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炮灰生涯_133法与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3法与情 (第2/3页)

使府的内宅事宜呢?

    这样想着,林黛玉也纠结上了。林招娣的生母不比别人,她是贵妾。是有资格养自己的儿子的,就是贾敏在世,只要她在,贾敏就不可能抱了她的孩子去。

    虽然年纪小接触得也少,但是以林黛玉的聪慧,她还是能够看到很多阴暗的地方。只是这些事情。不是她可以开口的。

    这姐弟三人里面,唯有林祈依旧一副没脸没皮、没心没肺、开开心心地吃着点心的样子,却不知道他两个jiejie为他cao碎了心。

    这些事情,林祈也知道,但是他不在乎。比起林如海。他更觉得跟着那位出了家的堂叔祖读书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抱着小哥儿,林黛玉看着自己的同胞弟弟大口大口地吃着小碗里的点心,道:“我一直以为池塘边上的都是野草呢。如果不是还有几分意境,早就叫人拔了去,谁想到这几样不起眼的东西到了jiejie的手里居然是如此美味的点心。也难怪琏嫂子经常夸jiejie巧,就是那样挑剔又讲究的老太太,也不得不夸赞jiejie在中馈上的确有独到之处。”

    “巧什么呀!不过是比meimei这样一直不曾出过门的小孩子知道得多一点罢了。”

    “jiejie何必如此自谦?就拿这个点心来说吧,meimei的确是第一次见到啊。不要说外祖家了,就是舅公家里也不曾见过。家里的丫头婆子们也说,她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个。”

    “这种随处可见的贱物儿。下面的人又哪里敢送到上头来?如果不是当年我的奶嬷嬷是个嘴碎的,我也不会知道这些。你也知道的,大多数的钟鸣鼎食之家都是很讲究体面的。就是吃个茄子,也要配上十来只鸡,更何况这种点心。自然是越金贵越细致越好。也就我这个不羁又异想天开的家伙,才会想到这个。”

    林黛玉笑道:“是呢。我记得外祖家的点心不是用料名贵,就是工序讲究,哪怕是寻常的杏仁茶,也要配上牛乳rou桂一类寻常百姓家里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在餐桌上出现的东西。倒是jiejie今儿个做的这个,仙草、甘草、龟板、土茯苓,每一样都是极寻常的,每一样都是庄子上找得到的。如果这方子能够传出去就好了。普通老百姓也能吃上点心了。”

    “寻常百姓哪有吃点心的时间?”

    林黛玉一愣,道:“jiejie又来了。如果老百姓们真的没有吃点心的时间,jiejie原来的奶嬷嬷又是哪里得来的方子呢?没错,讨生活是不易,吃两口茶不费什么事情,可是花上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就为了做这不能果腹的玩意儿,只怕真的要被人说败家。最底下最贫苦的老百姓若是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做些活计贴补家用呢。可是这世上还有那小富之家,农闲了,也有点子时间给家里做点子别出心裁的吃食啊。只是,jiejie,我有些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允许那些庄户们上山采药材贴补家用呢?反而宁可如下面用一顿饭雇佣那些孩子们上山采药?”

    “meimei还记得朝廷对读书人的赋税优惠制度么?”

    林黛玉一愣,点点头。

    这个她还是知道的。哪怕只是一个秀才,就可以免去人头税和差役徭役,如果是举人,家里的田产都可以免税。像林如海这样的高官,可以免除的赋税更加多,甚至像林招娣林黛玉两个手里的田产,因为她们是林如海的女儿,所以也可以跟着享受免税政策。

    不要说她们姐妹了,就是那千方百计托着房契地契,来林家找门路,想依附林家的人也不少。人家为什么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田地、自己和自己家人辛苦了一辈子才积攒起来的田地挂在林如海的名下,还不是为了少交一点子赋税?

    就是如今林如海不在京里,就是如今这林家大宅就她们姐弟几个在,这拿着地契上门来的人家也不少。如果不是林招娣有主意,如果不是怕给林如海惹麻烦,如果不是林家的教养里,这事儿是绝对不允许的,只怕这两姐妹手里的地契就不是现在的这么一点了。

    知道这两姐妹拒绝了那些人家的人不少,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是知道的。她们都恨不得自己能够代替了这两姐妹去,好让她们的私房能够再多一点。

    林招娣也好林黛玉也好,这姐妹两个无论哪一个都很清楚,这种事情看着是发家致富的好办法。其实后患无穷。就是家里的游记手札里面关于这样的土地纠纷也数不胜数。为了不让人有机会攻击林如海,说林如海纵容家人盘剥小民,林招娣林黛玉连大门都没有让那些人进去,直接让管家吧他们拒之门外了。

    这也是徐康氏认为林家两姐妹厉害的地方,真正的滑不留手,不像两个小孩子。倒像是个大人。跟自己家的关系也是,就是自己徐家讨好他们,有意送些首饰给她们,她们也是不接受的。她们要的只有她们家自己出的材料定做的,叫她有意孝敬也找不到地方。至于那材料的价值。玉石玛瑙这种东西都是没底的,外人又哪里分得出来一块玉料的好歹高低来?就是自己家的宝庆楼和天宝、宝盛这些银楼都有意奉承,可是林家每出一块上好的玉料。都是让好几家银楼一起竞价的。别人就是想说什么都找不出话儿来。

    如果不是自己娘家的那位堂房姑爹,自己还不能逢年过节地进来给这姐妹俩磕头呢。如果不是徐家是商人,没有送地产上门的资格,徐康氏也恨不得把家业挂在林家的名下。

    这就是官与商的区别。官员,高等级的读书人,可以免赋税免差役徭役,可以受万人景仰,而商人之家就只能背负着更多的赋税。至于免差役徭役的银钱也是不少的,遇上个左性儿的官吏,出了银钱、做了好事。还要背上骂名呢。

    因为林招娣林黛玉喜欢徐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