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战神_第十四章 煮酒论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煮酒论史 (第2/3页)

技术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发现则主要是通过以数学化的假说来描述自然现象以及可控实验方法而得到的。中国在前现代由于人口众多,在这些方面占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现代落后于西方世界,是因为中国的技术发明仍然依靠经验,而没有成功爆发科学革命,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科举制度的课程设置和激励机制阻碍了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导致中国没有实现从原始科学向现代科学的飞跃。”

    “一般人认为,科学与技术,是同一回事。事实上不是。科学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技术也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技术可以来源于科学,也可以来源于个人的经验。”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在古代的时候,技术与科学无关,都是个人凭工作经验,所发明出来的。即使如此,我国古代,仍然发明出了许多,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技术成果。大家熟识的例子,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我国到宋代,技术发明达到了古代社会的顶峰。例如,我国宋代生产的瓷器,当时就打遍全球无敌手。西欧那些贵族们,看着精美的中国瓷器,往往视为神物。这是因为,中国已经掌握了一千二百度的高温冶练技术,西方的冶练技术,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他们搞不明白,中国瓷器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所以被看成是神器。”

    “但是,也就在宋代,个人经验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已经到了极限。单凭个人经验,没有科学的指导,技术再也不能进步了。所以,自宋代以后,我国在技术上,就再无任何重大发明。之后的生产力,就只有量上的增加,没有质的提高。”

    “但是,身处西欧的英国,却走上不同的道路。英国与古代中国的最大不同,在于英国有两所有八百年历史的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大学,对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剑桥大学最早的历史,是在一二零九年。到一六六一年牛顿入读剑桥大学三一书院,已经有四百多年的教学历史。牛顿发现的力学三定律,是现代科学的奠基石。力学三定律的出现,是人类第一次认识到,世界万物,都是自然现象,都是可以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的客观规律。这对探索自然科学的人们来说,是让他们推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光明的未来。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其意义不亚于人类首次直立行走那一刻,也不亚于人类首次打造工具那一刻。自此以后,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起来。”

    “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产品,就是瓦特蒸汽机。瓦特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他的身份一直是一名工匠。但是,他不是一名普通的工匠。他呈经帮格拉斯哥大学修复过大量的天文仪器。这标志着他不只是一名工匠,而是一名掌握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工匠。如果没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底蕴,他怎么可能将大学里最先进的科研设备修复好呢?”

    “正因为瓦特有此成就,格拉斯哥这所文理医工各科齐备的综合性大学,在校园里给了他一个工作间,给了他一个‘大学数据仪器制造者’的头衔,成为大学的编外员工。这一经历,是瓦特未来成功研制出瓦特蒸汽机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瓦特在研制蒸汽机的过程中,经常与格拉斯哥的学者们沟通,在理论得到他们的帮助。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瓦特在试验发现:从水壶里出来的蒸汽,能够将与其等量水的温度提高到沸点,并使其体积增加六倍,其结果是所耗费的热量单位为五百三十四个。瓦特无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于是他请教格拉斯哥大学的布莱克博士。布莱克对瓦特解释,当水沸腾并转变成蒸汽的过程中,尽管温度不再进一步升高,但却继续吸收热量。当蒸汽冷凝时,这部分热量就会被释放出来。实际上,布莱克也呈经做过类似的实验,他们俩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只是通过的途径不同而已。瓦特所取得的五百三十四个热量单位这一数字(注:当今蒸汽潜热的精确数字为五百三十七个热量单位),正是布莱克所说的蒸汽的潜热。布莱克对于他的结论能被别人用这种实际的方法加以证实,自然感到喜悦,因此,他以极大的兴趣关注着瓦特试验的进展,并且给了他很多帮助和指点。罗比森回到大学后,他也同样满腔热忱地鼓励瓦特进行试验。一旦瓦特掌握了关于潜热的理论,旧式发动机效率低的症结也就迎刃而解了,并且这对他后来的所有试验工作都起着指导的作用。他终于知道了在汽缸交替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损失掉的热量到底有多少。最后,瓦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研制出来的蒸汽机,与旧式蒸汽机相比,用煤量降低了五倍。”

    “由此可见,没有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英国根本不可能诞生工业革命。牛顿力学的诞生与之后的工业革命,存在着不可代替的因果关系。”

    “牛顿力学的创始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瓦特蒸汽机的发明者是格拉斯哥大学的‘大学数据仪器制造者’。剑桥和格拉斯哥,都是综合性大学,大学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大学是什么?大学不是赚钱机器,大学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大学是志同道合者的殿堂。正因为有大学,对文化有兴趣的人,都会到大学里求学,或者到大学里讲学。正因为有大学,所以个人有什么学术成果,也愿意拿到大学里,与志同道合者分享。大学一方面收藏了大量古今内外的学术著作,可以让有志之士饱览群书,另一方面通过传道受教,直接培养文化继承者。这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