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归九里溪 (第1/2页)
新江的水位一涨再涨,终是成患。 这一日,华灼去了也石庵,烧了整整一日的香。 “今日不是初一,也非十五,外头又落着雨,你怎地思量起烧香来了?”清玄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有些奇怪地问着。不是没见过人烧香,但真是没见过像华灼这样烧着的,一柱又一柱,烟气不绝,已将整个观音殿都笼罩住。 华灼嗅着檀香独有的味道,心中却是不能安宁,听到清玄发问,沉默良久,才道:“心有所感,所以祈求菩萨护佑。” 上一世,正是今日,新江水冲破河堤,瞬间淹没了大半个淮南府,无数人的命运,便在这一日被改变,或滇沛、或流离,或如她一般,家破人亡。 这一世,河堤被重修,惨祸或是不会再发生,但她的心中始终不能安宁,唯有在菩萨跟前多烧几柱香,默默祈求,才觉得心静些。 清玄听了她的回答,也是静默了片刻,低声念了一声佛号,才道:“我这几日也是心中不安,这天儿异常,雨总不停,上回我还听主持说,亏得府尹大人早有先见,重修了河堤,否则,恐成大患。” “你也这么觉得?”华灼不由得反问了一句,然后苦笑一声道,“你是清心净性的人,有所感应也是正常。” 清玄摇了摇头,道:“此次淮南府若能平安,令尊大人功德无量。华小姐,诚心祈求,菩萨自然护佑,不在于烧香多少,眼见天快黑了,路上不好走,还是回吧。” 华灼看了看天色,果然已经暗下来了,雨天原就不见天光,这一暗,更显得阴沉,再不走,待到天色全黑,果然便不好走了。 “清玄师父,那我便告辞了。” 敬奉上手中最后一柱香,华灼带着丫环走出了观音殿。清玄一路相送,送她至也石庵门口,才合什弯腰,道:“华小姐,你心存善念,是有福缘的人,今日一别,怕是再难有相见之期,清玄别无所赠,唯佛珠一串,自落发以来,未曾离身,今日便送于华小姐。” 说着,她自胸前摘下那串檀木佛珠,递到华灼跟前。 华灼一怔,忽地便有一股离别之情自心中升起,想说什么,终是未能出口,只能接过佛珠,然后蹬车而去。 路经桑树坡时,她忍不住让阿福停车,也没让丫环跟随,独自一人撑着伞,走到了坡顶上。雨水泥泞了地面,难行之极,但坡顶上却是一片平坦,登高而望远,新江水汹涌地向东流去,风在刮,她依稀仿佛能听见河水撞击堤岸的声音。 河堤牢牢地守在那里,无论河水怎么撞击,它巍峨不动,坚定一如父亲的背影。 于是,她的心,渐渐地安定了。 这一夜,淮南府平安无事,新江水依旧汹涌地流过去,河堤也默默地挺立着。然后……清玄一言成箴。 先是有不少难民涌进了南平郡,一些到了淮南府,一些到了别的府城,通过难民的嘴,很快整个南平郡的人都知道了,新江流域,六郡之地,除去上游两郡不算,中游至下游,有三郡受了水灾,灾情或轻或重,南平郡地处新江下游,是唯一没有受水灾的地方。 淮南府百姓们见到了灾民的惨状,个个心有余悸,对自家这片土地的主官,发自内心的爱戴起来,以前觉得府尹大人坚持要修河堤,乃至于自己掏腰包补贴银子都肯,多半还是为了求名,新江已是多年未有水患,哪里就今年一定会发大水呢? 直到别的地方被淹了,才知道府尹大人是真正的有先见之明啊。 百姓们是天底下最淳朴的人,虽然自三月以来,就雨水不停,一直过了四月,进入五月也不见减少,这雨水毁了不少庄稼,今年注定要欠收,可是当他们爱戴的府尹大人贴出告示,让他们捐粮捐钱以救助难民时,他们踊跃着,没出三天时间,淮南府的粮曹官就大惊失色地禀告府尹大人。 “百姓们捐的粮食,把粮库都堆满了,如今还不断有粮食运来,无处堆放,大人,这可怎么办?眼下天气潮湿,粮食不能暴露在外面,很快就会发霉……” 于是华顼又开始头疼了,只得又贴出一张告示,表示粮食太多了,让百姓不要再捐粮。 消息传入京中,朝庭发银赈灾自是不提,圣上也对南平郡是大加赞赏,尤其是主持修筑河堤的华顼,更是亲口赞了一句“功在社稷”,要知道南平郡至少也算半个天下粮仓,虽说今年粮产受大雨影响,会减产不少,但只要不被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