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五十四章 风涌徐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风涌徐州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第五十四章风涌徐州

    “遏必隆”乃是北京有名的“花花公子”,武功平常,韬略稀松,更是大字不识一个,不过他有一个“好”爹,那就是“四大首辅”之一的遏必隆,其实“遏必隆”应该叫做多隆才是,不过因为他老爹的名气太大,便被人们叫做“遏必隆”。

    这是有原因的,遏必隆被顺治定为康熙的首辅,但实权却掌握在鳌拜的手中,即使索尼和苏克萨哈两人联手,也处于劣势,而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遏必隆则是个“和事老”,其实根本就是在不断地让步,让鳌拜的权势越来越大,气势越来越嚣张。

    因为遏必隆如此无能,他的儿子多隆又如此无端,于是人们暗地里将多隆也叫做“遏必隆”,意思是说他们父子如耗子的儿子,一代不如一代。

    就在多隆率先到达徐州以后,两万关外满洲骑兵也已抵达了天津卫,会同五千火器营准备坐船由运河拿下,数天之后就会抵达徐州。

    此时北京城内因为“换地”风波,鳌拜一党和索尼一党已经撕破脸,鳌拜和班布尔善执意要将正白旗的“好地”还给镶黄旗,但被索尼和苏克萨哈阻拦,苏克萨哈为正白旗人,反对尤为激烈。

    苏克萨哈于大年初三递上折子,弹劾鳌拜一伙在“换地”中营私舞弊,结党不法,其实小康熙才十岁,他就算看了奏折又能做什么决定,最后还得是辅政四大臣一起“打群架”。不过这次苏克萨哈是将折子直接递到了慈宁宫,送给了太皇太后孝庄看。

    但是结果让苏克萨哈失望了,孝庄连看都没看折子,就让他自己去和鳌拜索尼等人商议,又说凡事要以“和”为贵,当下南方前明余孽泛起,应同仇敌忾平灭叛明,切不可因小失大。

    孝庄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让苏克萨哈忍耐,先把江南的明军消灭,然后等康熙长大亲政再说。

    可是苏克萨哈一根筋,非要将“换地”一事制止,在孝庄那里碰壁以后,他又去找了遏必隆和索尼,遏必隆“哼哈”闪烁其词,索尼则让他再忍一忍,不要将事闹大。可是苏克萨哈最后还是邀集了数个同僚,一起向鳌拜发难,扬言如果继续“换地”,他就要撞死在太和殿前。

    鳌拜被逼急了,如果镶黄旗不能“换地”,人心尽失不说,他的威望也会遭受打击,他怎么能让苏克萨哈得逞。于是鳌拜与班布尔善等立刻发起了反击,召集所有在京的二品以上的文官官员和诸王贝勒齐聚于太和殿。就在小康熙的面前,鳌拜和班布尔善等轮番向苏克萨哈发难,说他勾结宵小,结党不法,趁江南纷乱,借机祸乱朝政,阻止皇帝亲政,妄图独霸朝堂。

    反击是犀利的,让苏克萨哈一时反应不及,就连他最信任的两个同僚,也被鳌拜暗中收买,突然在朝堂上反戈,指责苏克萨哈确有不轨之心,让苏克萨哈措手不及。

    正在这时,有侍卫送来了一些密信,班布尔善说这些信件都是刚才在苏克萨哈家中搜出来的,密信是漠北蒙古准格尔部大汗巴图尔浑写给苏克萨哈的,当他当众选读了几封密信,内容有巴图尔浑要苏克萨哈刺探朝政的内容,并且两人还要结成儿女亲家,共襄大业。

    准格尔部对于清廷,是顺了反,反了顺,一直不肯真正归顺清廷,故此清廷几乎是连年向漠北用兵施压,才没有使准格尔部坐大。

    苏克萨哈与巴图尔浑暗中联络,这可是图谋不轨的大罪。苏克萨哈当然不肯承认,大骂鳌拜一伙栽赃陷害,并且在不经皇帝许可之下,便对大臣的家进行搜查,实乃篡越之大罪。

    当苏克萨哈争辩完,鳌拜竟然拿出了一卷圣旨,这道圣旨竟是出于孝庄之手,是她准许鳌拜派人搜查苏克萨哈的府邸。

    得知这一切后,苏克萨哈先是不可置信的惊愕,然后是一阵狂笑,他知道自己被孝庄出卖了,自己成了被舍弃的“卒子”。

    “铁证如山”,原来和苏克萨哈交好的索尼也适时闭上了嘴巴,没有说出半句求情的话,其他的朝臣就更不用说了。

    就这样,鳌拜代表孝庄太后和康熙,宣判苏克萨哈死罪,抄家之后,家眷子女发配宁古塔为奴。

    在这个过程中,“首辅”遏必隆一言不发,冷眼看着,其实没几个人知道,遏必隆心中也颇为怨恨苏克萨哈,虽然“换地”没他什么事,可是前些日子,鳌拜提出让遏必隆的儿子多隆去代替穆里玛为帅,苏克萨哈是非常的反对,故此遏必隆心想:这种“死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