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扭头就跑 (第2/2页)
是威胁,可如今听说闽西出现了一伙实力强劲的“叛匪”,而且打出的旗号竟然是“大明”,你说可笑不可笑? 大明朝早就随风而去了,如今是大清的天下,那些“叛匪”不过是打着“大明”的旗号,壮大自己的声势而已。可让人奇怪的是两任总督大人竟然都对“叛匪”无可奈何,吉力嘎甚至因为“剿匪”不利而被撤职,真是让人想不通。 赵廷臣因为是文官,所以可以坐在轿子中,此时他一边闭眼打着瞌睡,一边想着这些让人烦心的事。其实最让他烦心的是去年张煌言竟然被人在法场劫走,那件事是不是与福建的“叛匪”有关联,今年东南沿海的形势突变,看来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清军进入葫芦形的山谷中后,并未引起赵廷臣的注意,直到路边的林子中突然响起鸟叫,而后“扑棱、扑棱”飞出两只锦毛山鸡,立即引起了清兵们的一阵sao动。这两只锦鸡可是价值不菲,尤其是一身羽毛,可以卖到十两银子的高价。 上百个清兵丢下武器直奔两只锦鸡,尽管军官们在后边呼喝叫骂,可是根本禁止不住。浙江兵就是如此,战力在江南各地清军中是最低的,整日除了赌钱逛窑子外,就是偷偷做些小买卖,即使是军官也是如此。 军纪如此糜烂,赵廷臣几次整治,结果并未有太大改善,后来浙江太平了,赵廷臣也就懒得再管。 就在清兵追逐锦鸡的时候,忽然山坡上“轰,轰——”五声巨响,接着就是五颗铁蛋从山顶上飞落下来,正好砸在清军的人群中。 “啊——”惨叫连连之后,数十个清军非死即伤。 “冲下去,杀啊——”山顶上有人大喊,无数的身穿土色衣服,头包汗巾的“叛匪”从山林中冲了出来,打出的旗号就是“明”字。 轿中的赵廷臣赶紧出来,抬头望去,看见的是满山的“叛匪”,吓得一哆嗦,心道:这些“叛匪”难道吃了豹子胆,竟敢偷袭朝廷的官军? 此时已经容不得赵廷臣多想,“叛匪”冲下山后,马上与清军搅成一团,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匪”,清军被打着节节后退。 “快调后队增援——”赵廷臣喊道,而后指着身边的一个参将说道:“你带人去仙霞关,让关上马上出兵,两面夹击叛匪,大胜可期!” 不过清军的后队此时已经上不来了,他们前进的道路已经被五门大炮拦截,每前进一段,都要死掉数十个人,所以后队清军开始畏缩不前了。 按照方孝玉的安排,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布置了两千五百人,另外两千人监视仙霞关,一千人为机动。五门“红夷大炮”是永历皇帝在年后派人送来的,还有原来的两百火枪手,火力也是相当强大。 “第二军团”的两百火枪手出现在山谷的西坡,成两排一边射击,一边向山谷走去,身后是一千刀盾手掩护。 清军在猝不及防下,赵廷臣根本来不及组织反击,就被分割成几段。虽然清军的兵力是明军的一倍,却只会打“顺风仗”,当遭遇突袭以后,就连军官们都被打蒙了,而且凡是骑在马上的军官,都首先遭到了林中的冷箭,许多军官纷纷中箭落马,即使有幸存的,趴在地上,都不敢爬起来。 赵廷臣的周围大约还有两千余清兵,因为他坐着轿子,早就被方孝玉发现,并成了重点攻击点,大约三千明军围攻此处。 站在山顶的方孝玉看见后队清军已经被压制住,马上下令五门大炮调转炮口,对准山下小轿的位置,就是两轮炮击。 这时候,两百火枪手也快要接近赵廷臣的位置,赵廷臣的亲兵想要拦住他们,却被一通排枪射的七零八落,其余的清兵再也不敢抵挡,纷纷扔掉武器,跪地投降。 “第二军团”的军士早就得到命令,如果发现清军的主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杀害,所以当他们接近并合围赵廷臣所乘的小轿的时候,先是命令对方的护卫投降,然后在对方仍然抵抗之下,才清理光了他们。 赵廷臣此时躲在小轿之中无计可施,早就派去仙霞关的参将,仍然没有回来,甚至是耿精忠连影子都没看见,此地距离仙霞关不过十里,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遭遇偷袭,为什么他不发兵来救援自己? 尽管赵廷臣愤懑不已,但也无力回天了,两万清军除了后队逃走五千外,其余的战死三千,其余的全部被俘,另外还有五十车的粮食,外加十车的兵器,全部落入明军之手。 要说耿精忠没有出关救援,赵廷臣还真是冤枉了他。在赵廷臣被俘的时候,耿精忠终于在左思右想之后,亲帅五千清军出关了,不过当他只走了两里路,便遭遇黑山所帅的两千明军偷袭后,马上就带着人撤回仙霞关。 不但撤回仙霞关,而且马上撤的更加彻底,回到关上,干脆让人放了一把火,而后带着一万清军从仙霞关出来,向南撤退,头也不回地跑回福州去了。 (今天更新完毕,不敢保证明天也更新,人家“正付”的机器,我不能用太长时间啊! 推荐票,打赏在哪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