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翰林学士 (第1/2页)
汞门在望。淤欢颇感兴奋地从马车卜跳下。抬了抬头示那个烫金大字赫然在目。 “唉,过几天这里就不属于我了。”沈欢叹息一口气,定定地看着,接着摇头失笑。 今日已经是七月十七。一切几乎尘埃落定。天子一行已经把海州该看的地方都看完,十四那天在东海之滨天子为大航海纪念碑揭幕,成为一大盛典。 三天之后,他们回到了海州城,打点一切,准备回京。 沈欢被天子赵殒点名,要他二十那天也一道进京,给他两三天时间收拾准备。 至于他的去处艾排? 拈着手中的圣旨,沈欢看了一眼,笑得莫名其妙。 计划中的三司使没有捞着,却换来这个补偿? “海州知州沈欢,文才俊秀小为天下所称,联心悦重之,邀为朝廷近臣,特擢为翰林学士。钦此。” 手中的这一道圣旨向世人表明。这一朝最年轻的翰林学士诞生了! 翰林学士! 这是一介。多么令人激动的字眼呀。从今天起,他就是翰林学士了? 虽然过去了三四天,圣旨也给他翻了无数次,可他依然感觉有点恍惚。大有不敢置信的神情。以前看着别人有这个名头而羡慕,如今落到他头上,激动之余反而还觉得有点烫手。二十四岁的翰林学士,这代表了什么? 翰林学士院作为宋朝廷的中央文职机构。沿袭唐代,经过上百年发展,成为了清要而显贵的职位。学士院的职权是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实际是皇帝的秘书处和参谋官员。看上去没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在大臣眼中也不如其他职位来得有权势。但是作为一个荣耀的话,翰林学士是大宋文人梦寐以求的目标。有的读书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朝一日让人称之为“大学士” 另外,这也是入主其他中枢的一个必经之路。几乎所有的参政与宰相都先戴上翰林学士的大帽才成为权势人物:“其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 如今,自己就是翰林学士了!虽然没有得到一直谋划的三司使。不过当沈欢从司马光手上接到圣旨的时候,却没有多少沮丧。他们两师徒甚至感到振奋,官家进沈欢为翰林学士,这是一个信号,因为三司使也还没有落到王安石手中。一切回京后再说。这就说明沈欢还有机会。 而且机会很大!因为他现在已经是翰林学士,再上去就不算一步登天,有了缓冲别人的怨言也会小许多。 兴奋了几天。回到海州城,沈欢的情绪就有点低落。在这里四年。说没有感情那是骗人。大半个海州从他手中建起,就像是他的孩子,如今再见一草一木,想到自己就要离开。伤感之情也充斥心间。 等到了知州府邸,这股悲戚之感更是强烈了。 颇为感慨地摸摸古朴的朱漆大门,拍了拍身上的衣服,沈欢收拾纷杂的心绪,正步入门。 还没有到正厅,却发现全家都在前院迎接他回来。 沈母、王斑、周如怡、沈莲儿、王斑怀中抱着的小熙成,还有武华与蔡卞。正中的是沈母,一字排开。 “你们”沈欢有点蒙了,还没见过这样的阵势。 还是沈莲儿够活泼,欢跳到沈欢身边,嚷着叫道:“大哥,你是翰林学士了,翰林学士啊!这就是圣旨么?给我看看!” 完也不经沈欢的同意就从他手中把圣旨给拽了过去,跳到一边,大声一个字一个字读了出来。 接着她把圣旨拿到沈母跟前,欢喜地道:“娘,你看,大哥真是翰林学士了!” 沈母笑得脸都开了花,眯着眼。不住地点头。 沈欢走过来,道:“娘,你怎么也跟他们在这里,累着怎么办?走,回去歇着。” 沈母握住沈欢扶过来的手。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声音也有点呜咽:“我家欢儿有出息”有出息了,翰林学士总够光宗耀祖,娘就算现在去见沈家列祖列宗都觉得脸上有光。你是为娘的儿子!” 沈欢哭笑不得,不就一个翰林学士么,还不是宰相呢! 沈母确实激动得要流泪,是的,她的儿子真有出息。沈家一百年还没出一个翰林学士呢,她丈夫考不上功名就去世,她也只能听从他的遗愿,送儿子去读书。如今儿子成为百姓眼中的“大学士”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时候小熙成在母亲怀中也不安分,扑向的却不是沈欢,而是沈莲儿。嘴角嚷嚷:“姑姑,我要 指的却是沈莲儿拿在手中炫耀的圣旨,就像要糖果一般,还流着口水。 沈莲儿甩他一咋,后脑勺,嘟囔说道:“给你咬坏怎么办?弄脏了也不行!” 熙成嘴一撇,就耍哭了。 王须看得好笑,只好哄他。转而向众人说道:“大家也别站外面了,进去坐吧。” 完她看向沈欢,神情柔婉。 沈欢点点头,扶着母亲,进了大厅,请她坐下自己这才落座。 沈欢环视众人,座中除了蔡卞,其他都算得上他至六不讨蔡卞拜他为师。在众个时代,老师有时候其甲计练八办要重要。听过大义灭亲,却甚少听闻什么“大义灭师”尊师重道,这是读书人的气骨! 迟疑了一下,沈欢还是说道:“娘,过两天我等就要回京了。” “回京?”众人皆是一惊,伤感的气氛顿时冲散了刚才的喜悦。 “真要回京?”沈母微微一愣。 沈欢点头说是。 沈母轻叹一声:“回吧,回京也好。开封毕竟才是我等的家。欢儿。你祖坟都在开封呢!回去也好。” 话是这样说,不过在海州住了四年,这里也算得上他们的第二个故乡,特别是因为海州有今日的成绩,沈欢在这里有着无比尊崇的地位。作为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海州百姓的尊敬。 沈母强压心头的郁闷,转头对王微与周如怡说道:“媳妇呀,这两天欢儿可能要忙于应酬,还有不少事要交割。家里要收拾的东西就交给你们打点了。”王巍赶紧说道:“娘放心。我等会准备妥当一切。” 周如怡也笑道:“是啊,娘。我等会做的。这两夫你就忙着逗弄你的孙子就行了。” 沈母这才有了点笑容,向王斑怀中的小熙成招手:“熙成,来,到奶奶这边来。” 熙成利落地滑下,奔到沈母怀中,有点不高兴地问:“奶奶,我们要走了吗?” “走?”沈母一愣,既而摇头,“不是走,我们回家!” “这里不是我们的家吗?小熙成天真的模样又有着疑惑。 沈母也不知道怎么解释。 沈欢闻言却是心头一酸,一入官场,身不由己。这次是回京,还算回家,下一次呢? 他这辈子还长,下一站是哪里?家里人还要跟着他奔波么?一想到历史上苏轼给贬到海南岛造成妻死子亡最后连自己都客死他乡,沈欢不由打了个冷战,心里暗暗发誓,不,他不会让这样的事在自己身上发生! “大哥要回京,那我怎么办?”沈莲儿突然惊叫,连把玩圣旨的兴趣都没有了。 “什么你怎么办?”沈母不满女儿的大呼大叫,“你当然也跟着回去!” “不行!”沈莲儿跳起来反对。 这次连施欢也皱起眉头,一脸不解地看着meimei。 沈莲儿涨红着脸蛋,道:“我现在还是海州夫学的学生,还要两年多才毕业呢!” 沈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