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竹雕 不一样的三国刘备 (第1/2页)
“你就是1000块钱买了一个炉钧釉双连葫芦形鼻烟壶,转手200万卖给小杜的那个郭靖?”金老饶有兴趣的看着郭靖。 “呵呵,让金老您见笑了。” “哈哈哈,你这个小家伙的运气还真是好的过分啊,接二连三的捡到大漏。小杜说得对,古玩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传承,你这个罗盘先借我两天,我让人对其中的内容做一下记录,也好研究一下其中的学问。” “金老说这话,您可算是骂我呢,我是那样小气的人吗?您尽管用就是了,不还也没关系。” “哈哈哈,说到底还是要宣布这个罗盘的所有权是你的啊,放心,到时候我让小杜给你送回去。”回身让保镖拿在手中。向郭靖一挥手,洒脱的转身而去。 郭靖摸了摸鼻子,没想到一件好东西刚淘到手,还没捂热呢,就被人给借走了,这还有天理吗?但是谁让自己知道这个金老,而且虽然他不知道,但是自己可知道已经承了他好大人情呢。摆摆手,郭靖也汇入了人流之中,不多时又走进一家叫做六朝坊的古玩店。 掌柜的见有顾客登门,赶紧迎接,道:“哎呦,这位小兄弟,请进请进!”掌柜的说话间已叫店伙计进去沏茶。店伙计端过茶水,然后一边忙自己的去。等郭靖把一杯茶水喝完,掌柜的亲自过来续上水,才不紧不慢的问道:“怎么样小兄弟,有好东西要出手?” 郭靖笑道:“我没有出手的东西,倒是想看看掌柜的有什么压箱底的好东西。” 掌柜的一听这话,稍微犹豫一下,然后对郭靖说道:“那您稍等,老哥我最近还真收上来一件东西,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入二位的法眼。”说完话朝里屋走去,看样子去拿压箱底的东西了。 功夫不大掌柜的捧着一个包装盒过来,把盒子放在红木桌上,打开,里面放的是一个笔筒。郭靖一眼就认出来,这是一个竹雕笔筒,直径有十多公分,高有将近二十公分。笔筒通体为棕黄色,包浆自然匀称,一看就是有年头的老东西。 竹雕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商代以前,也就是说比甲骨文还要早,比如竹简,就是竹雕的早期表现形式。现在所指的竹雕艺术品,起源于汉唐、发展于宋元,明清时达到鼎盛。现在市场上流行的一般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明代以前的十分罕见。一方面这跟竹雕盛行的年代有关;另一方面跟竹雕作品的特性有关,竹子这东西比较容易开裂,不易保存,温度高了不行、温度低了不行,太干了不行、太潮了也不行。 竹雕在拍卖行被列为杂项类,最近十几年行情一路看涨。自九十年代中期交易开始火爆,从最初的不到一万元涨到几万十几万。到了2000年的时候,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明末清初的竹雕“竹林七贤”更是拍出了42万元的高价。一年以后,巴黎拍卖会上,一件竹雕人物楼阁笔筒更是创下54万法郎的天价(人民币416万)。两年以后,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价值过百万的竹雕拍品,一件竹根雕拍出264万元。之后竹雕行情更是一路上扬,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上一件清康熙年的竹雕山水人物笔筒创纪录的拍出1215万元,竹雕作品的一路火爆可见一斑。 眼前这件竹雕如果是老的,而且出自名家之手,其价值肯定不菲。郭靖抬头对掌柜的说道:“掌柜的,这东西能不能上手?” 掌柜的一摆手,“兄弟你随便看,这是竹子雕刻的,又不是纸糊的,老哥没那么小气。” 郭靖也不客气,戴上掌柜递过来的一副白手套,伸手拿起这件竹雕笔筒上下把玩。竹筒上雕刻的是刘玄德三顾茅庐的故事,远处是群山,近处有一间茅草屋,一带篱笆;刘备在茅屋外垂首站立,等着诸葛亮午休起床;张飞仰着头举着胳膊,看样子在发脾气;长胡须的关云长在一边劝解,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关羽要是不劝住张飞,这家伙早把茅屋给烧了。画面上刘关张都在,唯独不见诸葛亮,估计这老哥还在茅草屋里睡觉呢。 整个故事寓意体现的非常好,刘备那种求贤若渴、挽救苍生的心理体现的淋漓尽致。雕工非常精细,根本看不到竹子本身的粗糙纹理,好像这根本不是竹雕,而是一种硬木的雕刻。无论是雕工还是内容,称得上刀工流畅、意境深远。竹筒上留有“可笔老人”四个行草大字,彰显出浑厚的书力。郭靖几乎可以断定,这绝对是古人留下的珍品,不说别的,单就这四个婉丽遒劲的行草字迹一般人就模仿不出来,要是有人把字体模仿成这样,他也不用做假了,直接就是一流的书法家。 不过这个“三顾茅庐”的主角之一刘备有点问题。客观的说刘备这个人物雕刻的相当不错,毕恭毕敬、求贤若渴的神态,细致入微的衣着,无不显示出作者高深的雕刻功力。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个刘备头上带的帽子有问题,他竟然带着王冠,这绝对严重违背了历史。众所周知,刘备当时被曹cao打得灰头土脸,不得已寄居在刘表手下,兵马驻扎在新野小城,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不要说王冠,连州牧的帽子恐怕也没资格戴。刘备当时要戴王冠,不要说曹cao,刘表就先把他给灭了,再说刘备自己也不敢。 一个王冠,彻底把这个笔筒给否定了。首先,明清的竹雕大家都是文人雅士,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其次,即便这件竹雕的作者不是文化人,三国演义他肯定也有耳闻,“三顾茅庐”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可能被他搞错;第三,退一万步说,这件竹雕是真的,由于这个王冠的失误,其价值也会大大缩水。一切不通情理的事情,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它是假的。 郭靖看到这里不由得摇了摇头,但是这么好的竹雕被判定为赝品,心中还是可惜,不由得以神识扫描了一下。嗯,黄色宝光,看来应该是真东西。 掌柜的一开始挺自信,瞅着郭靖鉴赏这件竹雕,似笑非笑、气定神闲一副颇有把握的样子。可等到郭靖看着竹雕的一个细节不放的时候,掌柜气定神闲的神态陡然消失,好像做错了事被人家发现,又好像人家揪住了自己的小尾巴,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掌柜尴尬的笑笑:“小兄弟,当着真人别说假话。这竹筒是我半个月前收上来的,当时吧我怎么看这东西都像真的,唯有一点令人产生怀疑。这一点想必你也看出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