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代战神_第十四章 煮酒论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煮酒论史 (第3/3页)

唯一根基。每个人的精力和寿命,都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利用前人的文化成果,不是在前人的根基上向前迈进,那么人类文化永远只能停留在低层次,不可能逐步提高。”

    “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自然科学成果。例如,西周的数学家商高,就在公元前一千年发现了勾股定理的特例,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早了五百多年。另一个更显著的例子就是,墨翟(人称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写的《墨子》。里面有大量对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物体沉浮、平衡和重心都有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大都来自实践。但是,这些自然科学成果,在中国,只是星星点点地存在于书本之中,并没有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墨子》在六朝之后,还大部分失传了。这是为什么?”

    “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古代一直是领先世界的。秦汉时代,就完成中央集权制度,这对国家的统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隋唐时代,这完成了科举制度,这对打破贵族垄断,让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起到决定性作用。从唐朝开始,中国进入了人人机会平等、无分贵贱的平民社会。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平民社会的真实写照。”

    “但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建立在四书五经之上的科举制度。科举只考四书五经,排除所有自然科学和财经知识,使到经过科举上来的统治者,知识面是极其狭窄的。四书五经讲的是修身治国的大道理,讲的是基本哲学。这些知识当然很重要,当然必须掌握。但是,所有的统治者,都只掌握大道理,却完全不懂具体事务,那么怎能治理好国家呢?”

    “事实上,自宋代科举文人主导国家政权以来,朝庭上就深深陷于党争之中。科举文人个个口吐莲花,妙语连珠,词藻华丽,但到了朝庭之上,除了结党营私,互打嘴炮之外,就什么实事都干不了。大家翻开历代文官的奏折看看,这可以看到,这帮科举文人打嘴炮奇葩到什么程度。党争不断,嘴炮冲天!这种境象,贯穿着中国宋、明、清,直至民国。”

    “明朝末期,以东林党为代表的科举文人,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强力cao控,终于压制了皇权,全面掌握了军政大权,就连军队的主帅,也只能由科举文人出来任。结果,朝庭内只有党争,无人干实事。明末因此对内引发大规模民变,北方地区一片糜烂。对外,被只有三十万多人,还处于奴隶制的满清部落,打得只敢龟缩在城池里,任由清军在华北地区烧杀抢掠,就是不敢出城打野战。明朝一灭亡,那帮科举文人,就立刻涌倒在李自成脚下,拚命添李自成的脚趾。李自成一败,满清入关,同一帮科举文人,连想都不用想,就立刻涌到顺治的脚下,拚命添他的脚趾。而最奇葩的是,后世的公知文人,从没有人问一句:节cao何在?风骨何在?文人修的《明史》,竟将东林党人捧到天上,这真可以说是人间奇迹了。”

    “满清铁蹄一入关,与东林党人相结合,中国就进入了对外闭关锁国,对内大兴文字狱的最黑暗时代。在满清统治的两百多年里,西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生产力突飞猛进,满清政府却夜郞自大,鼠目寸光。中国怎能不落后?”

    “到了民国,虽然有了大学,但大学里培养的,九成还是文科大师,也就是那些嘴炮大师,与封建皇朝并不区别。于是,整个民国,我们可以看到公知大师们嘴炮轰鸣,惊天动地,却看不到有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从民国工厂里生产出来,打击侵略者,尽管那个时代,国家安全是重中之重。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才有自己的研究型大学,中国才有自己的现代工业,才真正进入现代社会。”

    “中国古代朝庭内依靠嘴炮大师治国,朝庭外放任自流,任由市场自行调节,结果永远只能处于小农经济的阶段,不可能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因为没有大学,就没有自然科学,没有自然科学,就没有工业革命。大学不是盈利机构,只是一个知识传承机构,所以大学是不能在市场经济土壤中,自行诞生出来,只能由国家意志产生出来。例如,力学三定律发现之后,牛顿可以将其申请专利,然后向使用者收钱吗?当然不可能。所以,大学不可能承担赚钱的义务。但是,大学里的人,也是要过生活的。所以,大学必须有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这是大学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条件。而政府的财政支持,则是大学经费最稳定最可靠,有时候甚至是唯一的来源。所以说,没有政府的意志,就没有大学,就没有自然科学,就没有工业革命。”

    “英国最早的两所大学:牛津和剑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莘莘学子,不可能饿着肚子去读书,教授也不可能饿着肚子去讲学。英国政府对两所大学,八百年来从不间断的财政支持,是两所大学能生存下去的主要基础。如果说,一开始英国对大学的支持,是无心插柳的话,那么英国一六二四年颁布的《垄断法》,被学术界普遍公认为真正具有现代化特点的专利法,则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有心栽花,高度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了。”

    岳维贤最后说道:“我所得出的结论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举国体制的结果,不是民间自发的行为,是强而有力的政府,长期有所作为积累起来的结果,不是政府无为而治的结果。牛顿在一六六五年发现力学三定律,瓦特在一七九零年发明出真正的蒸汽机,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看似是偶然事件,是上帝照顾了大英帝国。但是,从英国政府长达八百多年,对研究型大学的财政支持和投入来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偶然事件在英国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