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十七章 不得好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不得好死 (第1/2页)

    清军不断地从城门中涌出,冲向城门外的两具尸体;而明军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不要命似的抵近城墙,火枪声如爆豆般,弓箭如飞蝗般飞向城上。

    北城门距离傅氏和洪承畯母子的尸体只有二十步之遥,但就是这二十步仿佛成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管是明军还是清军,都难以接近到距离十步的地方。

    这时候从明军大营中出动了两万士兵,由黑山和方孝玉率领,迅速向杭州北门奔去。清军已经动用了“红夷大炮”,不过炮弹都落在距离尸体一百步远的地方,将明军的增援隔断了。

    距离城门最近的明军火枪手和弓箭手,是提前埋伏到城门附近的,总共不过二百余人,在清军猛烈的炮击和箭雨之下,火枪手和弓箭手不断地倒下,但是仍然死战不退,另外还有五十个精锐的敢死战士围绕着那两具尸体死战不退,将清军阻击在城门之下。

    昨天的炮战中,清军只有一门“红夷大炮”受损,现在仍有五门大炮可用,另外还有十余门小炮,这些炮将明军前进的道路封堵住,使明军的增援难以很快抵达城门附近。

    永历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忽然想起自己前世在某些影视中看过共军用炮,****缺少重炮,就是有,也只是缴获的一两门而已,但是无论大炮还是小炮,到了他们手里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炮手变成了神射手。自己的炮手射术也不差,一直都是自己手里的神兵,是不是可以用这两门学****“点杀”的战术,一一将城上的“红夷大炮”轰掉。

    想到这里,永历立刻亲自走向临时的炮兵阵地,洪熙官在身后陪着,当两人来到炮兵阵地,看见十来个炮手正在观战,尽管很着急,但是因为两门炮的火药用尽,所以没有特别命令,大炮暂停射击。

    见到皇上来了,“炮长”赶紧呼喝道:“陛下驾到——”炮手们慌乱中便要下跪。

    永历摆摆手,说道:“都平身吧,战事要紧!”

    炮手们赶紧躬下身,然后竖立在两边,不敢有半点不恭。永历叫来炮长,对他说道:“你们现在射击的方向是哪里?”

    炮长躬身道:“启禀陛下,现在打的是城墙,并没有特定的目标。”

    永历转身,指着杭州城说道:“看见那些炮了吗?朕现在让你集中两门炮打他一门炮,朕知道你们的火药不多了,还能用几次吧,不行的话,去火枪营弄点,或者把手榴弹里的火药取出来,先用着。”

    炮手听后,点下头表示明白,然后赶紧带着人去寻找火药了。一会的功夫,炮长就搜集来了半桶火药,连同原来的火药,可以用上三四次。

    “听朕指挥——看见那门炮了吗?目标城楼左侧一丈,准备——打!”永历一声令下,两门大炮立刻喷出一团火焰,炮弹飞向了城楼。

    “轰——”第一颗炮弹正中城楼下的城垛,将城垛整个都轰碎,大块的砖石连带城垛后的清军一起从城墙上滚落下来。

    “轰——”第二颗炮弹飞过了城垛,好像并没有给城墙造成什么伤害,但是瞬间之后,更大的一声巨响传来,“轰,轰,轰——”城墙后冒起一股巨大的蘑菇云,就连城墙好像都晃动了起来,甚至城楼都被崩塌一角,接着就是火光冲天。

    巨大的爆炸声,吓了永历一跳,赶紧向杭州城看去,就看见城墙上人影晃动,来回奔跑,一片慌乱的景象。

    原来最后的那一颗炮弹飞跃城墙后,落到了城墙后清军的火药桶上,十几桶火药一起发生了殉爆,如果不是城墙够厚,不然就连城墙都得被炸塌了。

    城外的清军开始溃乱了,见到城内火光大起,已经无心恋战,但是城门好像被堵住了,想撤回去也无路可走,只好向城门两侧逃跑。

    明军的主力并没有上来,想要堵截住清军的退路,根本不可能,况且作为指挥的黑山和方孝玉被授命抢夺傅氏母子的尸体,至于乘机攻城还是次要的。

    趁着这个机会,明军终于接近了城门,将傅氏母子的尸体抢了回去,可是想要趁机进城,却发现城门内一片大火,将进城的路全部封死。

    永历远远地看到一队明军抬着两具尸体往回跑,知道已经成功夺回了傅氏和洪承畯的尸体,便离开炮兵阵地,向中军大帐走去。

    回到中军,两具尸体正好被运到。永历亲自过去察看,惊奇的是两具尸体竟然完好无损,但是两个活人变成了两个死人,不免得让人感到一阵嘘叹。

    看到郎廷佐和乔贵乐赶了过来,永历对他俩吩咐道:“先把老太太和洪先生的尸体装殓起来,再请郎大人写一篇悼词,至于怎么写,朕以为你绝对升任!”

    郎廷佐点下头,说道:“陛下请放心,臣这就去写。”

    永历又转向乔贵乐说道:“乔爱卿,你去准备一下他们母子的后事,朕要在杭州城前亲自为傅氏母子致祭,还有下令全军缟素举哀!”

    乔贵乐怔了一下,但是转瞬间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转身离开,去准备傅氏母子的后事了。

    明军并没有攻进城,因为此时只是城外的清军溃散了,城内的清军只是经过短暂的慌乱后,马上又恢复了镇定,重新在城上布置好了防守,一时间让明军难以突袭入城。

    黑山和方孝玉商量一下,觉得再去强攻,也未必能攻进城去,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于是便下令停止进攻,救回伤兵,而后全军撤回大营。

    郎廷佐只用了一晚的时间便写好了一篇祭文,然后在第二天一早永历吃早饭的时候,便呈了上去。

    永历打开“祭文”,题目叫做“悼洪氏一门两忠烈之千秋”,满篇都是“之乎者也”“呜呼哀哉”,永历看了半天才看明白一些,无非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