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义务兵制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一七一提供最新章节西班牙人的船队消失在舞阳门外的江面上,永历和众臣皆松了一口气,他们来得快,去的也快,这让永历心知大明的孱弱。。现在可不是两百年后,西洋人的船队竟然可以随便闯入长江,如此说来,海防太重要了,当然这也与郑经有关,还有赵氏兄弟占据的吴淞口大门敞开,才使得西班牙人在长江上畅通无阻。 可是西班牙人能来第一次,就会来第二次,到时不可能再故技重施,肯定会被西班牙人识破,何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天地会”的暗桩可是无处不在的。总之,落后就要挨打,永历的心中更加坚定了建设一支“海军”的想法,准备在平定南方以后,一定要优先发展“海军”,也就是大明自己的水师。 但眼前的危局,永历不得不慎重起来,南京周围的府县其实也无兵可调,即使是有些乡勇民团,大多掌握在土豪的手中,那些地主乡绅可不愿意把自己看家护院的都交给朝廷,何况永历也清楚这些民团都是一些乌合之众,想要训练成一支强军需耗时太久。 可是朝廷没兵可不行,如今明庭用的是募兵制,也就是招募自愿当兵的人,而且要求非常严格,凡是有残疾、年龄不符的都被拒之门外,而那些年富力强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营生,又不愿意当兵,故此如大的江南数省,征兵的人数却少得可怜。 为此可愁怀了黄宗羲等大臣,战场上一直催促援军,可是朝廷的兵力却捉襟见肘,长此以往下去,大明的官兵越打越少,还如何光复河山。 大臣们犯愁,永历这个大明皇帝更愁,不过他忽然想起自己穿越来的那个世界,好多国家都使用“义务兵制”,就是任何适龄青年人都有当兵的义务,凡是逃脱征兵者,都要受到严惩,比如华夏和那个叫做米国的。那么大明要和满清作战,要平定四方,将来还要扩疆拓土,没兵可不行,如此是不是可以实行“义务兵制”,以此来扩展兵源呢? 可是当永历说出自己的想法后,立即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就是黄宗羲和郎廷佐都出言反对。 黄宗羲的理由是“义务兵制”固然有其长处,但是要实行起来,却会遭到民间的反对,是想谁家愿意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被送去当兵,要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还有江南地方上的百姓都各有其业,不管做什么都能养活自己,谁愿意去当兵,不是有一句话叫做“好男不当兵”吗? 郎廷佐也提出了自己的反对理由,他继续黄宗羲的想法讲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义务兵制”是不是应该大明全国不分种族和贵贱,全部都得应征入伍,如此一来,皇族、贵族、官员、士子们是不是要享有不当兵的特权。。尤其是那些读书的士子,他们是靠读书来考取功名,如果让他们也当兵,那么将来的天下谁去治理,故此这条法令首先就会被士子们群起反对。 最后就连方以智也摇头,他说如果都去当兵,那么谁还来种田、做工,何况华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是施行“募兵制”,或者抓丁入伍也是有过,但不得人心,还是“募兵制”好。 面对朝臣们的反对,永历并不打算放弃,显然是黄宗羲他们误解自己的意思了,于是永历耐心地把自己的想法又解释了一遍。 “义务兵制”并不是要所有轻壮男子都去当兵,而是要有一定限额,这个限额可以由兵部决定,同时不同区域人口不同,则征兵的数量也各不相同。还有“义务兵制”的士兵有一定的当兵年限,比如三年或者四年,时间一到,除非有特殊情形,否则不得已任何理由阻拦其离开军队回家。至于皇族、贵族和官员的子弟也需要应征当兵,这一点绝不容许通融例外,为此永历会下旨将其写成律法。 其实历朝历代除了开国时,皇子藩王可以带兵征战,一旦天下太平后,藩王们都得交出兵权,回到自己的属地去做“太平王爷”,从此世代不许再掌兵权,否则就视为谋反。比如本朝先帝永乐皇帝就是拥兵自重,进而夺取天下。不过也有倒霉的,后来的宁王朱宸濠可不走运,起兵谋反,结果却兵败身死,徒留笑柄。为此大明世代都严控藩王领兵,非但如此,就连宗室子弟舞刀弄剑,被监察官发现,都得要申斥一番。 皇族和贵族的子弟要应征进入军队,从此要形成制度,永历想起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还是比较有效的。将皇族和贵族子弟先送入军校,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正式入伍做低级军官,服役一定年限后,就可以退出军队,而且尽量限制他们的军衔,从而使他们难以进阶到高级军官,得不到军队的指挥权,如此一来,他们想要掌兵不轨,谈何容易。。 所以皇族当兵并不可怕,主要是在制度上形成规矩,任何人不得违背,从而断绝一些人的妄想,而且皇族当兵也有好处,就是可以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试想就连大明宗室都得当兵,那么百姓还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一视同仁了。 但是让皇族子弟当一个普通士兵,皇族宗室们肯定是不愿意的,贵族和官员子弟也是如此,所以永历打算全部先送入所谓的“军校”,经过一段时日,再出来担任一定的军职,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