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消极避战 (第2/2页)
,北岸两军正在打仗,万岁爷竟然要渡江,如今长江上还是清军的水师横行,明军的运粮船队只能在夜间横渡长江,为的就是避开清军水师。可是万岁爷竟然要大白天渡江,万一遭遇清军水师可怎么办? 于是金凤阳将自己的担心说出来,可是永历根本没当回事,执意下令准备船只渡江。金凤阳也不好再阻拦,只好去安排船只。 为了万岁爷能安全渡江,金凤阳派人将整个武昌江南沿岸都寻了一遍,可是清军早就将大点的船焚毁了,只寻到一些渔民藏起来的小渔船,最后金凤阳好不容易在长江上游寻到了一条五丈“平头船”,等船只停靠在武昌外码头,已经是下午了。 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永历并没有生气,还勉励了金凤阳几句,而后登上“平头船”,剩下的两千御林军则分成两批,乘坐小渔船渡江。 永历的船队刚到江心,就发现江北驶来一支船队,有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最大的是艨艟战船,虽然距离较远,但也能猜出这肯定就是清军的船队。 此时是白天,有清军水师的巡逻队在江面上游弋,到底还是被运送永历的船队碰上了。不过永历他们是在武昌上游十里的地方渡江,清军的船队出现在下游五里处,距离不算近,如果让随行的小渔船去缠住清军船队,永历的座船倒也能安全地渡过长江。 洪曜先向永历提出建议,就是让永历乘船先走,自己留下率领御林军殿后,阻击清军水师。但是永历没有同意,而是让船队继续渡江,只要时刻注意清军船队的动向即可。 这个决定让洪曜和苗显很诧异,但是片刻之后,更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清军船队竟然调转船头向下游而去,对横渡长江的明军船队视而不见。 另外洪曜也对永历的未卜先知而感到惊奇,其实清军船队会撤走,永历事先也只是猜测而已。因为永历很早以前便知道驻守武昌、汉口的清军水师规模不大,只有三四十条中小型战船,其水军提督叫做丘光海,其为人贪财重利,是个闻名的“守财奴”。 自从满清侵占江南以后,就一直不太重视水军,如今驻扎在汉口的清军水师所用的战船,竟然全部都是十年前的破烂货,而且对水军的军饷也减而又减,就是提督丘光海也是从绿营贬来的,从来都不受人待见。 可是丘光海此人贪财,水军的军饷本来就少,根本没有多少油水,于是他便将水军中的船只偷偷出租给商人,甚至还派船派人在长江上干起了渡船的营生,几年下来,不但丘光海捞到大笔银子,就是各级官兵也得到了实惠。 丘光海有了钱,却格外吝啬,他平时每餐只吃一菜一饭,还是白菜豆腐之类的,就算是剩下的饭菜,也舍不扔,而是留着下一顿再吃。再说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内衣是补丁摞补丁,外边的官服,也打了几块补丁。不熟悉他的人还以为他是“清正廉洁”之人,但暗地里丘光海将自己的银子拿出来放了高利贷,或者参股做生意,就算远在山西的商号,都有他的股份。要说他有多少钱,除了他自己,就算他的亲儿子都不知道具体数额,不过有他身边的人放风说,丘光海有整整一大箱子票据,每张拿出来都价值万金。 对于“守财奴”,永历丝毫不担心丘光海会与明军死战,虽然明军没有大船,但是江面上的小船足有上百艘,每只小船上都有七八个明军,俗话说“蚂蚁多咬死大象”,丘光海要是敢来进攻自己,那么他得先解决自己的御林军再说。 永历一行,有惊无险地渡过长江,来到了北岸,这里接近汉阳,距离湘西军团的大营更近,只有三里来路。 就在永历等人上岸后,忽然看到北方明军大营中出来一队人马,向江岸这边跑来,当他们逐渐接近后,永历看到为首的三人,分别是姚大榜、阿铁,还有一个妖媚的女人。 这个女人如今可了不得,可以说是闻名天下也差不多,要知道明军中只有两个女人领兵打仗,其中一个是大明皇妃,但身在滇西,名声不显。但是眼前这个女人,却威震大江南北,她就是姚大榜的左膀右臂之一,胡媚娘。 姚大榜归顺永历后,胡媚娘也跟随姚大榜投入明军,因其作战英勇,屡建战功,此时已是湘西军团一个主力团的团长,可谓是当世的巾帼英雄。 三人见到永历后,赶紧滚鞍下马,山呼万岁后,永历让他们起身,然后由他们陪伴,进入明军大营。 进入大营后,永历被迎进中军大帐,御林军也快速地接替了周围的防务。 姚大榜先躬身说道:“陛下,您要渡江,怎么不先通知臣,也好让臣派出兵马接应,这里可不比南岸,随时清军都可能出城,万一陛下出了事情,这让臣就算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永历笑道:“呵呵,有你姚大榜在,汉阳城内的清军早就吓破了胆,他们可不敢出城,刚才在江上朕也遇到清军船队了,可是他们见到朕后,调头就跑,这说明你可是威名赫赫啊!” 姚大榜一听,赶紧说道:“臣哪有什么威名,虚名罢了,还不是陛下英武圣明,见到陛下的圣驾后,清军不敢冒犯陛下天威,故此才逃之夭夭。” 永历听到姚大榜的马屁拍的山响,觉得眼前的这位“江洋大盗”做了明军的主帅后,越发的经验老到了,不愧是从东厂出来的人,拍马屁的功夫都是一流的。 “呵呵,朕来的比较急,没有事先通知你们,这是朕忧心湖北的战事啊!”永历说道。 “啊,臣有罪!”姚大榜噗通一跪。 “姚江军起身,咱们君臣坐着说话。”永历示意道。 姚大榜站起来,坐到旁边的一把椅子上,然后说道:“陛下,臣与刘将军联络不及时,又没有一致调度,所以致使攻城失败,主要责任在臣,如果我们先一步强攻汉阳,也不会让刘将军误会了!” 永历心道:现在你当着朕的面,都说自己的错,为什么还要派人去南京告状打官司呢?难道此时就能显出你的高风亮节吗?还是想遮掩你心里的盘算? 不过永历并不想当面斥责姚大榜,因为此时汉阳、汉口两城还未攻下,湖北还没有归于大明,此时还不宜处置姚大榜,否则会使他心生他念,反而不好。 想到此处,永历说道:“不要再提了,此事就算揭过,有错的话,也是朕没有事先分出你们两个军团作战的主次,毕竟你们俩是第一次合作,有些误会,也实属正常!” 姚大榜站起来跪倒,有些激动地说道:“谢万岁爷,恕臣之罪,陛下圣明啊!” 永历摆摆手,说道:“起来吧,不用多礼了,朕来问你,这些日子,汉阳的城防如何?” 姚大榜重新坐好,接话道:“回陛下,臣曾经对汉阳城发起过十次进攻,不过都失败了,战损了上万人马,臣缺少攻城的利器,只有几门缴获吴三桂的小炮,难以对城墙造成伤害。” 永历点点头,说道:“嗯,你们军团是缺少重火器,不过朕已经下令,兵工厂的下一批大炮优先装备你们!” “啊,臣谢主隆恩!”姚大榜又要下跪,却被永历喝止了。 “不用跪了,姚江军,朕问你,你们攻了八次,那么刘体纯他们攻了几次啊?”永历问道。 “这个,臣并不知道太详细的次数,但是听到汉口那边响了三次炮声。”姚大榜答道。 永历一听,心道:如果姚大榜没有说谎的话,刘体纯只对汉口发起了三次进攻,他这是在消极避战,难道刘体纯真的如罗洛所说的,偷jianian取巧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