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永历_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历写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永历写书 (第1/2页)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大明永历二十二年正月十五这一天,远在南京的永历收到黑山自云南派人送来的奏折,奏折中将云南近来发生的大事讲了一遍,着重说明了派兵追击吴家军,并且又派出一万明军作为后援,并且与第五军团联合,攻占大凉山,进而夺取川南的计划和意图。

    还有请求朝廷,立刻下拨五十万两白银到南京,用于修筑云贵通往广东和湖南的道路,委派云贵两地的各级地方官,对云贵进行治理。

    永历看过奏折,便与黄宗羲、方以智商议,是否同意第二军团的请求。给云贵下拨五十万两白银,这是很早以前永历许诺的,他曾经在云贵盘桓一年,知道那里的道路交通是何等的崎岖破烂,不说山区,就是平原的官道也是年久失修,难以行走。

    云贵就是因为交通不便,限制了两地与内地的联系,更使其难以发展,造成当地百姓生活困顿,还有最让朝廷担心的是,云贵各地反叛势力屡屡兴风作浪。但是一旦修通道路,加强了云贵与内地的联系,那么云贵将紧紧的被控制在朝廷的手中,即使再有叛乱发生,也会很快剿灭。

    而且好处还不止于此,此外还可以震慑云南临近的各个属国,甚至是出兵教训他们,乃至于吞并他们。

    寮国、越南、缅甸以前都是大明的属国,但是现在分离倾向非常明显,自从大明光复江南以后,这些小国竟然没有派来时辰朝贡,好像根本不知道华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大明朝廷不闻不问。

    到现在为止,永历还没有闲工夫对他们,但不等于将来不出手,比如缅甸,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永历本人,算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当年就是缅王莽白出卖了永历皇帝,致使永历皇帝及太后、皇后、太子等被吴三桂残害,所以永历心中已经早有计划,等将来与北方的战事结束,第一个出兵征讨的国家就是缅甸。

    对于缅甸,不单是复仇这么简单,缅甸东临泰国和寮国,西接印度,南邻印度洋,物产丰富,如果拿下缅甸,大明便在印度洋有了一处出海口,影响力将直达印度洋周边,甚至可以借此为跳板,进一步控制印度,乃至于阿拉伯地区,这将是永历雄图霸业的第一步。

    所以现在只是投入五十万两银子,将来的受益可不止这些,而是百倍、万倍,甚至难以计数。

    不过现在南京大明朝廷也是不宽裕,四处都需要用钱,户部尚书黄宗会为了筹钱,禅精竭虑,废寝忘食,不断地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压缩开支,才刚刚持平,现在一下子要拿出五十万两银子,太难。

    可是没有银子,也得想办法,永历不想在云贵百姓面前失信,更不愿意为此耽误自己的计划。因为修路需要时间,如果现在开始修路,等路修好了,得在数年之后,那时北方平定,正好可以腾出手来,南下对付东南小国。

    于是永历大笔一挥,将今年的宫廷用度全免,一共是二十万两银子,这比过去北京的时候,每年宫廷耗费数百万两,或者上千万两银子,可差得远。

    就是这点银子,永历也下旨全免,将这笔银子转到云贵,用来修路,至于宫内的花销,则依靠往年的一点积蓄,或者干脆节衣缩食,反正能吃饱就行。

    看到万岁爷如此大度,群臣也不好意思吝啬了,纷纷上书请求停发俸禄,愿意与皇上同甘共苦。

    有点让人意外的是永历只是对自己苛刻,但是却没有让大臣们跟着自己受苦。下旨宣布禁止任何王公大臣贡献俸禄。

    虽然永历一直想实行“高薪养廉”,但是条件根本不允许,所以各级官员们的俸禄并不高,就算是黄宗羲,大明内阁首辅,每月的俸禄也只五两四钱银子,那些国公爵爷们,俸禄要高一些,也不过百两而已。永历可不想让大臣们也掏银子,等以后没钱花了,再去接受别人的贿赂,如此一来,好事倒变成坏事了。

    除了永历自掏腰包拿出的二十万两银子外,黄宗羲、方以智和黄宗会又想办法拼凑了三十万两,终于凑齐了五十万两银子。

    云贵要修路,还需要治理,得要派去一员干臣大吏才行。永历接受黄宗羲的建议,将浙江布政使杨九龄调任代理云贵总督,再派太常寺卿王青廉为云南布政使,协助杨九龄,共同负责铺桥修路和治理地方。

    杨九龄留下的空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