸿胪周奂、光禄大夫种拂,的确未有参与此事,倒是怡然不惧,虽然只是跪着,但腰杆还算挺得笔直。 这些人虽在弹劾大臣与非议变革的事情上沆瀣一气,不过在背后的一些阴谋诡计上,却也并非都有勾结。刘辨对待他们,自然不能一刀切,可以留下性命的刘辨倒也不至于太过绝情,但对那些不安分的主,刘辨已打定主意,绝对会斩草除根,决不姑息。 随便拉出一人犯,刘辨问道:“你是何人,又是何身份?” 那人犯颤巍巍地在人群中搜寻半天,才找到自己的主子,而他的主子害怕被他看见,早就捂紧双脸,那情形就跟后世的嫖客被警察抓了之后,为防拍照而挡住镜头的动作一般。 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化成灰我也认得出你! 那主子再怎么藏,又岂能躲过人犯的目光。 人犯找到主子,方才答道:“启……启禀陛下,小……小的名唤张靓,乃是……乃是治礼郎……治礼郎张丑的家丁。” 原来捂住双脸的正是刚才在朝议上表现积极的治礼郎张丑,张丑闻得张靓的举报,顿时面如死灰,汗如雨下。 刘辨戏谑的望了一眼张丑,又对张靓道:“尔既为大臣府中之人,为何假扮盗贼,祸害民间?” 张靓答道:“是……是那张丑……命我等假扮盗贼,扰乱……扰乱洛阳治安的。” 刘辨转头望向张丑,问道:“你还有何话说?” 张丑早已心死,但仍不住的叩首拜道:“臣罪该万死,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拖下去!”刘辨懒得搭理张丑,命甲士将张丑架出殿外。 “下一个!”刘辨望着众人犯,继续令道。 自有一员人犯被甲士带出,跪地道:“小人名唤华文,乃是太仓令丞华安府中管事,是受华安之令,特领众家丁扮成盗匪,搅乱城中治安……” “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华文还未说完,华安早已大喊起来。 “拖下去!”刘辨又令甲士将华安架出殿外。 “继续!”刘辨望着一干人犯,令道。 “小人乃是守宫令刘大人家中管家,受主公之令,扮成匪盗,搅乱……” “小的也是……” “小人是祠祀丞程大人府中小吏,受程大人之令,假扮盗贼……” 一干大臣纷纷被府吏揭发,皆被甲士架出殿外,不知刘辨如何处置,且看下章。 (第六十二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