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铸辉煌长江级战列舰 (第1/2页)
长江号,黄河号。 **** 《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生效之后,大规模的“造舰运动”偃旗息鼓,加上战后爆发的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无力承担沉重的海军军费,当时正在开发,甚至已经动工开始建造的战列舰纷纷下马。 帝国海军也未能幸免。在南海级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两艘爪哇海级战列舰被迫停工,基本上完成了设计的太平洋级被迫下马,按照快速战列舰思想设计的麒麟级也只能中断。也就是说,帝国海军几乎在一夜之间放弃了几乎所有正在设计与正在建造的战列舰! 当然,并不是已经做了的工作都是无用功。 比如,太平洋级与麒麟级的很多设计构想都被保留了下来,这为后来的新式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不过,帝国海军并没有放弃建造新战列舰的努力。 按照《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帝国海军在解除了三艘五岳级战列舰的武装之后,可以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不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超过400毫米的新式战列舰。也就是说,帝国海军仍然有建造战列舰的配额。 问题是,帝国海军有建造新式战列舰的意愿,也不一定有建造的能力。 说白了,造不造新式战列舰,不是帝国海军说了算,而是帝国内阁政府说了算。 当时,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新能先进,战斗力强大的崇明岛级与南海级足以保证帝国海军在战后五年,甚至十年之内保持领先的优势。事实也确实如此,战后美国、英国与法国建造的战列舰确实在性能上没有超越南海级。 问题是,帝国海军能够故步自封吗?不说别的,要想确保帝国的利益,帝国不但要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还要超过任何两个对手的实力总和! “两强原则”,这是帝国海军推行了数百年的建军标准。 即便受到条约限制,帝国海军不可能在战舰总吨位上保持“两强原则”,但是凭借帝国海军拥有的技术与装备优势,只要提高战舰的战斗力,仍然有可能保持“两强原则”,至少拥有远超过任何一个对手的强大实力。 当然,一切还得靠新式战列舰。 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一边进行自我调整,一边启动了新式战列舰的研制计划。 这就是在太平洋级战列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江级战列舰。 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在更先进的麒麟级基础上开发新的战列舰? 当时,麒麟级的设计思想很有后来皇帝级等快速战列舰的影子,即在保证战列舰的防护与火力的情况下,使战列舰达到战列巡洋舰的速度,从而拥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能力,以及更为强大的适应能力。 问题是,麒麟级的很的指标都是超前的。 不说别的,以当时的动力技术水平,如果要让战列舰达到战列巡洋舰的速度,就必须放弃防护,或者放弃火力,不可能做到三者兼顾,更难以建造出如同皇帝级这样的快速战列舰。 这样一来,如果长江级以麒麟级为蓝本进行设计的话,一是设计工作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二是建造成本将远远超过海军的预算,三是建造进度很有可能被拖延好几年,四是最终很有可能在无法获得预订设备的情况下选择性能差的设备。如此一来,也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快速战列舰,反而会弄个四不像出来。 显然,帝国海军以太平洋级战列舰为蓝本设计长江级,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问题是,战后帝国迅速陷入经济衰退之中,大环境决定,海军不可能像战前与战争期间那样,想造什么就造什么。 结果,一直拖到五十四年(公元1922年),长江级的建造计划才批准了下来。 同年八月“长江”号与“黄河”号分别在江南造船厂与大连造船厂开工。 当然,这两艘战列舰的建造工作也是步履蹒跚。其船台工期长达二十一个月! 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要知道,即便是建造难度最大的南海级,其船台周期也只有十一个月! 漫长的建造周期也让工程师对细节设计一改再改,并且陆续采用了很多新设备。 另外,两舰下水之后,其舾装周期也长达十六个月。这也创造了新的记录,同时也为造船厂在舾装中采用新设备提供了条件。 也就是说,两艘战舰的建造总周期长达三十七个月,足足三年多! 纵向比的话,这个建造周期确实够长的,而且让帝国海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