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九章 惊慌失措 (第1/2页)
江浙,江浙,浙江与江苏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按道理讲,大明“第二军团”攻占杭州后,江苏不可能不知道浙江的变故,但是江宁城里的两江总督郎廷佐就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其实郎廷佐早就知道浙江发生的变故,在明军占领衢州的时候,郎廷佐便接到了军报,不过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浙江归闽浙总督管辖,自己如果过问,恐怕会引起洪承畴误会。 另外还有让郎廷佐闹心的事,就是江西发生的叛乱,到现在为止,除了知道那伙“叛军”打的是大明的旗号,抬出了一个“假”永历皇帝,已经攻占了江西全境,如今正沿着长江南岸向上游进发外,其余的例如他们的兵力、图谋等等都一无所知。 郎廷佐不止一次的有哀怨心思,心说如果不是朝廷前几年“裁军”,将绿营兵的数量减到了最低,唯恐这些汉人组成的军队发生叛乱,现在倒好,到了用兵的时候,却无兵可用。 闽浙的清军主力在福建,而浙江只有数万清军,本来郎廷佐也想过从江宁出兵,可是兵力不足。此外自己如今也是焦头烂额,有点“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江西发生叛乱,那里可是两江正管的地方,出了事,朝廷问起,肯定是要找他问罪的,所以最后他决定“各扫门前雪”,先解决了江西的“叛军”再说。 南昌被“叛军”占领后,郎廷佐便想出兵救援江西,但是江宁城内不过两万兵马,只有先从江苏和安徽各地调集。就这样,东拼西凑,过了半个多月,才拼凑了五万人马,其中有五千八旗兵,才由郎廷佐的头号大将,胡廉率领姗姗奔向江西。 不过胡廉刚出江宁百里,突然碰到了送急报的信使,送来的消息,让胡廉吓了一跳。 这个消息就是,江西的叛军攻占南昌后,分略各地,而其主力大约五万人马,北上到达长江后,突然转向东,现在池州已经失守,据说明军的前锋即将到达铜陵。 听到明军就要抵达铜陵,胡廉都不敢相信,再三询问之后,才确信这是真的。胡廉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命令军队停止前进,而他自己不辞辛苦,马上骑马回转江宁。 江宁城两江总督衙门内,郎廷佐坐在正位,胡廉陪坐在侧位。胡廉一路风尘,刚到总督府内,便已喝了三大杯茶水。 从胡廉那里得知了“叛军”已经快要打到铜陵,郎廷佐差点将手中的茶杯失手扔掉,好半天才平静下来。 郎廷佐心想,已经向朝廷上了五封奏折,请求朝廷由北方派兵过来,可是远水解不了解渴,这需要时间。现在“叛军”只要攻下铜陵、芜湖,那么江宁就暴露在“叛军”眼前了,而且浙江也不太平,如果让两支“来历不明”的叛军会合到一起,江南必会大乱! 胡廉看到总督大人一个人在那里发愣,过了一会儿,胡廉开口说道:“大人,贼兵势大,听说有五万余兵马,与末将的兵力相当,此仗末将压力甚大啊!” 郎廷佐看了一眼胡廉,揉揉额头,说道:“难道本台的大将军也担心打不过叛军吗?” 胡廉摇摇脑袋,晒笑道:“哈,我胡廉还怕打仗吗?别看他们人多势众,其实不过一些山野村夫而已,不过大人,我担心的是江北大别山里的叛匪、浙江的叛匪,他们与江西来的叛匪勾结起来,那么就不好办了!” “嗯,你的意思是说,他们都打着前明的旗号,相互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而这几场叛乱,是早就有预谋的?”郎廷佐说道。 “是的,刚才我只想到他们可能是前明的余孽,叛乱的时间又那么相近,所以想到他们可能相互之间有些联系,但是有没有预谋,末将可就不知道了。”胡廉说道。 郎廷佐对胡廉点了点头,心道,胡廉不枉我如此看重,心思很缜密,又不居功。于是说道:“胡将军,不错,他们肯定是有关系的,可惜到现在我们才知道,想必这些前明余孽准备了很长时间,看情形,他们所图甚大,好像目标就是江宁,形势危机啊!” 胡廉站起身,把腰间的佩剑解了下来,平举在手中,大声说道:“请大人放心,末将一定会阻截叛匪,不过还请大人请朝廷尽快发兵救援!” 郎廷佐走上前去,竟然向胡廉拱了拱手,说道:“本督马上就发八百里加急,想来朝廷也会尽快发兵的,前边的事就全靠胡将军了,等歼灭叛匪,本督定会为你请功!” “多谢总督大人,末将定不辱使命!”胡廉拱手道。 二人又说了几句接下来如何对付“叛匪”,郎廷佐一看胡廉说的头头是道,况且他自己可不熟悉怎么带兵打仗,便让胡廉尽快离开,马上率军去铜陵阻击“叛匪”。 胡廉走后,郎廷佐睡意全无,回到自己的书房,写了一封加急奏折,让人骑马“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但是郎廷佐不知道,就算是他发十封“八百里加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