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七十八章 富民强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富民强兵 (第2/2页)

臣,乃是华夏历朝中数得着的能臣,原来张廷玉竟然就是张廷瓒的二弟,张英的亲二子!

    “你弟弟,张廷玉今年多大了?”永历急问道。

    “年方十五。”张廷瓒答道。

    永历一听,有些失望,心想要是再大点,也可以来朝中做官了嘛,可是文臣不同于武将,洪熙官武功高强,十五岁做自己的禁卫副统领,十七岁做游击将军,可是十五岁的文官太年轻了,难以服众啊!

    “哦,你弟弟十五岁,正好是进学用功的时候,朕准备重建大明国子监,你回去修书一封,让你父亲把张廷玉送来南京,让他先到国子监读书,等年纪再大些,朕有重用,如何啊?”永历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心中就是想将张廷玉占为己有再说,省得跑到康熙那边去。

    张廷瓒哪敢不从,忙躬身应是。

    然后永历又问道:“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弟弟先你答出来的呢?”

    张廷瓒点头,而后说道:“回陛下,就在去年,我随母亲和弟弟去河南开封探望父亲,见到父亲后,他曾为了探查我们学习的程度,出题考我们,这最后一道题就是‘如何强国’,结果是我弟弟先答出来的,而后我父亲也表示赞同,但却不让我们到处宣扬。”

    永历听后,觉得张廷瓒这个年轻人倒是老实诚实,在自己面前也不隐瞒,看来是可以放心地用他的。

    “那你弟弟当时是怎么解释的呢?”永历问道。

    “我二弟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国富则是外强中干,财富掌握在国家手中,却不惠及百姓,而财富之源则是百姓,如果不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富过于集中,掌握在国家手中,只不管会使百姓疲敝困苦,导致财富之源慢慢枯竭,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崩溃,战乱将起,比如统一六国的秦便是如此!”张廷瓒答道。

    当张廷瓒回答问题的时候,黄宗羲一直在旁聆听,心中不断地思索,越来越觉得此话有道理,但又觉得这些道理有不合数千年来的治国学说,如果传扬出去,也许会被骂成是“歪”,不过皇上却没有不悦之色,反而连连点头,这说明皇上赞同啊!

    “那你再说说如何强兵?”永历接着又问道。

    “只有民富才能国强,百姓富足了可以提供庞大的财源,支持国家的军队,反过来,军队强大了,可以保护百姓的财富,同时开拓疆土,维护商路,拓展更大的财源。”

    说到这里,张廷瓒一顿,然后继续说道:“陛下,接下来是我自己的想法,强兵在于练兵和装备,练兵我就不说了,那是武将的事,我就解释一下如何武装军队。当年战国时候,赵武灵王学习‘胡服骑射’,改变了赵国的军队的武备和战法,阻挡了秦国和匈奴数十年。如今已经是两千年过来了,可是华夏的军队还未有太大的改变,虽有大炮和火铳的出现,但它们依然是战场上的辅助,军队主要还是用大刀长矛,战场上的主要兵力还是骑兵,比如满洲骑兵,来去如风。可是我觉得那些早晚会被淘汰,大炮和火铳等火器才是将来战场上的主角,在大炮和火铳面前,骑兵将会不堪一击。故此大力发展火器,才是当今的紧迫之事,如果大明握有更犀利的火器,那么满清的军队只有被消灭的结果了!”

    张廷瓒是不吐不快,当着永历和黄宗羲的面,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然后偷偷扫了一眼永历,心中不免得忐忑起来,心道:自己才过二十岁,却要在大明皇帝和内阁首辅面前“班门弄斧”,是不是有些过了?可不要因为自己的言论,连累了父亲才好。

    “哈哈——”永历站了起来,绕过桌子,走到张廷瓒身边,抬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两下,说道:“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好!好!”

    黄宗羲也笑了,刚才他还在担心会引起永历的不快,毕竟张廷瓒太年轻了,也许那句话说的不对,就会引起皇上龙颜大怒,这可得不偿失了。不过以自己对皇上的了解,张廷瓒的言论应该就是永历一直执行的大政方针,不然他在井冈山时,不惜代价制造那些大炮和火枪干嘛?所以张廷瓒的话,可能是说到永历的心里去了。

    这时,永历也在想,张廷瓒一直在安徽桐城闭门苦读,读的都是四书五经等儒家学说,本来以为是个书呆子,没想到思想如此进步,竟然提出改造军备的想法,看来是个人才啊!

    永历忽然想起这些日子,按照自己的旨意,方以智正在筹建“兵工厂”,井冈山的各个兵器作坊都被搬到南京来了,此时各个战场上都急需大炮、火枪和弹药,小作坊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只能建更大的,更正规的“工场”才行,所以筹建“兵工厂”,以制造各种火器,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方以智为了筹建“兵工厂”,忙得焦头烂额,现在正在南京南方的溧水县选址,准备在那里修建一座大型的“兵工厂”,也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不如就将张廷瓒派往那里,协助方以智,以张廷瓒的才智,应该升任才是。

    心中有了打算以后,永历对张廷瓒说道:“张廷瓒,朕赐你进士出身,任工部主事,明日你准备一下,就赶往溧水县,去帮内阁大学士、工部尚书方以智修建‘兵工厂’如何?”

    张廷瓒听完,吓了一跳,才见了一面,就封官了,而且还是正六品的工部主事,当年自己老爹考中进士三甲,不过外放了一个知县,自己不用科举就当了大官,这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正当张廷瓒发愣的时候,黄宗羲提醒道:“廷瓒,还不谢恩?”

    张廷瓒闻听,赶紧匍匐于地,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张廷瓒谢完恩,永历让他起来,又与黄宗羲说了几句朝政上的事,然后就招呼张千,让他前边带路,再叫黄宗羲和张廷瓒随行,一起去“御膳殿”吃午饭。

    在去往御膳殿的路上,黄宗羲一边走一边想:“富民强兵”与“富国强兵”有何区别呢?财富难道不应该掌握在国家手中吗?

    走着走着,黄宗羲忽然想起准备颁布实施的,里边有“天下人,人人平等”这句话,为什么要“人人平等”,就是防止国家权力过于集中,而财富的支配也是权力的表现和源泉。如果当国家财富掌握在一小撮人手中,这群人又不思进取,抱残守缺,就会变得骄奢yin逸,祸国殃民,那才是天下大乱之源!

    所以——民富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强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