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六章:观梦之法.印证 (第1/2页)
任由大脑里的冲击,张钺缓缓的坐了下来,就那样双盘腿坐在了地上,双手结了‘兰花印’,放在两腿膝盖上,闭着眼睛。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光线由明转暗,又由暗转明。 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张钺还是在那里静坐着。中间根问有来过,但一看到张钺的样子,他默默的退了出去。 以根问的见识,自然知道张钺是有所领悟,正在消化融合阶段,他没有去惊醒他。 第二天,张钺的姿势,有了改变,变成了猴蹲身!带着三体合一的味道,就是一个猴蹲身又是一天过去了。 到了第三天,张钺的姿势,又变成了浑圆桩。说不上跟以往的桩法有什么不同,但是神态韵味间,确实是多了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白的感觉。根问对这种感觉又深切的体会,那就是明明看到这个人就站在你的眼前,可是你却感觉眼前并没有人。这个人,似乎已经融入在了这个环境,黑暗与光明之中。 三天的时间,张钺没有吃饭,没有睡觉,没有喝水,就是这样三个姿势过了三天。 第四天的早上,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张钺睁开了眼睛,他推开了房门。在房门之外,根问正好准备推门。 看着张钺出来,根问问道:悟到什么了? 张钺摇摇头:不够! 根问点点头:吃饭去吧! 张钺说道:嗯!饿了,吃饭去! 引着张钺,来到了斋房,面对而坐。吃到一半,张钺对着根问道:“大师,我是怎么学会九字真言的?” 根问喝了口粥,答道:“我不知道!通天彻地总由人”然后继续埋头喝粥。 张钺又点点头,问道:“大师,五蕴能空吗?” 根问咬了口中的包子一口,吞咽下肚,答道:五蕴不能空;真空妙有。” 张钺沉思了一阵,咬了几口包子喝了几口粥,问道:“六根能清净吗?” 根问吃完了碗中的食物,就那样看着张钺,答道:“身在红尘中,心在红尘外;明月当空照,月影共红尘。” 张钺听过,还是没说话,然后把自己碗里的东西也吃了个一干二净。 同样的注视着根问的眼睛,张钺又问道:“大师,十年寿命,因果能再造吗?” 根问大师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张钺心的位置。张钺哈哈大笑! 这一番对话,张钺心中豁然开朗!但是换做外人来看这段话,恐怕理解不知道是去了哪里!就会变的想市面上的禅语机锋,扯淡自由了!特别是根问的回答,因为张钺是当事人,根问知道张钺在问什么,张钺也知道根问在回答什么。 参禅参出个神经病,满嘴胡说八道,那是他不是当事人,拿着别人的处境来参别人当时的答问;参禅参的有所领悟,身心开通的,那是应了景。 国术也有参禅的意境在里面。徒弟练着练着,卡壳了,没有进境,师父一看,这小子,到了这里了! 然后在徒弟开始渺茫,开始琢磨,琢磨上了道,但是走不开的时候,啪的一下,给了一句话!徒弟一听到那句话,当时就醍醐灌顶,身心通畅,一下感受到了进展突破,去到一个新天地,前面一片开阔。 比如,徐玉军在开始站浑圆桩的时候,感觉很不得要领,发过手机拍摄的站桩照片给张钺看看,张钺一看,这小子,是站僵了。 然后张钺一个电话回过去,直接甩了一句话给徐玉军:玉军,你有初恋吗?” 徐玉军回答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恋过一场,然后张钺直接问道:你第一次抱那个女孩子是怎么抱的?”也许徐玉军并不记得当时的细节,但是当时的那种感觉一定是在心里的,当时徐玉军就得劲了!事后拍了相片给张钺,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一句话的事情,就是顿悟了!但是,顿悟之前,有过多少积累?一句话成不了佛,一套现传的功法也成就不了国术宗师!佛法和国术,都是次第修行,一步一个脚印,靠时间去积累。有积累了,才有突破;突破之后,仍然需要继续去修行修炼才能稳固,稳固之后,才能去到下一个阶层。 能鸡犬升天的,那不是国术! 张钺和根问的答问,其实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 第一个问题,张钺问九字真言,自己怎么就会了。根问说,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了,其中的过程我现在也搞不清楚。但是,人即然能沟通天地,那人与人之间自然是有渠道能相连的,我的东西到了你身上,估计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个问题,张钺问五蕴皆空。这是来自《心经》里的那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