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_第331章 连人带图纸,全部拐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1章 连人带图纸,全部拐走 (第1/3页)

    张海滨带着张准等人。

    顺着杂草丛生的小路,一直往里走。

    佛塔村其实还是蛮大的,地形也相当的复杂。

    最后,一行人来到最里面的一个茅草屋面前。

    张准站在茅草屋的前面,辨认一下方位,现应该是在南京城的外面,大概是西南方的位置,距离南京城可能有十几里远。

    显然,这里和南京城,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眼前的茅草屋,同样的破旧,同样的摇摇欲坠。

    张准甚至要放轻脚步。

    生怕大力踩踏,产生的震动。

    足可以将茅草屋震垮。

    感觉到外面的动静,里面出来一个。

    老人,老眼昏花的看着张准一行人,浑浊的目光。

    最后落在张海滨的身上,颤颤巍巍的说道:“三眼仔,你怎么又来了?你有带吃的来吗?”张海滨用很大的声音说道:“三舅公,我带人来看你们!”三舅公的耳朵,显然有问题,张海滨的回答,他好像没有听到。

    但是,他的眼神显然没有问题。

    当他看到张准叫人端来一大箩筐煎饼的时候,他的眼神。

    闪闪亮。

    几十岁的老人。

    好像猴子一样的敏捷。

    马上上去,将整个,箩筐,都接过来了。

    然后双手各自拿起一块煎饼毫不犹豫的啃起来。

    张海滨晦涩的说道:“这里的卢都饿坏了。”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煎饼有的是。

    我从山东带了很多来。

    这倒不是客套话,而是真的。

    张准南下的时候,的确带了很多的煎饼,作为食物备用。

    煎饼拌大葱,很简单很方便的食物,又耐饿。

    加上一点酱油,那就是不错的美味。

    因为是寒冬腊月,这些煎饼也不容易坏。

    就是有点硬。

    但是,对于饥饿的人来说,硬一点的煎饼也是煎饼啊!趁着老人家吃煎饼的时候。

    张准举着千里镜打量四周,结果,除了疯人村。

    再也看不到人烟。

    疯人村的里面。

    也是异常的安静。

    听不到狗叫,听不到鸡鸣,听不到猫叫。

    甚至,虫鸣鸟叫都没有。

    反正。

    除了每个人的呼吸,还有老人啃煎饼的声音,什么都听不到。

    死寂。

    真的是死一样的寂静。

    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地方。

    还有人生存。

    老人吃了四张煎饼以后,终于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嗝,有力气和张准他们说话了。

    张海滨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

    结果,三舅公的听力,还是相当的不行。

    他上下打量着张准,就是搞不清楚张准的身份。

    他的回答和张海滨的问话,完全是两码事。

    幸好,这时候。

    又有一个老人到来。

    这个老人的精神还好,看样子还健硕,眼神和听力都不错。

    他同样吃了四张煎饼,然后才和大家说话。

    经过介绍。

    张准得知,这两个老人家,一个姓段。

    一个姓殷。

    段长,殷大富。

    都是一辈子没结婚的鲸公。

    张海滨向殷大富介绍说道:“这位大人,是从京师来的,他到这里来,主要是想向你们了解一些有关宝船的情况。”

    殷大富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在张准打量他的同时,他同样打量着张准,半信半疑的说道:“京师来的大人?”张准掏出鳌山卫指挥使的铜牌,递到他的手里勺殷大富显然是认字的,他看过铜牌,有些奇怪的说道:“你是山东都司的人,怎么跑到江南来了?”张海滨接口说道:“四伯伯小你也不想想,上头要知道南直隶的真实情况。

    能让南直隶自己的人来调查吗?南京城里面的那些官员,是些什么货色,你又不是不知道。

    北直隶的人也不安全,他们都是一窝的。

    想要找信得过的人,只有从其他地方想办法。”

    殷大富的脑筋,显然不是很灵活,听了张海滨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点头说道:“也是。”

    张准故作深沉的说道:“老人家,龙江造船厂败坏成这个样子。

    实在是令人痛心啊!要不是张海滨带路,我可能根本找不到这里来。

    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要搬离这里小另外谋生吗?”殷大富晦涩的说道:“大人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都是几十岁的人了,还能到哪里去?这里我们的根啊!生在这里,死在这里,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的。

    再说,外面的造船厂,需要的都是年轻有力的小伙子,要我们这些老头子做什么?他们又不需要造大型的船只,没有什么技术需求。”

    张准目光闪动,试探着说道:“老人家。

    你的意思是。

    要是有大船要造。

    你们或许会考虑离开这里?”殷大富满怀希翼的说道:“朝廷是要造船吗?”张准用力的点点头。

    段长和殷大富都大喜。

    只要开工造船,他们就有收入。

    有收入,就能改变现有的生活。

    他们等候在这里,就是盼望造船厂重新开工。

    他们已经不知道盼望了多少天了。

    本来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造船厂重新开工了。

    没想到,张准的到来,给了他们希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