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二十六章 群龙无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群龙无首 (第2/2页)

啊!等我回到金门,面前王爷时候,一定请王爷给你记一大功!”

    陈近南客气了几句,然后冯希范让人押着永历,大摇大摆地走上石头山,陈近南等人则在后边跟着。

    长江一战,张水蛟和张煌言率领“南海海军”十八艘战船全歼郑经船队三十二艘,击沉二十三艘,俘虏八艘,另有一艘逃往上游,二十门“红夷大炮”被缴获八门,其余的则随战船沉入了江底。

    等结束了江面上的战斗,张水蛟和张煌言立即调头驶向南京舞阳门前的江面,利用船上的大炮对准舞阳门外郑军的阵营就是一顿猛轰。不过此时郑军已大部撤往石头山,被毁掉的只是郑军来不及带走的辎重和军粮。

    洪熙官在永历走后,坚守了一段时间,终于城门还是被郑军攻占,于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当他率领余部走到山腰的时候,遇到了正要返回石头城求救的侍卫,得知万岁爷竟然被陈近南劫走,急忙尾随而来,等绕过石头山后,却发现万岁爷已经被带入郑军之中。

    经过石头城一战,洪熙官所帅的两千士兵已经所剩无几,凭着几百人,任洪熙官能耐再大,也救不回万岁爷。最后洪熙官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先回南京城,然后再想办法救出万岁爷。

    张水蛟和张煌言两人并没有在同一条战船上,张煌言以“北极星”号为旗舰,率领其余两艘“三桅帆船”冲过郑军船队负责拦截,张水蛟则率其他的十六艘艨艟战船随后赶上,两面夹击对方。郑军猝不及防之下,被大明船队突袭成功,几乎全军覆没。

    基本结束江面上的战斗后,张水蛟和张煌言又指挥着船队炮轰郑军的陆上大营,见到郑军退往城西的石头山后,才停止炮击。然后两人下令船上留下必要的水手负责警戒,其他的全部跟随他们下船,就这样一千多水手乘小船登陆,此外还有被缴获的八门“红夷大炮”,也一并被运到岸上。

    南京城内的明军在毛八重的带领下出城接应,而后两支明军会合后,来到石头山脚下,将郑军围住。

    这时候,洪熙官也沿着江边绕过石头山,与明军主力会合。

    本来张水蛟和张煌言打了一场胜仗后兴高采烈,可当洪熙官说出万岁爷被陈近南劫走,立刻傻眼了。

    众人赶紧将消息传回城内,不久城内的文武大臣全都急忙来到舞阳门外,证实万岁爷确实被劫走后,无不惊惧万分。

    “国不可一日无君”,万岁爷被掳走了,大明朝中便是群龙无首,尽管还有郎廷佐、方以智等人可以维持朝政,但大明国威何在?民心何存?

    众文武急忙在舞阳门商议如何救出皇上,众说纷纭,每个人都很急迫,提出的建议也是五花八门。

    张水蛟、毛八重等武将主张强攻石头城,理由是那里刚经过一场大战,城防毁坏,何况郑军的大炮都已丢失,只要集中兵力,将大炮运上山去,定能拿下石头城,救出皇上。

    郎廷佐、方以智两位内阁大学士则表示反对,强攻石头山,破击石头城,有可能会误伤皇上,何况对方有可能以皇上为要挟,使明军不敢轻易攻山。

    对于两方面的看法,其余的人马上分成了两派,廖文希出人意料的赞成强攻,而乔贵乐当即表示反对,干纹则一言不发。

    洪熙官因为皇上被劫,他职责有失,正低着头不住地后悔,他倒是想上山救出永历,可是他自觉没那本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害了万岁爷,所以很是纠结。

    最后还是张煌言中和了一下众人的意见,提出围困石头山,防止郑军夺路而逃,逼迫对方将皇上交出来,当然只要不伤害万岁爷,有条件可以谈条件。

    乔贵乐首先表示赞同,并且认为石头山虽然难攻,但是他们想走也难,何况郑军的船队被全歼,他们困在山上,起码也不能飞走。

    于是最后由郎廷佐和方以智决定“静观其变”,再派乔贵乐作为使者上山查探,弄清对方的意图,再作打算。

    接下来,众人又在郎廷佐和方以智的主持下,将内外分工安排好。张水蛟负责江上,张煌言、毛八重、洪熙官各守住石头山的一个方向,每个方向安置大炮两门,断绝郑军所有下山的道路,困也困死他们。

    就在众臣为永历心急如焚的时候,石头山上也正在争执不下,刘国轩、冯希范、陈近南三人竟分成了两派。

    冯希范主张立刻杀掉永历,让对方“群龙无首”,然后再趁对方军心大乱之时攻下山去,抢夺对方的战船,趁机撤走。

    陈近南当即表示反对,刘国轩也不赞成,表示如此“鱼死网破”,只能招来全军覆没,不如派人下山去和对方交涉,以永历皇帝为条件,让明军放开一条路,同时交出被俘的战船,然后登船离开南京,回转福建。

    但是冯希范以监军身份反对两人的计划,理由是不可空手而回,把对方的“假皇帝”抓在手里,不趁机捞些好处,实在是机会难得。

    其实刘国轩和陈近南两人也有此意,不过自己被围困在石头山上,远无救兵,能以永历皇帝为条件,让对方放自己一条生路,就很不错了,竟然还要“捞些好处”,难不成让永历皇帝把南京城让给延平王?这可能吗?

    三人商量了一会儿,根本没有结果,这时候就听传令兵进来禀报,说是山下来人了,一个自称“乔贵乐”的求见。

    刘国轩一听,马上嚷道:“怎么?这小子还敢来?”

    (这两天很奇怪,推荐票很少,几乎没有!月票更不用说,难道双倍的时候就没我的份了吗?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