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二章 义释九龄 (第2/2页)
四门紧闭,城内实行宵禁,但也严令明军不许私闯民宅,否则以军法处置。 城中百姓经过半夜****,谁都不敢出门查问,只见大街上有士兵跑来跑去,身上的衣服和旗号却是很奇怪。 “偷下”衢州,黑山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越发冷静下来,他命令麾下的一千明军换上清军的服装,到南门驻守,就等天明的时候,杨九龄回来。 杨九龄一场追击下来,又是大获全胜,一千伤兵能跑得过八千清军么?追了三个时辰后,终于将“叛匪”追上。 马大眼率领伤兵稍微抵抗后,就被多于数倍的清军擒获了,当然还有那两门“红夷大炮”。因为黑山率军藏于密林的时候,是马大眼先率领伤兵们撤退的,等到清军追上来,伤兵们难以抵抗,几乎都做了俘虏。但是除了马大眼外,都不知道黑山带着明军主力去了哪里,伤兵们还当黑山放弃了自己,都破口大骂黑山不仁不义。 杨九龄心想,虽然没有抓到“匪首”,但却缴获了两门“红夷大炮”,抓获了一千多俘虏,怎么也算是大功一件,下一任的浙江巡抚非自己莫属了。 既然“叛匪”主力已经逃走,有道是“穷寇莫追”,另外也担心衢州有事。于是杨九龄下令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回城衢州。 当来到衢州南门的时候,杨九龄见到城门大开,行人进进出出,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异样。 这个时候,让城楼上偷看的黑山感到奇怪了,城外的清军开始整队,一千俘虏在前,两门大炮在中间,最后才是八千清军。而为首进城的是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文官,肯定就是杨九龄无疑了。 衢州城比较高大,在四个主城门外还有一个瓮城。按照黑山的计划,就是将清军诓骗进瓮城后,关闭城门,然后再消灭进入瓮城的清军。但是瓮城较小,前后长度不过百步,是不能将所有清军都关进去的。只能将先进瓮城的关起来,来个“瓮中捉鳖”。 杨九龄自己并不知道要成为一只老鳖了,见到城门大开,便下令俘虏在前,自己与八千清军跟随在后,大摇大摆,耀武扬威,慢慢地走进衢州城。 进城的时候,杨九龄并没有坐轿,而是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高昂着脑袋,嘴角含笑,心中更是激动不已,因为他早看见本地的士绅正站在城门里,瓮城中正等着迎接自己。 “怎么不出来迎接本大人?”杨九龄自语道,不过转念就不以为然了,不管怎么说,自己率军平叛,保一地平安,不管是朝廷,还是黎民百姓,那个不交口称赞自己? 一边想着日后即将高升,一边又合计衢州百姓会如何称颂自己,杨九龄骑着马进了衢州城。 可是刚进去,就听见门楼上的铁闸“嘎吱”地响,很快外边吊桥就被吊了起来,而且城门也被守门的士兵关上了,并抽出腰刀恶狠狠地盯着自己这边。 随着杨九龄进城的清兵并没有多少,除了押送俘虏的外,就是几十个杨九龄的卫士。 就在杨九龄诧异的时候,门楼上出现了一个身穿大明武将盔甲的黑脸将军,俯身向下正盯着杨九龄,而后发出“哈哈”大笑之声。 “你是什么人?”杨九龄大叫一声。 那人答道:“某家,大明第二军团军团长黑山是也!”答话的正是黑山,竟然还学着唱戏的腔调,满口的戏文。 “啊——”杨九龄大惊失色,心道“叛匪”怎么跑到衢州城来了? 黑山也不跟他再废话了,大手一挥,从城里冲出一千明军,只用了片刻就解决掉了所有清军,知府大人杨九龄也被生擒活捉,一千多明军俘虏也被解救出来。 衢州府衙大堂之上,“明镜高悬”之下的主人已经易主,坐的当然是大明“长汀伯”黑山了。 “啪”的一声,黑山将惊堂木狠狠地砸在案几上,高声喝道:“堂下之人你可知罪吗?” “哈哈——”杨九龄竟然大笑起来,忽然笑声嘎然而止,抬手指着黑山喝骂道:“贼头,你是山野草寇,公堂之上,岂有你撒野的地方?还不下来,给本官松绑,还可减轻你的罪孽!” “嗯?”黑山一愣,心道这是说自己身份低微吗?老子可是大明的伯爵,可不能这小子看低了自己。 黑山一边想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枚虎型印章,拿在手上晃了晃,说道:“看了吗?这是大明伯爵的印鉴,老子可不是什么山野草寇,是堂堂的大明‘长汀伯’!” “哈,秀猴而冠,可笑极了!你口中的大明早就亡了,你是哪门子大明伯爵,自封的吧?”杨九龄一副嗤之以鼻的模样。 “啊,老兔崽子活腻歪了吧?老子这就宰了你!”马大眼喝道,说着就要抽出腰刀砍了杨九龄。他刚被解救出来,前一天被俘的时候,没少受罪,所以对杨九龄早就怀恨在心,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了。 “住手!”黑山一摆手,而后继续道:“来人,给杨大人松绑!” 在众人惊诧之中,两个侍卫过来给杨九龄解开绳子。不过杨九龄并不领情,说道:“贼头,不要假惺惺,要杀要剐随你,给本官来这套没用!” 黑山站起来,走过去,对杨九龄拱拱手,说道:“让杨大人受惊了,请先去后堂休息,等明日咱们再谈。” 接着,在众人惊诧中送走了杨九龄,黑山也不解释,但心里却明白:听说书的讲过,三国时候有张飞“义释”严颜,那么我黑山就不能“义释”杨九龄一把,我可是个大老粗,方孝玉不在身边,正缺一个会文的辅助,这个杨九龄应该不错,杀了可惜,不如收服了吧! (新鲜出炉的!求票,求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