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舔犊情深 (第2/2页)
短时间内将龙首渠,永济渠疏通,已经是不可能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只能靠着太仓里的存粮过日子,要是不来看看粮食还有多少,他的心里总归放不下。 管着太仓的仓令是李承乾乳母的儿子,一向和东宫走得很近,见太子大驾光临,帽子都顾不得戴就迎了出来,各种礼数行个没完没了。 李承乾见了一脸的不耐烦,让仓令领着他先去粮仓,仓令不敢怠慢,陪着李承乾在太仓里走了一圈,偌大的粮仓,如今却只剩下五万石粮食了。 李承乾看过出入账册,顿时就急眼了,对着柴令武训斥道:“这里的情形你都看到了,泾州、并州还有那么多官兵都要吃饭,边关诸镇天天派人到朝廷来催粮,如果你在七天内不修通,这太仓就空了,到了那个时候,起怨言的就不光是长安的百姓,而是各营中的大将了,父皇将这等大事交给了我,你是我东宫属官,到时候,事情办得一团糟,难道你的脸上就好看吗?” 柴令武闻言,扑通一声跪倒:“殿下,不瞒您说,工地上都累死好几个人了,可这么大一个口子,增加再多的人,只怕也无法在七天内修通啊!” 李承乾现在是没了主意,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尽快将堤坝修好,疏通漕运,将堵在了半路的江淮粮米运进长安城,可是堤坝修不好,一切都是枉然。 原本这个时候,该是他这做太子的来拿主意,可是又能如何,肩膀上从来都没扛过这么重的担子,如今事急,他也早就乱了方寸,只是气得直跺脚,正要开口训斥柴令武,却一眼落在柴令武的脚上,那脚上的靴子已经破了一个洞,露出脚趾来,到嘴边的话,不由又收了回来,他知道柴令武已经尽力了。 李承乾满脸焦虑,唉声叹气地自言自语道:“这下可完了,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到时候,该怎么向父皇交代!” 这个时候,在一旁侍候的仓令突然开口道:“殿下,您别急啊,请殿下跟我来!” 接着太仓令便带着李承乾上马,走出二十几里地,来到一处戒备森严的仓场前。 李承乾不禁有些疑惑,问道:“这是何处?” 太仓令答道:“南仓。” 李承乾有些诧异,道:“这南仓里屯的不是马料吗?你带我来这里做甚?” 太仓令小声说道:“殿下进去瞧瞧就明白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说完打马上前,让守仓的士兵开门,守仓士兵推开沉重的木门,一干人进了南仓,一进去,太仓令便领着李承乾走进一只巨大的仓廪,里头堆满鼓鼓囊囊的粮袋,一直码到屋顶。
李承乾见状更觉奇怪,问道:“你给我看这些做什么?” 太仓令答道:“殿下,这里存的可都是圣上的压仓粮,当年为了北伐,圣上从贞观元年起,就暗中从各处省下粮来往南仓里囤,数年间共攒下六十万石粮食,不过当初为了防止颉利察觉,事情做得十分机密,除了几个重臣,谁都不知道,大将军去年征突厥时,曾调用了三十万石,如今这里还剩下三十万石,突厥虽已被扫平,可这粮食,圣上却从来没有动过。” 太宗皇帝是个有极大进取心的皇帝,扫平突厥,解决了大唐帝国西北方向的边患,可是他却仍然不满足,他梦想的是,效仿当年的西汉武帝,经略西域,这南仓的储粮,就是为远征西域准备的。 李承乾不解,道:“这里的粮食既然是父皇的压仓粮,你带我来此,却又是为何?” 太仓令道:“殿下!如今这粮食才能救殿下的急,万一永济渠,龙首渠修通前,太仓的存粮耗尽,殿下就只管从里,先拨一些过去,发往各边镇应急。” 李承乾看看粮食,道:“这粮食是父皇存来有大用的,怎么能轻易动得?” 太仓令小声道:“殿下,这事儿圣上已经私下交代过微臣了,到时候,一切都照太子的意思办,回头等漕运通了,补上就是。” 李承乾闻言,不禁一脸惊讶,道:“竟有此事?” 李承乾也是个聪明人,他虽然遇事没有主见,可却不是个没心思的,从太仓令的言语之中,他已经猜出了太宗皇帝的用意,心里不禁生出些感动来,他万万没想到平日里对他一向严苛的父皇对他竟然如此疼爱。 很显然,太宗皇帝授意太仓令动用这些压仓粮,就是为了能够让李承乾在满朝文武的面前,做出些成绩来。 一想到太宗皇帝对自己的关爱,李承乾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他的眼前浮现出太宗皇帝在潮湿的两仪殿咬牙承受病痛煎熬的情状,忍不住哭了起来。 李承乾一哭,柴令武和太仓令都慌了,忙问缘故。 李承乾一边抹着泪,一边说起太宗皇帝被风湿病折磨的情况,又说起太宗皇帝病成这样,还要为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cao心,自己没有本事,按时疏通漕运,实在是不孝。 李承乾的话让柴令武和太仓令二人也不禁一阵唏嘘,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即便是皇帝,可依样是做父亲的,哪能不疼爱自己的儿子,二人一齐劝李承乾,可是又哪里劝得住。 柴令武灵机一动,对李承乾道:“殿下,臣倒有个主意,可以让太子殿下好好报答一番圣上的这份慈爱之心。” 李承乾闻言,顿时止住了哭泣:“有何良策!?” 柴令武道:“殿下!眼下长安的米价奇高,如果把这南仓的粮食拿出来先卖了,等漕运修通后,再花较低的价格收粮食回来,就可以赚上很大一笔差价,这些钱足够给圣上修建宫室了,而且还可以让眼下那些买不到粮食的人有饭吃,长安城里百姓对朝廷的怨言自然就会少多了。” 李承乾是个软耳根子,听柴令武说的头头是道,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站起身马上就要进宫去向太宗皇帝禀奏。 柴令武见状,连忙将他拦住,道:“殿下不能去向圣上禀奏此事,一来圣上未必同意,二来就算同意了,圣上要做天下万民的表率,赚得的钱,他也未必肯修建宫室,最好是做成以后,把宫室修建好了,再向圣上奏明,那时木已成舟,圣上自然不好再说什么。” 柴令武劝阻李承乾,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李承乾着想,另外一方面,也想着自己能够立下这个大功,好在太宗皇帝面前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 李承乾是个没主见的,虽然觉得柴令武的这个办法有点儿悬,可想想也有些道理,就答应了下来,琢磨了一番,道:“既然如此,我再多给你三天,一共给你十天时间,到时候,能否恢复漕运。” 柴令武在心中盘算了一番,拍着胸脯道:“没有问题,十天之内,臣已经恢复漕运!” 李承乾见柴令武答应的痛快,又想到卖了粮,赚了钱,就能给太宗皇帝修建宫室,便决定照柴令武所说的先干起来。 太仓令听了,一开始有些担心,不敢照办,可李承乾下了死命令,并且保证若有闪失,自己一人担待。 太仓令见状,心下虽然担忧,可如今李承乾圣眷方隆,如日中天,这件事又是去拍太宗皇帝的马屁,做成了当然能沾不少光,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事情解决了,李承乾欢天喜地的走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几乎将天都给捅了个大窟窿。 (本章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