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十五章 攻城失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攻城失败 (第2/2页)

西两面,各有一万明军,据守在险要之处,随时可以阻击出城的清军。

    北门是李嗣兴和钱三海要发起主攻的地方。当一万明军携带着临时修造的云梯、盾车向杭州城扑去,距离城墙还有三百步距离的时候,城墙上突然出现了六门“红夷大炮”,炮口对准城外,突然喷出一团火焰,“轰——”的一声炮弹落在明军的人群中,硕大的铁弹将两个紧挨在一起的明军士兵击的粉碎,接着余势不减,又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将七八个明军士兵的砸到在地,非死即伤。

    清军的“红夷大炮”没有使用“开花弹”,毕竟那种炮弹造价昂贵不说,还不稳定,很容易炸膛,但实心铁弹则不然,只是杀伤力要小的很多。

    看到清军开炮了,两里之外的明军的两门大炮调整炮口后,立刻也引燃了导线,接着“轰”的一声,同样是两颗“实心弹”向城墙飞去。明军没有首先开炮,并用“实心弹”,为的就是发现清军的大炮后,首先予以击毁,避免他们为明军攻城制造障碍。

    明军的两门炮第一次射击,只是击中了城墙,大片的砖石瓦块“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但是城墙上的清军却未损失分毫。不过明军装弹的速度很快,打完一炮以后,马上用水淋到炮管上,为炮管降温,而后再用“干布棒”伸进炮管,擦净里边的火药残渣,重新装好火药和铁弹后,点燃导线又是一轮炮击。

    清军的“红夷大炮”射击速度比明军慢了很多,就在他们还在装药的时候,城外的炮击就又来了,这次两颗炮弹正中城垛之上,将城垛和躲在后边的清军炮手轰得粉碎。

    这个时候,明军已经冲到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忽然城墙上一阵鸣镝之声响起,“呼”的一下,无数箭矢遮天蔽日般地飞来。

    钱三海就站在前锋的位置,见到清军的飞箭马上就要落下,急忙大喊道:“快,躲到盾车后边,继续前进!”

    可是很多明军并未反应过来,便被从天而降的飞箭射中。清军的弓箭是抛射出去的,所以明军都是上身中箭较多。好在有盾车和盾牌的掩护,明军慌乱片刻,便又从容地向前走去。

    紧接着明军又遭受了四轮“箭雨”,上千人倒在地上,但是终于接近城墙,此时李嗣兴一手拿着一面盾牌,一手拿着一把大砍刀,向城墙上方一指,大吼道:“冲啊——”

    明军呼喊着,上百队肩扛着云梯的士兵冲了上去,搭好云梯,后面的明军士兵就要登梯而上。

    清军的炮弹不断地落在明军阵线之中,此时更是调整了炮口,开始直接向城下轰击。

    永历用“千里镜”看到这一切,急忙喊道:“快轰城上的大炮!”

    明军的两门大炮不断地轰鸣,已经射出五轮炮弹,这个时候炮手们突然发现火药桶里的火药所剩无几了,只够一轮的炮击。

    “陛下,咱们没有火药了!”廖习凯急忙向永历禀报。

    “啊”永历惊叫一声,这才想起本来自己从南京就没带多少火药来,原因是明军使用的火药只有井冈山才能生产,连续作战之后,储存的火药早就所剩无几。而且靳统武率军北渡增援扬州,也带走了大部分火药,所以永历率领两万明军进入浙江,其实并未带多少火药。

    “马上派出火枪营,还有掷弹团”永历说道。

    其实他也不想一开始就用光自己的“绝招”,但是如果杭州屡攻不下,明军必然损失惨重,如此还舍不得用自己的“绝招”吗?

    五百火枪手排成三列,慢慢的向城墙靠近,一千“掷弹手”组成的“掷弹团”也紧随其后。因为射界和射距的原因,清军在城上,明军在城下,所以火枪手必须靠近城墙,才能进行有效的射击,而掷弹手更是得跑到城墙外的护城河边,才有可能将“手榴弹”投掷到城墙上去。

    “呯啪——”火枪手开始进行了第一轮射击,将城上正向下砸石头或者射箭的清军击中,第一轮就有数百个清军掉落城下。接着又是两轮射击,直将清军打的缩在城垛后,不敢冒头。

    李嗣兴和钱三海趁着清军缩回去的机会,马上带人架好云梯,几十队明军顺着梯子鱼贯向上爬去。

    忽然天空中传来“咻——”的声响,登城的明军抬头仰望天空,看见一片乌云飞过,向着城外的火枪手砸落下去。

    这次的箭雨比前几次大上好几倍,而且密密麻麻,让火枪手们根本无处可藏,即使躲在盾车的后边,也有可能被垂直下落的箭矢射中。

    惨叫声此起彼伏,五百个火枪手纷纷中箭,就是掷弹手也被波及了不少。此时明军已经接近城头,正要扒着城垛上去的时候,忽然躲在城垛后边的清军端起一个木盆,将里边的火油向外泼去,不管是地面,还是云梯,都沾上了火油。然后有人向城外扔下火把,将地面的火油点燃。

    地面上的火油先着起火,然后引燃了木制的云梯,火势上窜,让梯子上明军无处躲避,纷纷被烧得从梯子上跳了下来,很多士兵浑身都是火焰,成了一个火人,惨叫连连。

    明军此时士气全无,开始溃退了,任凭李嗣兴、钱三海如何呼喊,也制止不住溃散的明军。

    远处的永历看到这一切,心中清楚地知道,这次攻城战失败了,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否则只会徒增伤亡。

    “鸣金收兵吧——”永历叹息一声。

    此战,清军获胜,明军一万士兵战死两千多人,伤四千多人,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完好无损。

    (诸位,周末快乐!求月票,推荐票,当然还厚脸皮地求打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