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竹雕 不一样的三国刘备 (第2/2页)
,就是刘备头上的帽子,确切的说是王冠,这一个小细节几乎把整个作品给毁了。我当时心里也打鼓,吃不准的东西按说不能收。可是这个笔筒无论成色、包浆、做工还是意境都无可挑剔,因为刘备一顶帽子把整件作品给否了,似乎有点草率。兄弟你说是不是?” 郭靖点点头,掌柜这话应该是实话,作为古玩店大掌柜的,他不可能看不出这件笔筒的可疑之处,更不可能看不到这件笔筒的可贵之处。一件古玩,有好的地方,同时也有可疑的地方,这才是最令人头痛的,要也不是、弃也不是,叫人进退两难。不过看掌柜的这意思,最后还是把东西收下了,郭靖笑道:“掌柜的最终还是把东西收下了?” 掌柜的点点头:“收下了,不管怎么说,这件笔筒的可贵之处大于可疑之处,我狠狠心,冒险把东西收下来。不过呢,老哥我也不是傻子,吃不准的东西当然不会乱开高价,我是按半真品的价格买下来的。小兄弟如果眼光独到、有胆气有魄力,我可以把东西转让给你。” 掌柜的这话应该也是真的,收一件自己拿不准的东西,自然带有很强的赌博性,这需要胆气和魄力。他所说的半真品的价格,就是按真品价格折半来计算的。至于宋掌柜把真品的价格定位在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郭靖低头沉思了片刻,问掌柜道:“这件笔筒不知道大哥多少钱收的,又打算多少钱出手?说实话,我也挺喜欢这个笔筒,摆在案头挺好的,只要价钱合适我就要了。” 掌柜听得是心花怒放,道:“这个笔筒要是真的,能值五万以上,过几年价格还能翻倍。我是以半价收下来的,两万五,兄弟要买,一口价两万五千五,老哥我只赚五百块钱的保管费。你看怎么样?” 掌柜这话前面的估计都是真的,唯独最后这句,可能有水分。这件笔筒市值五万完全是他自己信口一说,两万五也是他自己开出来的,可信度不高。最起码郭靖怀疑里面有水分。 “掌柜的,两万五是不是高了点,刘备这顶帽子把我的信心快打消没了,您出的这个价钱有点高,我不敢赌。”郭靖对掌柜说道。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两万多块钱赌一件拿不准的东西,代价有点高,郭靖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是京吴送的。还有就是他要打压一下掌柜的利润空间,他可不相信掌柜的收这件笔筒能超过两万。 掌柜听郭靖有讨价还价的意思,没有马上表态。掌柜的也不傻,他要一味坚持不降价,这笔买卖可能就得黄。“这么着兄弟,你出个价,只要合适,老哥我就出手。一回生二回熟,赔赚还是其次,主要是交个朋友。”掌柜的又把球踢给郭靖。
郭靖伸出两个手指头。 掌柜这次没有犹豫,他连笔筒带包装盒往郭靖跟前一推,道:“成交!” 郭靖没带那么多现金,不过点中倒是可以刷卡,刷卡之后,竹雕笔筒归了郭靖所有。店伙计过来把东西包装好,放在一个特别订制的提包里,提包上面刻着六朝坊的店名和标志,还有联系电话。显得挺正规,这年头广告无处不在,连古玩店都知道做广告了。 从六朝坊出来,已经是九点多,天气热了起来。这个笔筒的价值不是太高,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就想着在潘家园给他卖出去。 不多时来到赵振海的店中,笑着道:“赵老哥,生意兴隆啊。” 赵振海一抬头,笑道:“呦,老弟捡到漏了?给老哥哥看看是什么东西?” 郭靖笑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着把笔筒递到赵振海跟前。 赵振海拿起笔筒把玩了能有十几分钟,脸上始终露着微笑,并不住点头。“这个笔筒你什么价收的?” 郭靖笑道:“这个竹雕笔筒成色通体棕黄、包浆均匀自然、雕工细腻、意境悠远,属于典型的明清产物。上面有可笔老人的款识,可笔老人据我所知是清代竹刻大师刘起晚年的别号,所以我认为是清中期的作品。从款识的字迹上来看,笔法婉丽遒劲,现代人很难模仿。应该是真品无疑。所以我两万收在了手里。” 赵振海大笑道:“两万收的,你可算是捡了一个小漏啊。这个竹雕笔筒通体棕黄、色泽自然,是老东西无疑。不过年代呢还到不了明代,明代的竹雕作品年代实在久远,一般都呈暗红色,品相好的还带有一种琥珀光泽的红色。清代的作品多为棕色和棕黄,年代越近色泽越浅。从色泽上判断,应该是清中早期的东西。刘起生活的年代横跨康雍乾三代,时间上十分吻合。我们再看雕工,这件竹雕作品刀法细腻、意境悠远,仔细看会从中发现一些书卷之气,属于典型的明清文人之作。仅就这份书卷之气,现在的竹雕技师就很难模仿。刘起在雍正十年曾入国子监深造,也算是当时出类拔萃的文化人,故而他身上那种书卷之气体现在竹雕上,也合情合理。还有就是你们已经提到的,上面有可笔老人的款识,可笔老人就是刘起晚年的雅号,但是这也不能证明这件竹雕就出自他之手,后人完全可以用一件普通的老竹雕刻上他的名字,然后借助名人效应升值。刘起在书法上学的是王献之和虞世南,王献之大家都知道,以行书和草书著称,而可笔老人这四个字恰恰也是行草字体,而且笔法豪迈气势宏伟,一般人很难模仿。从这一点看,是刘起的亲笔无疑。综合以上几点,我认为这件竹雕作品确实出自刘起之手,并且称得上上乘之作。” “这个竹雕笔筒,让给您了,您出个价吧?”郭靖笑道。 “以如今的行情来看,明清的竹雕作品行市一路走高,目前值五六万没有问题。几年以后可能会翻几倍也说不定。”赵振海也来了一个最直接的。 郭靖道:“好,就按老哥说的,竹雕笔筒归你了。” 赵振海道:“好,郭兄弟,把你的卡号给我,我这就给你转账。” 郭靖把银行卡递给赵振海,抄下账号后还给郭靖,道:“郭兄弟,我一会就让会计该你转账,有时间你查一下。” 郭靖笑道:“没问题。老哥先忙着,我再出去转转,也许还能收回来点好东西。” 赵振海大笑道:“好,那我就不耽误郭兄弟的财路了,中午没事一起吃饭。” 郭靖笑道:“好,到时再联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