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才子军师 (第2/2页)
鞑屡犯辽东,沈珩便专注学习武略,将班超作为自己的榜样,想要成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可是沈珩也算是生不逢时,当他长大的时候,满清入关,大明覆亡,天下兵戈渐息,他学的兵书武略却无用武之地。最后没办法,他只好丢弃心中的梦想,转而钻研经学,不过三年,十八岁的时候,便是乡试第一,又几年成为会试第一,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 黑山听杨九龄将沈珩的来历说了一遍,马上来了兴趣,听说就在海宁,据此也不过二百多里,只要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就能回来。于是黑山下令,特意派出一队精锐的侍卫,化妆成清军,去海宁沈府“请”来沈珩。 一昼夜之后,果然将沈珩请来了,其实是绑来的。本来怒气冲冲的沈珩,进了明军大营后,马上变得满脸狐疑,直到见了黑山。 沈珩并不认识黑山,而黑山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小白脸”,虽然年纪要比方孝玉大些,但却连方孝玉一半都不如。 黑山心想:“这小子也太瘦弱了,也许也阵风就能把他吹倒。” 沈珩不知道这是哪里,马上出口询问,黑山哪里解释的清除,这时候,杨九龄从后边走了进来。二人是认识的,而且关系不错,就由杨九龄将发生的一切转述了一遍,从大明永历皇帝“天赐复活”,一直说到大明“第二军团”进入浙江。 这完全让沈珩懵了,就如同听到“天方夜谭”的故事一样,他最近也听到一些传闻,说是如今江南各地反叛四起,有人举起大明的旗帜,甚至快要打到江宁。 如今证实这些都是真的,沈珩反而不敢置信了。好在沈珩自己镇静了一会,又和杨九龄寒暄了几句,说了一些闲话,心情才算平静下来。 黑山不会说话,说服沈珩改投大明的事就全交给了杨九龄,反正人是他举荐的,黑山只顾自己在旁边喝茶。 当杨九龄说出招揽之意,杨九龄也早已猜到,让人惊诧的是他马上就同意了。 黑山见到沈珩不当满清的官,竟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心情大好,马上代表“第二军团”,任命沈珩为“军师”。 沈珩倒也没推辞,马上接受了任命,而且当众就把身上的便服脱掉,剪掉了自己的辫子,穿上了大明的四品官服,以表明自己绝无反悔之意。 其实黑山是想给沈珩更大一点官的,不过按照万岁爷的旨意,他的权力最高只能任命四品官员。 黑山没想到自己在衢州吃了一次大亏,却得到了两个人才,当即就要大摆筵席,为沈珩接风。 不过黑山的好意却被沈珩一口回绝了,因为他在海宁的时候,听说杭州满人佐领隆尔萨率领一万清兵去绍兴了。而绍兴是右路军进攻杭州的必经之路,隆尔萨当然会死守绍兴,但以对隆尔萨的了解,沈珩认为隆尔萨绝对会给右路军制造麻烦,甚至是很大的麻烦。 于是沈珩马上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希望黑山绕路去绍兴,先与右路军合力消灭隆尔萨的清军,然后再攻打杭州。此时杭州的清军都被隆尔萨调走,也就是一座空城。 按照黑山的原计划,是准备要直接攻取杭州。这几天,黑山就连做梦都梦到自己拿下杭州,在杭州城的城楼上大口喝酒的模样,甚至都能笑出来。 可是沈珩却让自己去绍兴,那么自己先行攻去杭州的计划,不就要落空了吗? 想到这些,黑山内心真的不甘心,但是他知道方孝玉是自己的“政委”,和自己一样都是“大明第二军团”,应该不分彼此的。 看到沈珩坚定的目光,还有他马上就尽职尽责的干上了“军师”,为自己出谋划策。最后黑山决定,立即绕路,日夜兼行,向绍兴进发。 到了绍兴以后,因为此地只有两千清军驻守,主力跟随隆尔萨出城截击明军去了,所以左路军根本没费劲,就占领了绍兴。 然后,黑山在沈珩的建议下,马上出南门,急行军二十里,终于赶上了方孝玉和隆尔萨大战,最终在南北夹击之下,明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黑山和方孝玉见面以后,将沈珩和杨九龄介绍给方孝玉。方孝玉对于沈珩和杨九龄这样的“降官”,很是客气,得知沈珩被黑山任命为“军师”以后,也表示赞同。 绍兴城被拿下,杭州旦夕可下,据探子禀报,杭州如今只有三千清兵,而且是群龙无首,仅剩最大的官,就是杭州知府,正准备逃跑。 就在黑山和方孝玉寻思如何进攻杭州的时候,沈珩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是马上进军杭州,趁势拿下,不给清军任何重整旗鼓的机会。 黑山和方孝玉想了想,立即采用了沈珩的意见,下令在绍兴城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出兵杭州。 (虽然更新不及时,但是字数能保证,我很辛苦,不信你也试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