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球村的报告_第九十一章 情洒浦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一章 情洒浦江 (第1/3页)

    第九十一章情洒浦江

    东洋轮船靠上十六铺码头后,乘客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前呼后拥沿着舷梯拾级而下。当他们一踏上江边浮动的码头时,心里一定在呼唤着:“上海,我回来了”不管因什么原因离家出走甚至远去他国,但在人们心中的故乡情难以割舍,犹如列车运行在一条隧道中,虽然前面仍是黑黝黝的一片,但列车仍沿着轨道惯性前行;这伸向黑暗深处看不见摸不着的“轨道”,就是游子心中的慈母线,故乡情,永远难以割舍。

    有道是:“游子心中情,慈母手中牵,少壮能几时,国破山河在。”

    在熙熙攘攘的归客中有二位年轻男子各自提着一个皮箱,淡笑风生走出船仓,踏上浮动的码头。此时,其中一个穿西装打领结,中等个头,脸庞清癯,腰板挺得像牌门板的男士,竟来不及放下手中的皮箱,情不自禁地在晃动的码头上跳起约翰斯物劳斯的华尔兹舞步,并不能自控地对着车水马龙的外滩街头大喊道:“上海,我爱你你太美了iloveyou,becauseyou&iful”

    此人的率性着实让刚下船的旅客和码头上的散客吃了一惊,人们纷纷将不解

    的目光投向舞者。舞者似无特别难堪之感,他依然故我,率性而为之。看来去国良久,近乡心更切呀

    少小离家老大回。返乡心急情难抑。年年岁岁花依旧,岁岁年年人不同。

    你知道吗

    人的经历与情感表达方式绝对有联系。

    当人们处于一种强烈的爱恨情仇的情感纷争中,当人们遇到生死关口的冲

    击时,一种难以名状的,不可控的情感会不由自主地喷薄而出;人们此时的这种表达方式与动物回异,人们会情不自禁地突然面对苍天大吼一声:天哪ygod

    动物会不会这样喊不得而知,但人肯定是如此表示的。

    为什么这就是人与动物区别所在。

    人们的情感会自发地与天地相连,这是人原始本能的条件反射,佛学说是这

    人的第六识,科学称其是人的直觉。

    人与宇宙之间有联系和传承。是宇宙的奥秘。当然也是人的奥秘。这个世

    界没有不可解释的事。唯一不可解释的是,为什么天地间有神。

    “林君,你疯啦你以为这是在你贵州老家的乡下头,只闻鸟鸣。不见人影是伐”讲此话的是他的同伴。一位穿深色袍子。外面罩着件黑马褂,脸廓上架着两块玻璃,头发没搽生发油。自然地从中间分开的年轻男子,从此男一会儿开洋泾浜上海话,一会儿又说英文,看来他是沪人,他又故伎重演道:

    “这是上海的公共租界,notcryanddance不能大声喧哗和跳街舞的”

    带眼镜的他张口就来,仿佛是已经装了输入语音程序的软件了,只要open,声音总惯有的,讲出来的是什么东东,他自已也控制不了,这叫积习难改。由此可见,任何思维都有相应的语音方式可表达,不是你想不想,而是习惯成自然。真成了自然就不可抗了。

    “sorry,我太激动了,难以自制。谢谢你的提醒。”“西装”停止舞步,恢复身板毕挺的军人姿态,道:“从现在起,我不再是美国的见习飞行员,我是中国空军战斗机驾驶员。”他又耍贫嘴道,“你也不是东京医院的蒙古大夫,你是中国国粹郎中与西医结合的活宝了”。

    “眼镜”与林中华年龄差不多大,也是二十出头年纪,风华正茂呢。他学的是医科,书香门第出身,骨子里透着一股悲天悯人的范儿。在萧家的教育下,年纪轻轻的萧木养成了凡事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解除他人痛苦的习惯。看来他的前世难不成也是个有菩萨心肠的大好人,今生投胎到西北名医萧家也是名至实归呵。

    “眼镜”又像真的一样说开了,道:

    “林先生,你现在是军官的身份了。此番在美国学习结束,途经日本,回国途中与小弟邂逅,虽然你没有穿上英姿勃勃的美式加克,但当我了解你的军官身份后,小弟对你的尊敬感油然而生。现在国难当头,小日本虎视眈眈盯着我们的东北。倘使他们东北得手,依他们的本性绝不会就此收手,下一步就是华北,华东,甚至中国的内地都在他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版图之内。”眼镜顿了一下,继续道,中国的亡与不亡就取决于你们这些保卫国家的军人了。尤其获悉你是的战机驾驶员,俗称天之骄子啊,呵呵。”他又道,“你身负重任,这万里疆土,这亿万赤手空拳,熬熬待捕的民众,全靠你们保护啊。”他又转换口气说,“万一你在公共场所因举止不周被工部局“红头阿三”请去喝咖啡,你就摊上事了。国家还指望你驾起战机将来犯的日本飞机揍下来呢”眼睛以一番搞笑让同是年轻人的林中华感到对方一颗悲天悯人,慈悲为怀的情怀。

    林听了频频点头,表示我们虽是旅友,理解万岁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称你的谈话虽为打趣,实为提醒,他道:“我懂的,你放心吧。”林中华又对萧木稍作解释,道:

    “萧木,不瞒你说,我刚才实才憋不住了;不让我吼出来,快要疯了。”毕竟是年轻人,在美生活了一段时间,对美式自由民主有潜移默化的领认,他道:

    “你知道我从小失去家庭的温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