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1138_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学开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六章 新学开学 (第1/2页)

    这段时间,自从李奇被朝廷罢官后,李奇就感觉特别闲,不是身体上的闲,而是心理上的闲。

    以前李奇虽然大部分时间也都只是在学院教书,但是却还管理军器监和编写百科全书的一些事务。现在被罢官,所以这两项事务也就轮不到李奇插手了。

    关于百科全书,李奇已经把基础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等等都编写完成,至于后面的精深部分,就得靠社会科学的慢慢发展来补足了。

    而军器监,李奇已经经过了大幅度整顿,不只是弩坊署,自从他接手军器监后,他就对所有工匠以及制度和技术进行了改革。李奇被罢官后,新军器监的监令听说是直接提拔李奇培养出来的王举。

    王举在李奇当弩坊署署令时,就经常请教李奇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在李奇当上军器监监令后实施改革期间,一直都大力支持并勤加讨论学习,很受李奇看中,在李奇被罢官后,李奇向老师秦桧推荐了这王举,在李奇离职后王举对这军器监管理得倒是井井有条。

    军器监和翰林院的事情突然都没了,就只剩下了军事学院和新学学院的事情。军事学院因为航海分院的大部分学生都向北美出发了,所以课程也就简单了很多,这让李奇有了很多空闲时间。

    这天,钱塘江边一片厂房再次竣工,一架架水力水车被架上了水泥钢筋做的支架。厂房里面的机器也进行了组装,然后就进入了紧张忙碌状态。

    这座工厂正是李奇组建的《纺织机器制造厂》,现在李奇离开了军器监,所以他也就不能再滥用职权来帮他制作纺织机了,不得已他只能自己组建机器厂。

    为了不影响纺织机的制作,为此李奇还动用老师秦桧的关系,从朝廷军器监挖了上百熟练工匠,给这些工匠,李奇开出来巨额的工钱。

    纺织机器厂,大概需要上千各类工人和管理人员,所以这些都只能从民众中招收。

    话说要依赖水力的行业越来越多,临安周边的水域基本上都被先开发的人占据了,朝廷的军器监,就圈占了大部分水力充沛地区,还有那二十三家纺织厂,其中也只有十三家是在临安,其他十几家都处在其他地区,比如钱塘县,余杭县等等周边县市。

    这座纺织机器制造厂,李奇也是花了很大代价从朝廷手中盘下来的地方,此时临安周边的水域河流,适合建水力工厂的地方还真不多,所以这里根本就不适合发展工业,要是放在长江流域的话,那就大有可为了。

    除了纺织机器制造厂之外,李奇以后还会建很多工厂,所以他决定要把工业中心转到其他城市,至少蒸汽机还没有研制出来之前,想要在临安地区大搞工业是不现实的。

    对于蒸汽机,李奇已经在百科全书上提出了设想和理论,后来在军器监也把这件事情和一些属下工匠说了说,李奇发现其中张老三,张磊和张兵三父子对这蒸汽机非常有兴趣,所以就专门给三人一些知识理论和资金上的资助,让他们投入到了蒸汽机的研究制作当中。

    原始的蒸汽机,在李奇看来还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原料和精加工机器,很容易就能够制作出来。

    不过目前蒸汽机的制作难就难在精加工和材料上面,李奇甚至都为蒸汽机设计了图纸,但是蒸汽机的材料很多都需要解决,比如耐高温钢铁,比如密封材料等等。

    而精加工那就更成问题了,李奇设计的零件,就算有材料,他们也只能先进行粗加工,然后用手一点点的打磨,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和资金来研究制造。

    加工什么的都可以用人力来慢慢解决,大宋什么都不缺,更不缺熟练的工匠。现在最主要的就是材料的研发。

    蒸汽机是工业的心脏,只有有了蒸汽机后,国家的工业力量才能够快速腾飞。李奇准备亲手组建一家《钢铁材料研发中心》,到时候相信很快就能够取得突破,那时候不管是蒸汽机也好,加工机械也好,都会取得相当大的突破。而且等以后新学教育出了足够多的专业人才后,大宋的工业就会真正的腾飞了。

    绍兴十年七月十五,经过几年的策划和宣传,新学教育已经准备就绪,新学的老师经过一年多的培训也达到了上千人之多。

    这天,正是新学招收学生的时刻,五岁到十五岁的孩童都可以报名参加。

    为了这一天,李奇付出了太多太多,光是建设学院的基础设施,就花了好几十万贯,之后的装修和采买教学工具与学习用品,又花费了五十多万贯。

    新学教育的建设,倒是让很多人都赚到了钱,比如学院建设,红砖和水泥砂石就差不多养活了好几万工人。之后的桌椅,李奇把采购单交给了吕家和一些实力不错的作坊,让他们赚到了不少钱,每家作坊为此都扩招了不少工人。还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样样都不能缺少,此时学校的仓库里,就整齐地摆放了好几大仓库的笔墨纸砚。

    为了节省纸张,李奇还向很多木工作坊订制了几十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