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铁杆汉jianian (第2/2页)
却被永历的话着实感动了一番。 永历说道:“朕自十七年前,登大位于肇庆,连年颠簸流浪,居无定所,然东进至井冈山以来,君臣上下焕然一新,大明国运复苏,此时正是生死存亡之关键,朕已经耽误十余年了,不能再耽误下去,如果等满清幼主渐壮,政通人和,我们再想翻身恐怕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朕不得不奔波劳碌,待恢复江南,朕再休息不迟。” 李定国和黄宗羲等四位内阁大学士全都跪下,心中无不为皇上的忧国之心所感动,但又在此事上爱莫能助,于是黄宗羲提议王夫之随同永历前去江宁,也好分担些事情,永历想想表示同意。至于救回来的张煌言还在调养身体,永历吩咐暂时不要跟他说起是谁救了他,等自己回来再做处置。 两天以后,永历的身体渐渐恢复,病情也好了大半,便准备上路,在看过皇后、田贵妃和金凤后,亲自点了洪熙官、苗显、石早,还有张迪等五人跟随,又挑选了十个精锐的侍卫。永历的身体还有些虚弱,在王夫之的建议下,改乘了马车,其余人等都骑马护卫在马车左右,然后下山往东走上了官路。 七天以后,永历等人才到了江宁,进城以后当然是去“销魂夜总会”了。到了“夜总会”,看到除了陈起月外,付君义早就等在那里了。 永历招呼着付君义来到后院的一处僻静的屋子,让洪熙官在外边守着。见到此处没有外人了,付君义才跪下行礼,永历让他平身后,就开口问道: “付大夫(四品奉义大夫),漕帮帮主燕行天南来所为何事?” 付君义面带羞愧之色,半天才道:“陛下,都是臣不及反应,差点坏事!” “哦?怎么了?”永历就知道其中还有隐情。 “陛下,是这么回事”接着付君义就把此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听的永历眉头直皱。 原来,漕帮的靠山是洪承畴一事,付君义也不知道多少,他并不是燕行天的心腹,而是老帮主蒋令公的心腹,燕行天当年投靠洪承畴的内情,也就燕行天和蒋令公知晓,但是蒋令公也有意隐瞒了实情,所以付君义并不知道。 不过在漕帮遭到各地官府和其他帮会的打击后,燕行天为了稳住阵脚,只好去北京请洪承畴出面,本来洪承畴已经致仕在家,但在满清朝廷中还有些影响力,便向满清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力保漕帮,再加上后来徐州总兵许定国被刺,满清朝廷也不希望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在大学士苏克萨哈力主之下,满清朝廷决定停止对漕帮的打击,但是要求漕帮必须一切听官府的指示行事。 另外因为满清闽浙总督吉力嘎在面对台湾的郑经时屡战屡败,围剿各地的反清义军不利,再加上刚传回的消息,浙江巡抚赵廷臣枉放前明侍读张煌言,已被满清朝廷下旨,削去官职,解送北京受审。满清朝廷的四个辅政大臣中,索尼和苏克萨哈弹劾了吉力嘎,重新启用“汉臣第一人”洪承畴担任闽浙总督,不日即将上任。 听完这些消息,永历也是大吃一惊,“铁杆汉jianian”洪承畴要来江南,他的能力可比吉力嘎强多了,这是“内战”高手啊,对付汉人的手段可不一般。 其实永历穿越以后,这只“蝴蝶”的翅膀改变了太多的历史发展轨迹,本来晋王李定国按照原来的历史,在前年就应该因病去世,还有刚在杭州救的张煌言,也应该在年前被满清杀害。 在诸多的改变中,也不会完全都是向着永历有利的一面,洪承畴本该在康熙四年死去,却也受到影响重新回到江南担任满清的闽浙总督。洪承畴的故乡即是福建南安县,在做江南总督的时候,尽心竭力的镇压反清势力,屠杀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可以说在满清朝廷的汉臣中是第一号能臣。 面对洪承畴的强力“回归”,永历又该怎么办哪? (洪承畴本来是要病死的,偏偏不让他这么便宜就死了,必须把他从“坟”里刨出来,再狠狠地折磨一把!求推荐票,别藏着了,赶紧投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