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_第751章 梦回四十六 爱 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1章 梦回四十六 爱 一 (第1/5页)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这个回目也较工整,与上个回目名有一脉相承感,恐怕也正表现了曹雪芹写作的一个连续连贯感,

    ““【庚辰:此回亦有本而笔,非泛泛之笔也。】【只看他题纲用"尴尬"二字于邢夫人,可知包藏含蓄文字之中莫能量也。】【蒙:裹脚与缠头,欲觅终身伴。顾影自为怜,静住深深院。好事不称心,恶语将人慢。誓死守香闺,远却扬花片。】”,脂批,

    ““话说林黛玉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去,暂且无话。”,这句话看起来好象纯属多余,但这句“暂且无话”恐怕包含深意!

    即之前那首秋窗风雨词,可谓埋下巨大伏笔,因此,这里曹雪芹才强调“暂且无话”,而八十回后,恐怕会以极大的篇幅来“有话”!

    ““如今且说凤姐儿因见邢夫人叫他,不知何事,忙另穿戴了一番,坐车过来。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儿道:"叫你来不为别事,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老爷因看上了老太太的鸳鸯,要他在房里,叫我和老太太讨去。我想这倒平常有的事,只是怕老太太不给,你可有法子?"”,鸳鸯正传刚开始,便几乎是立即接贾赦的如此大事或“厉事”,其实红楼梦的节奏是相当快的,即也就是红楼梦是相当浓缩的,因此,之前说的有个别“夸张”的地方,其实也是浓缩的结果,

    而纵然如此浓缩,节奏如此“快”,仍然多达一百万字!足见红楼梦的能量或说曹雪芹的能量之巨大!

    ““凤姐儿听了,忙道:"依我说,竟别碰这个钉子去。老太太离了鸳鸯,饭也吃不下去的,那里就舍得了?”,凤姐儿能认识到鸳鸯的重要性甚至在贾府的特殊地位性,即在贾母眼中,鸳鸯甚至比他的儿子们都还要重要!

    ““况且平日说起闲话来,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贾母绝不护短,

    ““太太听这话,很喜欢老爷呢?这会子回避还恐回避不及,倒拿草棍儿戳老虎的鼻子眼儿去了!太太别恼,我是不敢去的。明放着不中用,而且反招出没意思来。”凤姐儿思维之大将风度,直接想到最可能的结果,

    ““老爷如今上了年纪,行事不妥,太太该劝才是。比不得年轻,作这些事无碍。如今兄弟、侄儿、儿子、孙子一大群,还这么闹起来,怎样见人呢?"”,这句话便足见邢夫人的地位,虽是贾赦的妻,但凤姐儿都敢如此说她,足见王夫人平时“尊敬”邢夫人,只是碍于邢夫人是长兄之妻,自己要守当时的“妇德”而已,

    而一旦到了八十回后利益和权力冲突甚至激烈冲突时,邢夫人几乎只有被王夫人任意处置的境地!

    ““邢夫人冷笑道:"大家子三房四妾的也多,偏咱们就使不得?我劝了也未必依。就是老太太心爱的丫头,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要了作房里人,也未必好驳回的。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说去。你倒说我不劝,你还不知道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邢夫人之愚钝尽显,不但凤姐儿的话几乎一个字也听不进去,而且竟然搬出“这么胡子苍白了又作了官的一个大儿子”的牵强理由,却也没想想贾母到底会不会在意这个,

    但后面的“你倒说我不劝,你还不知道那性子的,劝不成,先和我恼了”却是邢夫人无可奈何的大实话,

    而且“我叫了你来,不过商议商议,你先派上了一篇不是。也有叫你去的理?自然是我说去”,表明邢夫人竟然很有些服凤姐儿的软,

    因此,恐怕邢夫人见王夫人似乎处处有些“尊”着自己,邢夫人反而怕凤姐儿更甚于怕王夫人,而只要看看凤姐儿在王夫人面前几乎如履薄冰的样子,便足见邢夫人之愚钝了!

    ““凤姐儿知道邢夫人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这几句话几乎完全可以画出邢夫人的全貌全心,足见曹雪芹用词和逻辑的厉害!以及曹雪芹对红楼梦从框架之大到细节之微的完全完美把握!

    ““如今又听邢夫人如此的话,便知他又弄左性,劝了不中用,连忙陪笑说道:"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得?我竟是个呆子。琏二爷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爷太太恨的那样,恨不得立刻拿来一下子打死;及至见了面,也罢了,依旧拿着老爷太太心爱的东西赏他。如今老太太待老爷,自然也是那样了。依我说,老太太今儿喜欢,要讨今儿就讨去。我先过去哄着老太太发笑,等太太过去了,我搭讪着走开,把屋子里的人我也带开,太太好和老太太说的。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知道。"”,此处凤姐儿的狡猾和见风使舵完全展现了出来,而凤姐儿的这种特质却在八十回后在一件甚至相当恶劣的事件上再次展现!

    即当凤姐儿得知王夫人或说王氏集团要力促的是宝玉和宝钗时,调包计则很可能是凤姐儿献出来的!

    或者,是凤姐儿根据宝钗王夫人的意思而首先在语言上提出来的!

    即宝钗和王夫人是何等人物,他们就算有此想法,恐怕也不会直接说出来,而凤姐儿却可能是中了宝钗和王夫人的招,宝钗和王夫人一暗示,凤姐儿一要在王夫人面前邀功,二要显自己被自己所误的那些“聪明”,于是,凤姐儿便提出了调包计!

    但却不知,之后如黛玉因此而逝,宝玉因此而疯癫,这些事,王夫人或说王氏集团都可以完全赖在凤姐儿身上!

    即说这主意是凤姐儿出的,宝钗和王夫人只是当时昏了头,为了急于救宝玉,而一时听取了凤姐儿的提议,

    即正如之前所说的,凤姐儿之后确实是将几乎所有黑锅全部背下!

    而这正是凤姐儿的红楼曲中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最极端最极致的展现!

    ““邢夫人见他这般说,便又喜欢起来,又告诉他道:"我的主意先不和老太太要。老太太要说不给,这事便死了。我心里想着先悄悄的和鸳鸯说。他虽害臊,我细细的告诉了他,他自然不言语,就妥了。那时再和老太太说,老太太虽不依,搁不住他愿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