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三章 草拟诏书 (第2/2页)
了花,恨不得大声赞叹这主意简直是顶舌舌地妙! 吕惠卿这些年来可没少给苦头司马光吃。能把他调离知制诰这个最亲近天子的职位,换上自己的人。还有比这更美妙的吗? 翰林学士兼侍讲,很荣耀,也重要。特别是成为翰林学士,是上进参政与宰相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在参政与宰相的位子都满了,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吕惠卿去了还不知道要熬到行么时候才能媳妇熬成婆呢! 再说由知制诰迁为三司使,虽然级别一样,不过在外人眼中也是升迁了,可以说对吕惠卿有了交代。不过王安石一方掌握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再由一个知制诰去做三司使,不单显得浪费,反而是削弱了对天子的影响力。 无论怎么说,都是对自己一方有利的事,虽然不是自己最满意的三司使,不过知制诰实在也是好处多多,司马光怎么能不同意呢? 司马光开心了,王安石与韩绎则是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陛下这是要让沈欢虎口夺食呀! 一旦真让沈欢做了知制荐,而昌惠卿成了什么翰林学士或者三司使,这简直比让沈欢生生得了三司使还要令他们一方受到的伤害更大! 王安石觉得不能再容忍了,强硬说道:“知制诰?陛下,恐怕沈知州胜任不了!” 赵顿不由一噎。王安石这是明着反对了。他也不能不考虑一下影响。 司马光反驳说道:“胜任不了?王参政这话诚然可笑,知制诰无非就是草诏圣旨及供陛下咨询罢了小沈子贤是治平二年科考的探花才名天下莫不知之,四六之文写不出来?这理由也太过牵强了吧?” “哼”。王安石依性子扭过头去,不再搭话。 赵殒叹了口气,道:“那不知王参政觉得该如何安排?” 司马光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官家这泄气的话摆明他又一次向王安石妥协了。 司马光盯着王安石说道:“王参政,想不付出一点代价就想有大收获,天下还没有这样美满之事!馆阁?嘿嘿,” 他这是向王安石明着暗示。别想拿馆阁之职来敷衍,老夫也是有性格之人,想占便宜,也得看看老夫同不同意! 王安石咀嚼其中的意味,暗叹一声回头对赵颈说道:“陛下,开封知府也是三品官职,沈知州去做也算升迁了。如何?” 赵颍与司马光都是一愣,就连韩待都是不解的样子。 “开封知府?”赵顾大为茫然,“那章慎怎么安排?” 现任开封知府章慎也是王安石变法一派的干将,”小二点欢顶了知府的职位他怎么处胃。…一 王安石不再犹豫,道:“迁三司使吧 韩待闻言倒是大急,本来他与王安石商议是让三司副使曾布顶上去做三司使,这样能让他们更好掌控朝堂,如今换来章悸,丢了开封知府。这可是生生割了一块大rou! 王安石暗地给韩绮一个莫要节外生枝的眼神,他也很无奈,司马光,铁了心要使沈欢在京城发挥出作用,为了不妨碍变法的实施,他想来想去,也只有主动舍弃开封知府这个个子了。反正朝廷大权在握,就算开封执行政令不大通畅,还有天下各州嘛。 “开封知府,”司马光一下子想通了王安石的用意,也大为钦佩对方的魄力。他也在考虑这个得失。开封知府是三品官职,沈欢从一个地方知州迁过去,也算荣升。不过知府毕竟是知府,还是管理地方事务的职位。不大插手得了朝堂大势。而且沈欢在海州可以大手描画,一旦到了开封,掣肘太多,反而不如海州的海阔天空! 得不偿失,得不偿失! 司马光摇了摇头,道:“陛下,臣无法得知开封知府如何与十个海州扯得关系 他是打定主意拿安家与沈欢的约定来说事了。 赵殒大是无奈。本来心动的他,又不知该怎么抉择了。 司马光又道:”陛下,三司使一职确实事关重大,不如留待回京再商议,问问其他大臣,或者问问太皇太后的意见。如何?” “这个嘛”赵顾感觉有台阶下了。“对对,慢慢商议,慢慢商议,那就回京再说吧 司马光这才有点笑意,看了王安石一眼。哼,就算老夫的人得不到,也不能让你们的人得到。大家先耗着,另想法子。 “小两位参政,你们的意思呢?”赵颍笑眯眯地问道。 王安石与韩修皆是无奈,点头同意。 赵颍松了一口气才道:“三司使虽然一时安排不了,不过海州如此功绩,不可不赏,而且联也需要这等才干之人辅助,因此联准备另选人才做这个海州知州,至于沈子贤,则随联返回京城!” 。陛下英明!”司马光呵呵笑道,只要沈欢能够回京,他也就完成一半的目标了。 王安石与韩待也知道官家是铁了心要重用沈欢,也不好连这个都反对,只能捏着鼻子答应。 “那这个海州知州的人选”赵颍又抛出一个问题。 司马光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这个问题臣与沈知州谈论过了。他向臣推荐海州通判范一农此人,说他老成持重,而且对海州事务也熟悉得很。应该能按照海州既定的方针发展下去。” “范一农?”赵顾对这个人有着印象。“倒也是个人才。司马相公作为宰相,任用百官也是你的责任。 你觉得他怎么样?” 王安石撇了撇嘴,大是不忿小官家这戏演得也太假了,明明是打算用这个范一农了,还装模作样咨询宰相。如果司马光不同意,他会在这个场合提起范一农?拜托,就算演双等也耍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果然,司马光笑道:“这方面沈知州更有发言权,他对海州的人与事更熟悉,他既然推荐,自然有其道理。臣也不想海州这个天下第一州自他走后就没落下去,能有个合适的人带领,自不会反对。” “联知道相公的意思了。”赵顾笑着点头,转头又问王安石与韩修。“两位参政的意思呢? 弗猪摇摇头,他有点泄气,虽然海州是一块肥rou,以现在的发展速度,接手之人只要不犯大错误,都可以捞到足够的政绩。问题是海州模式与他们相差颇多,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如果贸然安排自己的人来接手,与这个模式不对付,一两年之后海州发展停滞,那时乐子可就大咯!丢脸不说。这个举荐的责任也要连带负起,毕竟海州如今是钱袋子,以官家的性子,谁破坏了他的钱袋,他可以要那人的小命! 既然如此,他找不着理由反对,只有默认。 韩待都看得明白,王安石没有理由不清楚,不过为了恶心司马光,他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道:“范通判之前一直在京中馆阁做事,出来也只是做过通判,连县令都没做过,不知道他是否会坏了海州的大好局面!” 司马光脸色一凝,暗恨王安石死鸭子嘴硬,都这个程度了还给老夫使坏! 笑了笑,司马光驳道:“陛下连沈子贤都能破格任用,还怕任用范一农?须知治平二年他可是状元,而沈子贤也就第三而已!” 这话坚定了赵顾的信心,正色说道:“好,就是他了!”司马光这才欢喜笑了。 赵殒又道:“沈子贤就要跟联进京,也不能无名无份。免得别人非议。司马相公,劳烦你动动手。帮联草拟一道诏书给沈子贤。” 司马光精神一震,斜了一眼王安石,大声答道:“陛下但请吩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