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这份工作_第七十五章 出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出行 (第2/2页)

一饮而尽,执了我的手道:“梓童,此次边关大捷,我军形势大好,因此朕准备命右骁卫将军暂不凯旋,而是趁胜追击,待得一举收服吐蕃之时,再凯旋归朝,不知梓童觉得朕此举如何?”

    此乃军务,朝政之事,岂有我一介妇人置喙的余地,皇上这样问我,只是担心我思念父兄罢。说实话,我还真以为过不了多久,就能见到他们了,却没想到皇上还没让他们回来的意思。我毫不掩饰地收了脸上的笑容,带着一丝愁绪道:“国事为重,皇上的旨意,自然是英明的。”

    皇上重重握了握我的手,道:“梓童放心,待得收服吐蕃,朕马上让右骁卫将军回朝,进宫来看你,或者朕下一道旨意,许你回右骁卫将军府省亲。”

    回娘家省亲,即便是对于皇后来讲,也是莫大的荣耀,我连忙起身伏倒,谢皇上隆恩。

    皇上扶我起来,重新落座吃酒,才吃得三两杯,便有秋菊来报,称有命妇递牌子觐见。皇上在此,还递牌子,这起子命妇,也真够没眼色的,但皇上却仰首一笑,道:“她们迫不及待与梓童道贺来了,梓童就去见见罢。”

    皇上开口,我自然只有遵从,遂恭送皇上,再前往正殿接见各位命妇,并于偏殿设宴,应酬了一番。

    晚上皇上又来,但只略坐了坐便离去了,临走前他踌躇再三,与我道:“梓童,而今马才人定已心生警觉,那件事情,暂时缓一缓罢。”

    我本来就无意害人,自然满口应承。我想,皇上大概是不愿在这大喜的日子里,添一件不吉利的事罢,毕竟我的父兄,马上就要趁胜追击了,大战在即,需要好兆头,而不是诸如宫妃小产之类的晦气事。

    捷报传来的次日,皇上于前朝大宴群臣,而我则在甘泉宫应酬他们的家眷,一时间宫中欢声笑语,恭贺奉承之声此起彼伏自不必说,而被禁足的太后,并未因此就获得自由,长乐宫的大门,仍旧紧紧关闭着。太后不在,太妃独大,她盛装打扮犹胜于我,显得格外地春风满面,踌躇满志,或有命妇问起太后去向,都被她以一句“凤体染疾,需要静养”挡过。

    欢庆过后,皇上颁下了“乘胜追击”的旨意,快马加鞭传到边关,全朝上下都对即将打响的这一仗信心满满,只待我的父兄凯旋还朝的那一日。

    皇上自然也是心情大好,他还记得对我的承诺——待牛马之事完结,就带我去围场狩猎。虽说这件工作我只完成了一半,但因边关大捷而满心欢喜的皇上没和我计较那么多,依然颁下旨意,命六局开始准备,七日后前往木兰围场狩猎。

    其实夏季并非狩猎的最佳季节,只不过木兰围场里的飞禽走兽,基本上都是人工豢养,任何时候去都一样。

    出行前的准备工作,自有六局去忙碌,但我身为后/宫CEO,也不得清闲,得cao心此次随行的人员名单——虽说去狩猎是皇上赐予我的福利,但单单只我俩去的话,太不能彰显皇家的排场和威仪,因此安排内外命妇随行,是必然的事,这亦是祖制使然。

    正因为是祖制,那些有诰命的夫人们,不等我这里名单出炉,就一个二个找上门来了,她们的目的,看起来只是为了争得陪伴皇后出行的荣耀,但从她们都强烈希望携女同行的要求上来看,实际目的却是为了让自家闺女趁此机会得到皇上或者我的青睐,一跃成为后/宫中的主子,为家族地位多谋一份保障——毕竟按照正常程序,选妃要在三年之后,她们不愿等那么久。

    我从来不知道,这些看起来温柔贤惠的夫人们,也有如此呱噪的时候,在连日头痛之后,无奈的我只好拿宫妃名单未定的理由当挡箭牌,让她们等随行宫妃名单定下之后,再来觐见。

    好容易将诰命夫人们打发走,但这拿来当借口的差事,也挺让人头疼的——如今宫妃凋零,本来就只有五名妃嫔,还一个在浣衣局,一个在长乐宫佛堂,一个卧床坐小月子,一个有孕在安胎,算来算去,竟只有邵采女一个能伴驾随行。

    一个就一个罢,我倒是无所谓,但此名单一出,前朝谏议大夫的弹劾奏折就一份接一份地飞到了皇上的御书房——这是迟公公奉皇上之命给我送吃食来时讲的,至于将这些告诉我是他自己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就得靠我自己去领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