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回头浪子周福海 (第3/3页)
这里,是汪家设置的商站之一,从这里再向北,向东,大约二里多路的地方,有一个不大的内河港口。汪家每年通过武荣运往海外的大宗货物,就是从这里卸船,装车,再运向武荣港口,在这个过程中,汪家需要雇佣很多临时性的人力,对当地的山民来说,这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清溪洞,其实只是一个统称,没有这么个洞的。” 用手在空中虚虚的划着,汪守节告诉张元空,现前的群山,全都可以统称为“清溪洞”,分散在这里的山民到底有多少人,大概连定期收取人头税的武荣官府也并不真正清楚。 “万把几万总是有的,但分的很散。” 群山当中,耕种不易,举目四望,张元空看到的尽是方寸之土,山脚下,河弯处……甚至,在坡度不算太大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了一层又一层的梯田。 天色已晚,但田间仍有人耕种,正如周福海路上曾经说过的一样,这里的人似乎出奇的冷漠或者说麻木,马车轧轧的从他们身边经过,却不能给他们那怕是一点点的惊动,就算有人扭过头看过来,神色间也全然象是在看着什么死物,目光呆滞,没有一点点的生气。 “当初,张治仔他们就是在这里起事的吗?” “对。” 显然对这里非常熟悉,周福海为他们指点着,那里正是当初张治仔结寨的地方,那里又是当初他被抓住后,用两匹大马拉着,在地上活活拖死的地方。 “这里,当时一字排开十面铡刀……血流成河啊。” 叹着气,周福海的描述始终是用着一种很平稳的语速,但听着听着,张元空却不自禁的感到寒意从背上冒上来。 “所以说,愚夫愚妇,就是愚夫愚妇,被人一蛊惑,脑子一热,就冲了出来,以为可以跟着抢点东西分,结果呢,胡里胡涂,就作了反贼。” 相比其它教门,太平道的道义远为简单,但在周福海看来,也不是这些村民能够理解的。 “他们能够听懂的,大概就只有‘等贵贱,均贫富’这样的口号吧……多可笑,为了自己根本不懂的东西,被别人骗着去死。” 看着眼前这些行尸走rou一样的村民,张元空的眉头越皱越紧,虽然并不完全接受周福海的那些断语,但的确,这个村庄,这些村民,给他的第一感觉中,没有任何可以愉悦的地方。 “周老爷。” 客气的弯着腰,几位白发弯腰的老人互相看着,怯懦的走过来,向周福海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再加一些工钱。 “娃娃们很累哩,包裹太重,拉着上来也太辛苦。” 这些人并不认识汪守节,尽管他就站在旁边,但哀求的对象,都是向着周福海,苦苦的倾诉着现在这力钱的微薄,和工作的辛苦,听到一半,汪守节便已经有些不忍,开口道:“周伯……” “不行。” 迅速、坚决的作出回应,并轻轻的摆着手,周福海就好象没有注意到汪守节开过口一样,他告诉那些老人,这里山间散居的,总还有万把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干,那就让别人来干好了。 对周福海确实有着非同一般的尊重,直到那些老人蹒跚着离开,汪守节才开口发问,为什么不肯同意那些老人的要求。 “刚才我去那边看过了……这个工钱真得很少,比在家里那头上货的价钱要便宜的多,而且这些人……他们的确很穷。” “不是这样的,少爷。” 又回复那种温和的笑容,周福海告诉汪守节,善事,不是这样作的。 “少爷,本钱是本钱,工钱是工钱,善钱是善钱。” 将本,求利,利钱入袋之后,再拿一部分出来发放,那才是作善事的办法。象汪守节这样,把本来可以作善事的钱,白白摊进工钱里面,什么用也没有。 “没人会感谢您的,少爷,他们只会在背后笑您是冤大头。” “但是。” 在河流的那一头,汪家上货的地方,工钱要远远高过这里,汪守节问周福海,为什么不能在两边发放一样的工钱? “少爷,该发多少钱,不是由咱们定的啊。” 恭敬的笑着,周福海解释说,在上货地方,钱再少的话,就没有人愿意作了。而在这里,这些人不作,自然还有其它吃不饱的人等着来作。 “工钱该发多少,是这些人自己定的,咱们真得定不了。” 两人正说话间,远方隐约传来婴儿的哭声,起初,几人都没有注意,但很快,这隐隐约约的哭声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近。 “不哭哩,乖娃,不哭哩……” 低声的哄着,一名中年女子---身躯已经伛偻,捧着一个木盆慢慢走过来,从几人身边走过,走到溪水旁边,蹲下来,然后……把盆浸进了水里。 “……你在干什么!” 几乎是同时发出怒吼,张元津与汪守节一先一后,猛扑过去,一个用力把那女子撞开,另一个则把木盆捞起---里面血糊糊的,正是一个男婴,还在抽搐着。 “干什么?” 被撞进溪水里这一下可不轻,那个女子挣扎了一会,才爬起来,没有害怕,也没有发怒,只是怔怔的看着他们,并这样问道。 “干什么?!” 气极反笑,脸已涨得通红,汪守节道:“这是一条人命啊……亏你下得去手!”---却听旁边卡门冷冷道:“这是她的孩子。”---猛得一怔,才发现那女子身下仍然殷红一片。 无视汪守节,以及张元空张元津又或者是周福海,卡门慢慢的走过去,轻轻拢住那个象是被砍断树木一样的枯槁女人,低低的说着什么---很奇怪,当她说话的时候,那个女人脸上不再有那种麻木、冷漠的神色,象是化开冻的池塘一般,出现了丰富的表情。 “你们,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淹死自己的孩子?” 讨回木盆,女人拖着蹒跚的脚步走回自己的草屋,至于那个孩子,她连看也没有再看一眼。而卡门,卡门她同样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回到几个人跟前,并这样发问。 “果然不明白……的确,会问出这种问题,就已经说明你们不明白了。” 看了一眼周福海,卡门道:“他们养不起了,就这么简单,没有足够的粮食再养活多一口人了。” 冷冷的看着几个人---那是自从张元空认识卡门以来,所见她流露过的最疲惫的眼神。 “大真人啊,您常说什么夷夏之别?这东西,我不懂。” “我卡门,只懂得一种区别:挨过饿的人,与从来没饿过的人之间,的那种区别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