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九十一章 军民鱼水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军民鱼水情 (第2/2页)

好,鞑子皇帝就知道加税,郑经的人又无恶不作,还真没有我们老百姓的活路了,要不是大明的军队来了,我们就只能等死啦,呜呜——”老人是越哭越伤心,甚至抓住黑山的衣袖就开始擦起鼻涕眼泪来。

    “哦,老人家莫哭,莫哭,本帅一定会为你们做主的,刘进忠这个贼头已经被抓住,等城内的残敌被肃清,本帅就会拿他抽筋扒皮,为死去的冤魂报仇!”黑山安慰着老人。

    “啊,您可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老人感动的无以复加。

    黑山一听,心里嘀咕:有杀人的菩萨吗?不过潮州百姓被刘进忠欺负苦了,当然把自己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而刘进忠就是一只恶魔,当然会遭人恨了。想到这里,黑山的笑容更灿烂了。

    老人接着说道:“大帅啊,老儿在家中略被几杯薄酒,请大帅赏脸,过府去品尝!”

    闻听此言,黑山的酒瘾被勾上来了,正想答应,却被马云暗地拽了拽衣角,这才“嘿嘿”笑道:“不好意思啊,军中事务繁忙,以后吧,以后吧!”

    老人又劝了几句,看到黑山态度坚决,也只好作罢。不过等到晚上,潮州百姓自发的将家中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贡献出来,有吃的,有喝的,还有穿的,甚至“八大姓”合在一起送出了五千两银子,全部都送到了潮州城外的明军大营。

    明军清剿完城内的郑军残余,黑山和马云并没有在城内停留,而是留下一万军队驻守潮州城,其他人全都退出来,回到城外大营休整。

    等百姓们敲锣打鼓地来到大营,黑山和马云着实又感动一番,可是潮州百姓疲敝,那些东西是他们仅有的一点东西了,再说明军有严明的军纪,更不能收百姓的东西。

    于是黑山和马云又耗费了一番口舌,才将百姓们安抚住,不过东西是一样没收,反而还将军中的粮食拿出来不少分给了潮州百姓,毕竟潮州城被刘进忠搜刮的差不多了,百姓们就连粮食也几乎所余不多。

    因为军团还要继续西行,所以黑山和马云并不打算在潮州耽搁太久,第二天一早,潮州百姓聚集到东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一座斩台早就被搭建好,这里将要当众处斩刘进忠、马六等罪大恶极的郑军将官,以还潮州百姓一个公道。

    黑山是要兑现诺言的,午时快到,有明军押着刘进忠等十余人上台,而后是如凶神般的刽子手。刽子手们拿着可不是砍头刀,还是小巧的剐刀,号炮响起后,刽子手们先按住人犯的手脚,用小刀将其手筋和脚筋挑断,而后将筋抽了出来,痛的那些人犯“嗷嗷”惨叫。接着刽子手的剐刀上下翻飞,将犯人的皮慢慢的剥了下来,此时,犯人还没死去,而是在那里哀嚎不已。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些刘进忠的帮凶们,包括刘进忠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的快,他们当初残害百姓的时候,是何等的凶残,此时人皮都被剥下来了,就是告诉他们,他们不配为人,还是下地狱去吧!

    解决完刘进忠,“第二军团”也该离开潮州,继续西进了。在出发的时候,潮州百姓又一次自发的前来送行,这次他们只拿出用当地泉水泡出的香茶,说是东西不拿,但是水总得喝一口。

    面对诚挚的潮州百姓,明军官兵无不感动,在黑山的允许下,每个官兵都喝了一杯潮州百姓敬上的茶水,而后才与潮州百姓依依惜别,大军继续西进。

    马云这时想起万岁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军队源自民众,以军队和民众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一样,鱼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军人要以维护国家和民众为己任。除了遵守军纪外,还要坚定为国为民的思想,只有这样才会成为真正的军人,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想到这里,马云终于知道了万岁爷为什么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原因就在于此。

    “第二军团”继续西行,再往西就是尚可喜的地盘了,也许是尚可喜和郑经有过什么默契,路途的各县并没有驻扎多少清兵,当明军的前锋出现后,这些清兵无不望风而逃,让明军西行了五百余里,都未遇到抵抗。

    直到明军前锋抵达了惠州境内,才由探马回报,惠州城内驻扎有两万清军,为首的乃是新任潮汕总兵岳岐山。

    说起这个岳岐山,他也算是永历的故人,以前井冈山的走私生意,他颇为照顾,当然他也从中获取了不少好处。本来他是韶关总兵,后来尚可喜打算派大儿子尚之信北上,被明军打回来以后,只好坐守广东,直到郑经派刘进忠袭取了潮汕,尚可喜担心郑经派兵继续进攻自己,故此才调岳岐山到惠州,以拒郑军。

    岳岐山早年就跟随尚可喜南征北战,颇有些才能,如果不是尚可喜下令禁止他东进收复潮汕,可能他早就出兵了。

    现在岳岐山听闻明军已经攻破郑军防守的潮汕,惊讶之余,竟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建功立业的机会。

    岳岐山有个不能对外人说的想法,他以为平南王已经老了,不复当年之勇,现在就想守着自己的地盘过日子,没有一点进取心。而且他的儿子们也是无能之辈,尤其是尚之信更是眼高手低之辈,不然也不会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损兵折将。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岳岐山以为如今天下纷乱,南明余党复占江南,南北交通隔绝,南华夏其余地方也不再受清廷控制,此时谁手里有军队谁就最大,何必要仰人鼻息。

    广东乃是富足之地,又有南岭与外界阻隔,足可以成为称王之地。平南王老迈,诸子不肖,那自己是不是就有机会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广东王,也未可知?

    不过这一切得建立在军功之上,如果能将明军打败,然后再趁机夺取广东兵权,如此一来,新的广东王,舍我其谁!

    有了此种想法,岳岐山准备在惠州与明军大干一场,故此他并没有坐守惠州,而是领军两万倾巢而出,准备在半路截击明军。

    完毕,请投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